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来接人
“你以为我愿意?”多尔衮苦笑,“可现在不同往日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若只顾眼前痛快,杀得一地白骨,将来谁来耕种这片土地?”
范文程适时插话:“王爷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税收,养活军队。”
多尔衮走到帐门前,掀开帘子。夜风吹进来,烛火摇曳。远处传来隐约的号角声,大军正在调动。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所有部队分成三路。第一路堵住东路,把难民往曲阜方向驱赶;第二路监视城池,防止史可法突围;第三路设伏,以防援军。”
“王爷英明!”范文程恭声应道。
多铎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这样确实比强攻要好。让他们自己把粮食耗光,不费一兵一卒。”
多尔衮望着远处的曲阜城,若有所思。城墙上的灯火点点,像是夜空中的星辰。那里面,史可法正在做着最后的抵抗。
“派人去打探城中情况。”他突然说道,“要详细了解粮草储备、守军数量,还有百姓的情绪。”
“是!”
“再去打探附近州县的情况。”多尔衮继续吩咐,“看看还有多少难民可能会往曲阜逃。”
范文程躬身应是,转身要走,却又被叫住。
“对了,”多尔衮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让孙之獬准备一下,明日就上任山东巡抚。告诉他,这可能是他最后的转机。”
“王爷放心,卑职这就去安排。”
等范文程退出大帐,多铎也告退去安排军务,帐内只剩下多尔衮一人。
他站在地图前,目光在山东境内游移。这片土地,曾经是多么富庶。可现在,战火纷飞,流民遍地。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轻声自语,“这江山,不能只靠刀剑来守。”
夜深了,大营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的脚步声,和远处隐约的马嘶声。
孙之獬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掠过的荒芜景象,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官服袖口。马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在嘲笑他此刻的处境。
“山东巡抚……”他喃喃自语,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这个曾经让无数人挤破头都想要的位置,如今落在他头上,却让他如坐针毡。
马车突然颠簸了一下,惊得他差点撞到车壁上。孙之獬扶着车厢稳住身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一路走来,他总是控制不住地回想起在扬州和南京的所作所为。
为了活命,他不仅背叛了大清,还和祖可法、金之俊一起把大清描绘成了十恶不赦的魔鬼。每每想起这些,他的后背就会冒出冷汗。若是让多尔衮知道这些事,别说是革职削籍了,满门抄斩都是轻的。
“大人,前面就是吴桥镇了。”车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孙之獬掀开车帘,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死寂的街道。这里本是运河要道,往日里商贾云集,如今却连个人影都看不见。残破的房屋、倒塌的围墙,无不诉说着这里经历过的动荡。
柳远会骑马靠近车窗,欲言又止:“孙大人……”
“我知道何将军想说什么。”孙之獬强打精神,挤出一丝笑容,“百姓都跑了,反倒让我们的工作更容易了。”
柳远会皱眉:“可摄政王的意思是要尽快安抚民心……”
“是要少杀少抢,我明白。”孙之獬赶紧打断他的话,“等拿下东阳府,再想办法把那些流民招抚回来便是。”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镇外的军营。柳远会麾下的八旗军马正在安营扎寨,天龙旗、金龙旗、玄武旗、赤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再有吴惟华率领的精悍军队,这支北路军共有一万五千人。
孙之獬下了马车,看着忙碌的军营,联想到另一支主力部队正在多铎统领下,从威远府方向进攻。那边有云虎旗主力、玄武旗一部,连同刘良佐和许定国麾下的那群精锐士兵加入,总兵力超过三万。
两路大军会在安远汇合,然后沿运河南下,直取曲阜。到那时,他就要在安远设立巡抚衙门了。
“至少能混口饭吃……”孙之獬望着远处的天际线,自嘲地想着。家里一大群人要吃饭,老家的产业也早就没了,北京这些年也没捞到什么油水,他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金陵城外的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
“实在安置不下了!”李大开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黑压压的难民,急得直搓手,“大人,这都第几批了?咱们的粮食储备也快见底了。”
高宏图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不断涌来的人潮。作为大明的山东巡抚,他这段时间也是焦头烂额。自从大清在北京和直隶开始圈地、强迫汉人为奴后,难民就像潮水一般涌入山东。
起初只是北方逃来的,后来连本地百姓也开始跑路。特别是金陵府北部、东阳府和兖州府西北部的百姓,他们在崇德年间就吃过大亏,这次更是不等玄军来就提前跑了。
“大人!”一个亲兵匆匆跑来,“又有一批难民从德州方向来了,说是亲眼看见玄军在屠城!”
高宏图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这些难民中,有不少是亲眼目睹了玄军暴行的。他们的眼神里都带着刻骨的仇恨,那是亲身经历过的痛苦。
“先安置在城南的营地吧。”高宏图叹了口气,“再派人去开垦荒地,虽说土地不够,但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李大开还想说什么,却被另一阵喧哗声打断。城门外又来了一队人马,打着登莱巡抚衙门的旗号。
“又来接人了?”高宏图问道。
“是的。”李大开点头,“这是这个月第三批了。登莱那边说,南京和明珠还能接收。”
高宏图默默点头。这些北方来的难民,大多会被送去南京。他们不但是最好的兵源,还能让克难新军中的北方将士更加仇恨大清。
在金陵城的另一边,团练衙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一批批青壮年被挑选出来,编入新组建的团练。他们大多是从北方逃来的难民,对玄军的仇恨让他们格外用心操练。
“这些人比本地人更好用。”一个团练官感叹道,“他们知道玄军是什么德性,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而在海州港口,一艘艘大船正在装载难民。这些船将把他们送往南京和明珠,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下来,他们要拿起武器,为自己失去的家园复仇。
山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龙凤山脉连绵起伏,层峦叠嶂间,两个身影正立于山坡之上。
“人多地少,这可如何是好?”李大开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难民营地,愁眉不展。营地中升起缕缕炊烟,却难掩饥民的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