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加大产量

如果再去掉运费、关税、以及销售费用,这电冰箱的利润甚至还不如在龙国本土的利润高。

但是晓滥国的销量大啊!

那边经济发达,普通老百姓买一台电冰箱连眼都不带眨的,可以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那也比让这些电冰箱的生产线大部分都闲置着强多了!

张凌捷沉默了一下,没再多说什么,算是默认了陈松的定价。

两人又商谈了一些细节,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紧接着,陈松又给酱菜厂打去电话,让陶丽君过来接电话。

一个月后,辣椒酱也要出口到晓滥国去了,现在正好是月初,也就是说,这个月底就要把货备好,然后运到津港,并且装船,准备出发。

新龙国在1981年的时候,就建造出了载重2万7000吨的货轮,所以这个时候是有万吨级的邮轮可以用来运输的。

对于陶干娘牌辣椒酱,陈松是把它当做这次出口的主要产品来对待的,因此十分重视。

等陶丽君接起电话后,陈松就把出口的事情跟她说了一遍。

陶丽君有些为难地说道:“可是……陈总,咱们现在的产能根本就不够出口的啊,连国内市场都没能完全满足呢……”

酱菜厂在陈松的各个产业里,算是成立的比较晚的了。

但这种辣椒酱一经推出,就凭借着极其优良的口味,迅速地火遍了大江南北,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如今的市场已经开拓到全国范围内了。

目前整个龙国,除了疆省、藏省、蒙省这几个西北偏远地区,其余的各省都有代理商跑过来,从陈松的酱菜厂里进货。

所以这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

原本的酱菜厂的规模,已经完全不够用了,于是又进行了扩建。

只是扩建后的生产规模,连国内的市场都满足不了,哪还有多余的产品用来出口啊?

陈松想了一下,说道:“那你就先减少国内的供应,优先囤积一批货物,同时再继续扩建。”

优先卖给晓滥国那边,是因为在那边能卖上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利润很高。

同时也是赚取外汇。

国内的老百姓少吃一点辣椒酱也没什么,但是赚了外汇却能用来发展国内的经济啊!

而且邮轮是不会等着陈松的,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必须要再等几个月。所以这第一批的辣椒酱必须运过去,而且要一炮打响!

同时,还能在国内造成一种“饥饿营销”的效果。

等以后酱菜厂的规模继续扩大了,再逐渐满足国内市场就行了。

“那……我给国内的供应量减少多少比较合适呢?”陶丽君又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松琢磨了一下,说道:“先减少一半吧。”

“好的!”

陶丽君跟陈松又聊了一会儿,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陈松又给苏建国打去了电话。

“建国,最近服装厂的生意怎么样?产量能跟得上市场需求吗?”陈松问道。

苏建国乐呵呵地答道:“姐夫,你就放心吧,咱们服装厂的产能是足够的……”

苏建国就把服装厂的近况跟陈松说了一下。

松梅牌服装虽然是全国知名品牌,但毕竟价格偏贵,而且老百姓们现在还是比较勤俭节约的,买一件衣服就能穿好几年。

而辣椒酱则不同,有些爱吃辣的家庭,三四天就能吃完一瓶辣椒酱。

以前在一些偏僻而贫穷的乡村,全家人只有一条裤子,一套衣服,谁需要出门谁就穿。

现在虽然好了一些,但一件衣服给好几个人穿也是正常现象,哥哥穿小了的衣服给弟弟穿,弟弟穿小了的衣服给亲戚家更小的孩子穿,这都是存在的。

所以松梅牌服装的市场需求量没那么大。

而且五羊城那边还开设了两家分厂,一共是三家服装厂一起生产,这产能立马就提升了一大截,足够供给全国的市场了。

现在,苏建国的服装厂经过几次扩建之后,已经不需要昼夜赶工了。

所以为了节省夜班补助,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苏建国就取消了夜班制度,所有的工人都改成了白班。

“嗯。”陈松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月底我准备往晓滥国出口一批衣服,你从现在开始,让工人们恢复加班吧,我要在月底前囤积10万件衣服的货!”

“咱们往年生产的那些老款的衣服,也再生产一些,连同新款衣服一起,凑够10万件就行。”

紧接着,陈松把自己跟马文哲谈妥了往晓滥国出口商品的事,给苏建国解释了一下。

如果是在后世那个通讯科技和网络极其发达的年代,若是哪个国家设计出了很受欢迎的新款衣服,很快就能被其他各国的服装生产商知晓,也能很快仿造出来。

但在这个年代,通讯技术十分落后,尤其是新龙国放开与各国的通商时间不久,出口的商品种类又有限。

所以,陈松这边在去年和前年生产出来的衣服,已经在龙国属于老款的衣服了,但在其他国家依然是属于没见过的新款式。

陈松当然要让这些老款的衣服再发挥一下余热,帮他赚一笔外汇。

有人不禁要问了,你一下子生产10万件衣服,到了晓滥国那边能卖掉这么多吗?

在80年代,晓滥国的人口总数是1.16亿至1.17亿之间。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口增长相对稳定,所以总人口数量大致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而陈松的服装厂,这几年推出的衣服款式已经有将近20多款了,10万件的总量,平均到每款衣服才不到5000件。

而且这些衣服每一款都很好看、很新潮,陈松对它们很有信心,绝对不愁卖,所以这次预备10万件是一点都不多的,甚至还有点少了。

这也是考虑到服装厂的产能有限,所以才暂定了10万件。衣服这种东西比较轻薄,还可以折叠,占据的空间比电冰箱小多了,所以就算多生产一些也是能运过去的。

苏建国听了陈松的命令,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10万件?!我滴个天嘞!

一个月生产出10万件衣服,也就是平均每天要生产3334件,再加上成品率的问题,每天要生产3400件才能完成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