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姐弟相称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说是送一台电冰箱让马文哲试用,其实就是陈松变着法地送给马文哲一个礼物。

在这个年代,给别人送礼物,一出手就直接是一台电冰箱,这绝对是相当大的手笔了!

但在陈松这个大富豪看来,这都是小钱,不值一提。

而马文哲的收入虽然比普通工人高很多,但这毕竟也是一笔大钱了,对她来说也并不轻松。

要是能省下这么多钱,那当然是最好了。

而且她也知道,陈松把生意做得这么大,送一台电冰箱根本就没什么影响,不会让陈松伤筋动骨。

于是马文哲笑着对陈松说道:“那就多谢陈总了。”

听了陈松的讲解之后,她已经对陈松的财富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对陈松的态度改观了很多。

别看她自己的名头大得吓人,但实际她只是在替官方打工而已。

陈松手底下有这么多产业,每一个的利润都是非常恐怖的,所以陈松绝对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超级隐形大富豪!

若是论财富的话,100个马文哲的身价加在一起,也赶不上陈松财富的十分之一!

女人大部分都是崇拜能力强大的男人的,马文哲也不例外。

由于她经常在国外出差,可谓是见多识广,因此这眼界也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即便是有几个钱的倒爷,也根本走不进马文哲的视线。

这也是她今年已经29岁了,却依然未婚的原因。

她长得这么漂亮,身材和气质也是祸国殃民级的,手里又掌握着一定的权利,身边自然是不缺乏追求者的。

很多倒爷就像苍蝇一样整天围着她转,却是连让她拿正眼看一眼都做不到。

在这个年代,29岁还没结婚,绝对算是大龄女青年了,也就是陈松前世网络上所说的剩女,甚至会让周围的人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但马文哲却始终是保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谨慎地挑选着自己的另一半。

龙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对于马文哲这样一个眼光极高的女人来说,当然是要谨慎再谨慎,所以一般的男人,哪怕是身价不菲的倒爷,也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那些倒爷,说白了就是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名下并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就如同无根之萍。

而陈松则不同,他虽然前期是靠做小生意起家的,也倒卖过一些商品,但手里积累起足够的资金之后就立马转行去做实业。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不过短短的不到4年的时间,而陈松却已经打造出好几个闻名全国的大品牌了。

陈松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马文哲经常做出口贸易生意,业余时间也阅读过古今中外的很多大富商的传记,了解过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

像陈松这样在不到4年时间内就能做到如此成功的大商人,不能说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完全没有出现过,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说是人中龙凤也毫不为过!

更关键的是,马文哲也自诩对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大商人的名字都耳熟能详,却从未听说过陈松的大名。

若不是今日陈松亲自说出来,她都不知道这些产业竟然都是出自一人之手。陈松的低调程度可见一斑。

陈松不像别的富商那样,手里赚了点钱就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

所以,陈松在马文哲的眼中,绝对是和其他男人不一样的存在。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压得住马文哲这样强势的女人,也才能让马文哲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帮助他。

于是马文哲的态度柔和了很多,笑着说道:“既然咱们决定合作了,你再喊我马总就太见外了。我比你年长几岁,你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喊我一声马姐吧,我就喊你一声陈弟弟,可以吗?”

陈松瞪大了眼睛,问道:“你比我年龄大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啊?我觉得你比我看上去年轻多了!”

虽然马文哲的穿着打扮很是商务风,言谈举止也很精明干练,但只论外貌的话,还真不像年龄这么大的女人。

马文哲笑着说道:“弟弟,你真会开玩笑,我今年都29岁了,当然比你大啊,但我就当做你对我的夸赞了。”

“怎么样?我喊你一声弟弟,你不吃亏吧?”

可能是因为她经常在国外,能够买到一些名牌的化妆品,她本人又比较擅长保养和化妆,所以她的外貌看上去和陈松的年龄差不多,一点都不像是接近30岁的女人。

这么好的拉近关系的机会,陈松当然是不会拒绝啊,而是必须打蛇随棍上!

于是他立马就改口道:“承蒙马总看得起我,那我就喊一声马姐了,以后咱们便以姐弟相称。”

两人改了称呼以后,瞬间便感觉这关系增进了很多。

马文哲心里也很是高兴。

这个陈松以后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必然将会是风云人物,自己先认下这个弟弟,并且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他一把,以后对自己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陈松笑着说道:“姐,既然咱们今天认下了姐弟的关系,那这台电冰箱你就更得收下了,这是我送给姐姐的第一份见面礼。如果你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跟我说,千万不要客气!”

马文哲也痛快地说道:“好的,那我就收下了,但我也会为你准备一份礼物的。”

“虽然我不像你那么有钱,但等你的商品出口到晓滥国的时候,我会尽力帮忙照顾你的生意,帮你打开市场,并且给你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资讯,只希望等弟弟的货品在晓滥国大卖的时候,可不要忘了姐姐我哦~”

陈松笑道:“那是当然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

现在陈松跟马文哲商谈好了的、准备出口到晓滥国的商品,已经有了三样,分别是陶干娘牌辣椒酱、松梅牌服装,以及哈乐牌电冰箱。

尤其是陶干娘牌辣椒酱,虽然晓滥国那边的经济和工业都发达,但因为地理面积较小,除了海鲜之外的各种食物并不多。

像这种以贵省的干辣椒为原料而制成的辣椒酱,他们那边更是没有,这也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模仿不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