灵探叁拾伍
第199章 江淮老狐狸
小
大
两人随即在楼下大堂见上面。
面对面时,袁克文更觉曹耀宗的气派,草莽里带着厚重,又有少年锐气,确实不凡。
而曹耀宗则觉得清瘦倜傥,贵气里带了份不羁的袁克文也十分顺眼。
还不到饭点。
曹耀宗干脆请袁克文去家里坐坐。
袁克文自不会拒绝,于是喊了自己带来的女子同行。
女子叫周玲,居然还是扬州人。
生的身段柔弱,眉眼温婉。
一看就是当瘦马培养的风尘名花。
能遇到袁克文也算她的运气,不然难逃大腹便便的商贾,白发权贵手心。
曹耀宗没有丝毫看不起的意思,口气请嫂夫人同行。
于是众人一路分别坐车回曹公馆。
路上袁克文忽见曹耀宗在路口和谁说了句什么,开始也不以为然。
但等进曹公馆坐下。
见过曹贼私藏几朵花之后,电话忽然响起。
宋嘉林接了,道:“既然给脸不要,就给我冲特!从今日起,东洋人在法租界的任何生意都不要做了。另外加大对棉麻采购,放话出去,哪个做东洋人生意,就是和我们过不去。”
放下电话宋嘉林对曹耀宗点个头。
曹耀宗和袁克文解释道:“回来后,一直和东洋人看破不说破,毕竟我在青岛杀了他们不少人。但也该给克文兄个交代,所以干脆封了沪上和沪外东洋人的军需采购。他们来找我,我自有话说。”
袁克文叹息:“曹老弟的气概手段我是晓得的,但也需防东洋人狗急跳墙。他们在北边各种上蹿下跳,家父家兄都被他们纠缠蛊惑,其中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曹耀宗没否认:“军国大事我不懂,但生意上,向来无利不起早。大/总/统/被他们粘上,终究是个麻烦,可惜小弟有心无力。不过总能让克文兄在沪上轻松自在。”
随行章远达插嘴:“曹老弟,克文公子在文化上的造诣也是非凡的,我是想多多请教的。”
袁克文哈哈大笑:“我那点柳永遗风不登大雅之堂,不如在曹老弟羽翼下,在沪上逍遥度日来的自在。”
曹耀宗心想,袁克文其实不满父兄作为,可是身为人子,不能和父硬扛,更不能为人利用。
于是承诺:“克文兄,你我是朋友,是弟兄之交,不涉其他,若有人要打你幌子,让你陷入不孝,我会阻止。”
袁克文心中石头落地,越发觉得曹耀宗可交,抱拳道:“就怕这个,如今心安。”
“我心安处是家乡嘛。”曹耀宗大笑。
大家便不提政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只管说天上地下趣闻打岔。
茶水喝了三趟。
李经迈府邸新管家也来请七爷和克文公子过府。
于是大家又往那边去。
袁克文好奇打听曹耀宗为何是“七”爷,得知曹耀宗和他们结拜的事情,袁克文叹息:“早来半日,我也能混个排行。”
曹耀宗哑然:“你我交往何必居于形式,要是克文兄愿意,我们来日再单独结拜就是,也好过人太杂,让你被动。”
袁克文大喜:“甚好,甚好,你不是懂法术么,能不能教我,我也教你金石书画,还能和你同去四马路,必定是个最好的搭子。”
曹耀宗感觉他开始放飞了,憋笑答应。
等到李经迈府邸,大家又是顿寒暄。
曹耀宗随即暂丢开他,和张仁奎去边上,感谢他的帮忙。
今年四十八岁的张仁奎,在清末是员货真价实的虎将。
他从早年随义和团北上,再南下投奔徐宝山至今,两朝都是镇守长江下游的首要人选。
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袁慰亭大权在握,北洋势大,作为徐宝山旧部的他,没有任何背景,已被逐渐排挤。
所以他干脆暗中投靠南边,这下更成了袁慰亭派系的眼中钉。
毕竟扬州苏北一带是富饶鱼米之乡,民风又彪悍,得之进可窥视中原,退也能扼守长江。
因此他这几年压力很大。
才四十八岁,虎似人物,两鬓都见风霜。
