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震惊之董卓 天子 季秋!

第125章震惊之董卓天子季秋!

“诸位,虽然那季秋的实力确实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但他的实力就算再强也有极限。

他只有泰山一郡之地。

能够拿下齐郡和乐安郡,已经是极限了。

纵然是还没有达到他的极限,但这两个郡位于青州腹地,北面是青州的平原郡和济北郡,南边是青州的北海国和东莱郡。

这四个郡,怎么都能将他的军队全都吞噬掉了!

而季秋将所有兵马都拿去攻打青州了,哪里还会有多余的兵马来攻打我们呢

所以,我们此时完全不需要担心季秋的偷袭了,完全可以全力向西,攻克虎牢关,攻破洛阳城,铲除董卓,营救陛下!

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曹操冷静的分析道。

而听了他的分析,联军中的其他诸侯,皆是眼前一亮,顿时看到了先前没有看到的华点。

袁绍更是大笑道:“哈哈哈,孟德真是才智之士,一句惊醒梦中人呐!

不错,季秋出兵青州,看似是向我等示威,实则却是让我等看破了他的虚实。

咱们再也无需担心他的偷袭了,此真乃一件大好事也!

来人,传令全军,准备拔营,咱们攻破虎牢关,攻破洛阳城,铲除董贼,营救陛下!”

“喏!”众多诸侯齐声应道。

随后三十万讨董联军,便开始浩浩荡荡的准备拔营了。

洛阳城,相国府。

鎏金错银的博山炉腾起袅袅青烟,在椒房殿昏黄的烛光里扭曲成狰狞的鬼脸。

董卓攥着犀角酒觥的指节暴起青筋,西域进贡的夜光琉璃盏在案几上微微震颤,映得他虬结的胡须仿佛燃烧的火焰。

“该死,季秋这个混蛋,他竟敢如此戏耍本相!”

“本相,定要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他猛地挥臂,价值连城的酒觥划过半空,砸在青玉螭纹地砖上轰然炸裂。

飞溅的碎玉般的瓷片掠过跪地禀事的校尉面门,在汉白玉柱上撞出点点白痕。

整个大殿陷入死寂,连铜漏滴水声都清晰可闻。

“相国息怒哇,其实此事也怪不得旁人,着实是我们先前收集到的情报有误,没想到这季秋竟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不过从好的方面想,那季秋有如此实力,却没有参加讨董联盟与相国为敌,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李儒苦笑一声,开口劝解道。

他们也是刚收到了季秋出兵青州,拿下齐郡和乐安郡的消息。

当初董卓下达任命季秋为兖州牧的诏书,便是利用季秋来牵制讨董联盟。

若是能够引得讨董联盟调转矛头,先去对付季秋,那自是最好的结果。

若是达不到这个结果,能让讨董联盟留下部分兵力,防备季秋偷袭,那也能极大缓解董卓的压力。

可是万万没想到,季秋刚接受了兖州牧的任命,转眼就出兵青州了。

此举不仅震慑了讨董联盟,让他们知道掉头先解决季秋完全是天方夜谭。

更给讨董联盟吃了一个定心丸,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季秋的偷袭了,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全力与董卓一战了!

而董卓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仅好似一个都没达到,还白白赔进去了一个兖州牧的官职。

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让他如何能够不气

只是气也没用。

他身在洛阳,面临三十万讨董联军大军压境之威,又能那千里之外的季秋怎么样呢

为今之计,想利用季秋来牵制讨董联军是不可能了。

那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董卓不由将目光投降了他的女婿兼心腹谋士李儒道:“文优,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相国,学生以为,接下来咱们得考虑如何跟关东反贼们正面作战了。

关东反贼势大,我们不可主动出击,必须采取以守待攻的方式,用时间换空间,以求最后的胜利!”李儒沉声道。

董卓听得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道:“来,细说!”

“相国可以派吕布郭汜为虎牢关主副守将,携带三万西凉铁骑驻守虎牢关,抵御关东贼军!