曹耀宗对他,和对袁克文自不同。
表达感谢坐下后,曹耀宗先论述了下师门,从蒋青峰辈分,两人同辈。
张仁奎为长,自是帮内兄长。
明确渊源后,曹耀宗便开门见山:“镜湖大哥,你这次来沪上可是有什么想法,有需要的你且和我说,能办的,兄弟绝不含糊。”
这踏马典型的江湖话术。
热情方面无可挑剔,但重点在能办两字。
张仁奎听得懂,也不以为然。
他混江湖到现在,岂会提什么脑残要求,平白坏了彼此不深的情分。
张仁奎压低嗓子:“还真有个事拜托曹老弟,听闻你最近弄兵工厂和军需,这天下生意和谁做都是做,能不能原价搞一批给老哥,要是合适咱们可以长期合作,货款绝不拖延,只希望你运出上海。”
竟是送生意的。
还是首单。
这老家伙,后期所求必定不小。
曹耀宗笑吟吟着:“老哥你说的什么话,你既要货,八折给你,但别对外说就是。另外兄弟兼顾法租界沪西开发事宜,回头我送几张图纸你,你选一份,我按着样子给你建一栋,老哥以后来沪上也能落脚,或者背着老嫂子养几个姨太太什么的。嘿嘿嘿。”
张仁奎一愣大笑,这小狐狸,能纵横上海果然名不虚传。
鱼饵吃了,人情不欠,自己还倒欠!
因为军火军需是自己真想要,他送的房子却不是必须的。
张仁奎笑完不墨迹了,低声问曹耀宗:“另外我还有个事,老弟,能不能得空给我引荐下德国克虏伯的人,我想请几个洋教官。你也晓得,扬州大营是漕帮弟子,现代的仗打的不好。”
原来他求这个。
曹耀宗正色道:“行,我会安排,但德国人答应不答应我不确定,当然我想,价格合适的话,他们会答应的。另外还请老哥绝密。毕竟我本意是不参合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张仁奎真正喜笑颜开,忙不迭保证。
其实要说他没渠道找到么,当然有。
但江湖上你求我,我求你,一来二去才是交情。
面对面时,袁克文更觉曹耀宗的气派,草莽里带着厚重,又有少年锐气,确实不凡。
而曹耀宗则觉得清瘦倜傥,贵气里带了份不羁的袁克文也十分顺眼。
还不到饭点。
曹耀宗干脆请袁克文去家里坐坐。
袁克文自不会拒绝,于是喊了自己带来的女子同行。
女子叫周玲,居然还是扬州人。
生的身段柔弱,眉眼温婉。
一看就是当瘦马培养的风尘名花。
能遇到袁克文也算她的运气,不然难逃大腹便便的商贾,白发权贵手心。
曹耀宗没有丝毫看不起的意思,口气请嫂夫人同行。
于是众人一路分别坐车回曹公馆。
路上袁克文忽见曹耀宗在路口和谁说了句什么,开始也不以为然。
但等进曹公馆坐下。
见过曹贼私藏几朵花之后,电话忽然响起。
宋嘉林接了,道:“既然给脸不要,就给我冲特!从今日起,东洋人在法租界的任何生意都不要做了。另外加大对棉麻采购,放话出去,哪个做东洋人生意,就是和我们过不去。”
放下电话宋嘉林对曹耀宗点个头。
曹耀宗和袁克文解释道:“回来后,一直和东洋人看破不说破,毕竟我在青岛杀了他们不少人。但也该给克文兄个交代,所以干脆封了沪上和沪外东洋人的军需采购。他们来找我,我自有话说。”
袁克文叹息:“曹老弟的气概手段我是晓得的,但也需防东洋人狗急跳墙。他们在北边各种上蹿下跳,家父家兄都被他们纠缠蛊惑,其中事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曹耀宗没否认:“军国大事我不懂,但生意上,向来无利不起早。大/总/统/被他们粘上,终究是个麻烦,可惜小弟有心无力。不过总能让克文兄在沪上轻松自在。”
随行章远达插嘴:“曹老弟,克文公子在文化上的造诣也是非凡的,我是想多多请教的。”
袁克文哈哈大笑:“我那点柳永遗风不登大雅之堂,不如在曹老弟羽翼下,在沪上逍遥度日来的自在。”