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由他驻守虎牢关,怎么也能抵御关东贼军半年以上的时间。

至于让郭汜担任虎牢关副将,并以三万西凉铁骑驻守虎牢关,则是为了提防吕布。

吕布可是有着背叛丁原的前科,所以难保他不会再次背叛相国。

而虎牢关实在是太过重要,这是洛阳门户,关乎相国安全,断然不能有丝毫闪失。

所以必须派出真正的心腹将领,还嫡系部队来盯住吕布,如此才能用吕布之才,而去吕布之患!”李儒说道。

“嗯,言之有理。”董卓点头认可,但随后又道,

“可纵然如此,也只能守住虎牢关半年而已。

那半年之后怎么办

讨董联军半年后攻破虎牢关,本相不还是面临绝境吗”

“相国勿忧,这只是平定关东叛军的第一步而已。

主要目的是为相国争取时间。

而利用防守虎牢关争取来的时间,相国便可执行计划的第二步了。

这第二步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相国这边。

自然是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来提升实力了。

洛阳城及周边三辅之地,乃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丁口财富皆是不缺。

相国可利用这里的丁口财富,大肆训练兵马。

若是用极限手段练兵,那半年时间足可训练出二十万西凉铁骑了!

虽然这二十万西凉铁骑,只是最低等级的西凉铁骑,但也足够应付关东贼军了。

另一方面,则是相国要充分利用朝廷的大义名分,对关东贼军兴挑拨离间,分化瓦解之事。

对那些愿意投靠的,相国要赏赐给他们高官厚禄。

对那些坚决反叛的,相国则可以用任命他们敌人担任他们官职的方式,来削弱他们的实力。

如此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关东联军势必大乱!

到时便是执行第三步计划的时候了。

相国可亲率二十万西凉铁骑,东出虎牢关,一战击破关东贼军,重定天下!”李儒语气激昂的说道。

而董卓则是听得哈哈大笑,拍打着李儒的肩膀道:“好,文优不愧是文优,果然是才智高绝呀。

这看似强大的关东贼军,在你面前却如土鸡瓦狗一般呀!

倘若本相能消灭关东贼军,平定大汉天下,那你必是首功!

就这么定了,就按照你的方略去执行吧!”

“喏!”李儒沉声道。

董卓又道:“可该如何对付季秋呢他如此戏耍本相,若不狠狠教训,实在难消本相心头之恨!”

“此事易尔,他选了周边四洲中,通道封锁最为严密的青州出兵,显然是看中了青州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情况。

若是相国任命一位青州牧,统合青州力量,一起对抗季秋。

那必能给季秋带来极大压力,让他悔不当初!”李儒说道。

董卓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道:“这个办法好,本相先前怎么没想到,还是文优的脑子好使!既然如此,那文优以为,应该任命谁去做青州牧呢”

“此人应在青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声望才行。

不然即便是成了青州牧,也难以集合整个青州的力量。

属下以为,此人非孔融莫属!”李儒想了想道。

董卓顿时面露迟疑之色,轻声道:“孔融啊……”

他对孔融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初进洛阳时,孔融在朝堂上与他处处针锋相对,经常反对他的决策和行为

按照董卓的性格,早就想杀了孔融了。

不过最后还是顾忌孔融的身份和影响力,在李儒的劝说下,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段,将孔融调任为北海相。

这已经是董卓捏着鼻子默认的结果。

如今却让他再把孔融任命为青州牧,他怎会原因

只是反复考虑半天后,还是觉得对付季秋更为重要,孔融不过一个腐儒尔,不足为惧。

于是沉声道:“好,那就依你所言,任命孔融为青州牧!”

昭阳宫,天子刘协居所。

这里本是上一位大汉天子刘辩的居所。

不过在董卓废除了刘辩的帝位,将他贬为弘农王后,就将刘辩送去了弘农郡去囚禁了起来。

这里则成了新任天子刘协的居所。

而此时天子刘协也收到了季秋出兵青州的情报。

其实按照历史上,同期刘协的情况,他几乎是收不到多少外部信息。

因为董卓将他非常严密的控制了起来,不给他任何机会接触外部信息。

但龙气三国世界的刘协,与历史刘协还是有些不同。

他身边多了一个王越。

因为王越的存在,让他比历史刘协的自由度要多上不少。

同时他还能接触到很多外界情报。

甚至可以说,他能够接触到的情报数量和质量,比董卓及部分关东诸侯都要多和高。

毕竟王越麾下的绣衣卫,本就是专业干这个的。

“哈哈哈,没想到哇,真是没想到!

父皇重用的这个季秋,竟有如此能力!

他被封锁在泰山郡中整整一年,所有人都以为他就算是没死,也必然是虚弱的不成样子了。

却没想到,他的实力,竟是比一年前翻了数倍不止!

一战全歼封锁青州通道的三万田氏私军,再战又全歼了乐安孙氏的三万天驱军!

王卿,你这个属下,可当真是了不得呀!”刘协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畅快大笑道。

对目前的刘协来说,他是乐于见到季秋扩张势力的。

因为季秋在名义上是先帝刘宏的嫡系力量,同时又跟世家大族有着极深得矛盾。

所以季秋既不能获得董卓得信任,也不能获得世家大族的信任。

他只能老老实实成为刘协的阵营力量!

当今的天下格局,明面上是分成了董卓和关东世家两大阵营。

但如果细分的话,在董卓阵营中,还可以分成天子刘协和董卓两个阵营。

其实正常来说,董卓与刘协应该是一体的。

因为刘协是董卓拥立的天子,他的天子位,一半的正统性是在董卓身上。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但是没办法,董卓欺负刘协欺负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而董卓对皇权的威胁又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们两个之间的矛盾太大,完全无法形成合力。

同时又因为刘协身边有王越,这样至少保证了刘协生命安全。

所以,他便可以算是一股独立的小势力了。

只是,他这个势力目前太过弱小,完全无法起到制衡其他两股力量的作用。

所以他现在急需提升本阵营的力量。

按照王越给他出的主意,只要他的力量提升到能够跟董卓和关东世家相互制衡的程度,那这天下就能再次稳定下来。

而只要天下能够再次稳定下来,那他凭借着天子的大义名分,便能收拾残局,再兴汉室!

王越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说实话,连他都没想到季秋居然有如此实力!

当然,这事不怪他,主要怪史阿那个废物。

都亲自跑了一趟泰山郡了,居然没有看出季秋的虚实来。

实在是废物的太过彻底!

如果早知道季秋有如此实力,那很多事情,就可以提前做出安排了!

不过好在目前安排也还不算晚。

于是王越向刘协进言道:“陛下,季秋没被困死在泰山郡,反而拥有对外扩张的力量,这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季秋的势力越大,对我们就越有利!

所以臣以为,我们应该给与他更大的支持,以便让他能够更进一步提升实力!”

“唔,王卿言之有理!但朕能给他什么支持呢

钱粮兵马这些东西,莫说朕本就没有,即便是有,也送不到季秋手中啊。”刘协无奈道。

王越摇头道:“臣以为,目前季秋并不缺少钱粮兵马这些东西。

他既然能在短短数日内占领齐郡与乐安郡,自然是兵精粮足。”

“那王卿以为他缺什么”刘协问道。

王越道:“马上可以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季秋如今已经打下了两个郡,如今他要考虑便是如何治理这两个郡,让这两个郡真正为他所有。

而若要治理这两个郡,收服郡中人心,则需要足够的大义名分才行!”

“王卿的意思是给他青州刺史或青州牧的官职,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治理齐郡和乐安郡

可是有董卓挡在前面,朕恐怕无法任命季秋为青州刺史或青州牧!”刘协为难道。

王越再次摇头道:“其实陛下不一定要任命季秋为青州刺史或青州牧,您完全可以给他发一封召集天下义士,勤王护驾的密旨!

只要有这道密旨在手,季秋就能以您的名义,团结那些依旧忠诚于汉室的豪杰,匡扶汉室!”

“王卿此计大善!

有了这样一道密旨,季秋的势力扩张方向,甚至可以不局限于青州境内,泰山郡周边四洲,他都可以扩张了!

只要他拥有足够的粮草兵马,无论打下哪里,都能据为己有了!

就这么办,朕立刻就写密旨,然后王卿用绣衣卫的最快渠道送出去!”刘协眼睛大亮,兴奋说道。

王越则是躬身行礼道:“喏!”