曹耀宗心想,袁克文其实不满父兄作为,可是身为人子,不能和父硬扛,更不能为人利用。
于是承诺:“克文兄,你我是朋友,是弟兄之交,不涉其他,若有人要打你幌子,让你陷入不孝,我会阻止。”
袁克文心中石头落地,越发觉得曹耀宗可交,抱拳道:“就怕这个,如今心安。”
“我心安处是家乡嘛。”曹耀宗大笑。
大家便不提政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只管说天上地下趣闻打岔。
茶水喝了三趟。
李经迈府邸新管家也来请七爷和克文公子过府。
于是大家又往那边去。
袁克文好奇打听曹耀宗为何是“七”爷,得知曹耀宗和他们结拜的事情,袁克文叹息:“早来半日,我也能混个排行。”
曹耀宗哑然:“你我交往何必居于形式,要是克文兄愿意,我们来日再单独结拜就是,也好过人太杂,让你被动。”
袁克文大喜:“甚好,甚好,你不是懂法术么,能不能教我,我也教你金石书画,还能和你同去四马路,必定是个最好的搭子。”
曹耀宗感觉他开始放飞了,憋笑答应。
等到李经迈府邸,大家又是顿寒暄。
曹耀宗随即暂丢开他,和张仁奎去边上,感谢他的帮忙。
今年四十八岁的张仁奎,在清末是员货真价实的虎将。
他从早年随义和团北上,再南下投奔徐宝山至今,两朝都是镇守长江下游的首要人选。
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袁慰亭大权在握,北洋势大,作为徐宝山旧部的他,没有任何背景,已被逐渐排挤。
所以他干脆暗中投靠南边,这下更成了袁慰亭派系的眼中钉。
毕竟扬州苏北一带是富饶鱼米之乡,民风又彪悍,得之进可窥视中原,退也能扼守长江。
因此他这几年压力很大。
才四十八岁,虎似人物,两鬓都见风霜。
曹耀宗对他,和对袁克文自不同。
表达感谢坐下后,曹耀宗先论述了下师门,从蒋青峰辈分,两人同辈。
张仁奎为长,自是帮内兄长。
明确渊源后,曹耀宗便开门见山:“镜湖大哥,你这次来沪上可是有什么想法,有需要的你且和我说,能办的,兄弟绝不含糊。”
这踏马典型的江湖话术。
热情方面无可挑剔,但重点在能办两字。
张仁奎听得懂,也不以为然。
他混江湖到现在,岂会提什么脑残要求,平白坏了彼此不深的情分。
张仁奎压低嗓子:“还真有个事拜托曹老弟,听闻你最近弄兵工厂和军需,这天下生意和谁做都是做,能不能原价搞一批给老哥,要是合适咱们可以长期合作,货款绝不拖延,只希望你运出上海。”
竟是送生意的。
还是首单。
这老家伙,后期所求必定不小。
曹耀宗笑吟吟着:“老哥你说的什么话,你既要货,八折给你,但别对外说就是。另外兄弟兼顾法租界沪西开发事宜,回头我送几张图纸你,你选一份,我按着样子给你建一栋,老哥以后来沪上也能落脚,或者背着老嫂子养几个姨太太什么的。嘿嘿嘿。”
张仁奎一愣大笑,这小狐狸,能纵横上海果然名不虚传。
鱼饵吃了,人情不欠,自己还倒欠!
因为军火军需是自己真想要,他送的房子却不是必须的。
张仁奎笑完不墨迹了,低声问曹耀宗:“另外我还有个事,老弟,能不能得空给我引荐下德国克虏伯的人,我想请几个洋教官。你也晓得,扬州大营是漕帮弟子,现代的仗打的不好。”
原来他求这个。
曹耀宗正色道:“行,我会安排,但德国人答应不答应我不确定,当然我想,价格合适的话,他们会答应的。另外还请老哥绝密。毕竟我本意是不参合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张仁奎真正喜笑颜开,忙不迭保证。
其实要说他没渠道找到么,当然有。
但江湖上你求我,我求你,一来二去才是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