……

泰山郡,太守府。

时间距离季秋拿下齐郡和乐安郡,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季秋通过绣衣卫内部渠道,拿到了洛阳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天子密诏:“朕自即位以来,遭逢乱世,权臣当道,国运衰微。

奸佞之徒把持朝政,欺凌皇室,祸乱天下,致使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汉室江山危在旦夕,祖宗基业摇摇欲坠。

朕虽居九五之尊,却如傀儡,空有一腔复国之志,而无回天之力。

每念及此,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今特下此密诏,望卿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汉室复兴为己任,召集四方豪杰,共举义旗,铲除国贼,匡扶汉室。

卿乃朝廷重臣,素有忠义之名,朕素知卿之忠心。

望卿不负朕望,速谋良策,勿负重托。事成之日,朕必重赏,与卿共享太平。

此诏绝密,望卿妥善保管,切勿泄露。

初平元年二月十六。

汉天子刘协(印)”

而看着这份天子密诏,季秋整个人都有点风中凌乱了。

嘛意思

原本给刘皇叔的衣带诏,现在给他了

虽然这两份密诏的内容不太一样,但作用却是基本相同的呀。

尤其是此时要比刘皇叔拿到衣带诏的时候更早。

这也就代表着,这份天子密诏的作用,要比衣带诏作用更大!

因为无论是眼前这份天子密诏,还是历史上那份衣带诏,都是用来团结那些依旧忠于汉室的人才的。

而这些人才,随着时间流逝,肯定是越来越少的。

所以越早拿出来,效果就越好!

只是他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一份天子密诏!

“诸位都议一议吧,你们对这天子密诏都怎么看”季秋收起天子密诏,向麾下文武询问道。

然后政务部长诸葛珪首先激动道:“恭喜使君,贺喜使君,得到这份天子密诏,对主公治理地方,团结人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是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齐郡和乐安郡百姓搬迁工作,就可以至少降低三成难度!”

季秋得到天子密诏的直接作用有两点。

其一是降低了控制地盘内各方势力,尤其是世家豪族势力对他的抵触力度。

就当今天下而言,地方上的世家豪族势力们,普遍还是认可大汉的。

这听着是不是有些魔幻

一方面,他们挖空大汉的根基,对抗大汉的天子。

另一方面,他们居然还忠诚于大汉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那些贪赃枉法,荼毒百姓的贪官污吏们,是最不希望朝廷灭亡的。

因为只有这个朝廷还在,他们才能继续贪赃枉法,荼毒百姓。

若是朝廷不再了,换个新朝廷,哪里还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对天下世家大族来说,同样如此,不管怎么说,两汉四百年的统治时间,还是给他们维持了大体上的稳定环境。

若是没有大汉,春秋战国八百年,不知毁灭了多少王侯将相,世家大族!

所以,他们都是希望大汉存在的,也是愿意继续接受大汉统治的。

不过季秋并不是很看好这份天子密诏,能够为他在领地内,赢得多少世家大族的人心。

因为世家大族们愿意接受大汉继续统治的基础,是不能对现有的统治方式进行改变,更不能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如果变了,那他们对大汉的那点香火情分,自然也就消失了。

但季秋是肯定做不到的,所以天子密诏在这方面的作用,不能说没有,但其实也不多。

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吧。

其二,便是加强了势力内部,那些依旧对汉室抱有好感和忠诚的人才忠诚度,比如诸葛氏。

诸葛氏从来都是忠诚汉室的,只是因为季秋对他们的恩情,以及季秋是天子任命的泰山太守,他们才对季秋效忠。

但这份效忠,并不绝对。

所以季秋,也不敢大用诸葛氏。

但从今以后,他便可以放心使用了。

有了天子密诏的加持,在加上季秋的官职与对诸葛氏的恩情,已经可以保证诸葛氏的绝对忠诚了!

于是季秋对诸葛珪含笑道:“君贡先生言之有理。

不过目前来说,我们并不适合大肆宣传天子密诏的事情。

所以不能用天子密诏来降低被迁移的两郡世家大族怨气。

这方面,还得请君贡先生多多担待了。

不过在我们势力内部的中上层,却可以小规模的透漏天子密诏的消息,以此来汇聚人心!”

天子密诏并不是只有好处,也有坏处。

最大的坏处,就是一旦明确亮出天子密诏,就会引来董卓与关东世家联军这两大势力的同时关注,同时敌视。

而就目前的季秋来说,还承受不起同时与两大势力为敌的要求。

所以为了拉拢那些根本拉拢不了多少的世家大族,而大范围的暴露天子密诏,是断不可行的。

但却可以在势力中上层,小范围的展示天子密诏,拉拢人心,汇聚力量。

毕竟这不算实锤,一旦引来董卓或是关东联军的注意,季秋可以及时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