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商务会谈
“但请原谅我的直爽,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由于你的守时性有点差,所以我对你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但见你穿得如此正式,符合商务交际的礼仪,想必你对这次会谈也是相当重视的,所以我给你这次谈话的机会!”
陈松微微躬身,非常有绅士礼仪地说道:“感谢马总!”
恰好在这时候,服务生走了过来,朝着两人微微躬身,问道:“女士,请问您的客人们都到齐了吗?可以点菜了吗?”
马文哲点了点头。
于是服务生把菜单双手递上。
马文哲却连看都没看,直接说道:“一份三分熟的牛排,一杯八二年的拉菲,再加一份水果沙拉。”
然后她就把菜单递给了陈松,示意陈松:“你想吃什么就随意点,今天这顿饭由我买单。”
陈松笑道:“抱歉,我不能如您所愿。我的绅士礼仪告诉我,不应该让女孩子买单,所以我从来就没有让女孩子买单的习惯。”
“而且我今天是有求而来,所以今天这顿饭理应由我买单。”
然后他对服务生说道:“我也点一份牛排,要全熟的。一杯八二年的拉菲,再加一份蔬菜沙拉。”
他又对秦玉清和武胜问道:“你们吃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和你一样就好。”
于是陈松又对服务生说道:“那就来三分同样的菜,谢谢。”
服务生的脸色有些怪异,因为来西餐厅吃饭的客人,很少有人点全熟的牛排。
马文哲也是微微皱眉,但什么都没有说。
陈松将餐巾铺开叠好,放在自己的腿上,笑着说道:“我知道他们外国人都喜欢吃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的牛排。我也知道全熟的牛排会破坏肉质的原汁原味。”
“但请原谅我的土鳖,我还是喜欢吃全熟的牛排,因为我总感觉不熟的牛排有点茹毛饮血的感觉,而且咱们国家的燃料又不是不够把牛排做熟,所以我就喜欢吃全熟的牛排。”
马文哲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但她又同时惊讶于陈松的做法。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国内的老百姓们吃西餐的人可不多,所以知道西餐礼仪的人也不多,哪怕是一些有钱的商人也并不了解。
大部分的商人都是暴发户,但依然改变不了自己是个土鳖的本质。
有些人就喜欢把餐巾掖在衣领上,或者围在脖子上,或者系在裤腰上,这些都属于非正式的用法,不符合国际通用礼仪标准,在正式场合应当避免此类的用法。
而像陈松这样把餐巾平铺在膝盖上,才是正式的用法。
从这一点上来看,陈松是懂西餐礼仪的,但他却又偏偏点了一份全熟的牛排……
真是一个怪人。
秦玉清和武胜以前从未吃过西餐,但他们会学啊!
于是他们也照着陈松有样学样,避免了出丑。马文哲问道:“不知这两位是什么人?”
陈松想了一下,介绍道:“这位漂亮的女士是我的秘书秦玉清,这位先生是我的私人助理武胜。”
他没好意思说这俩人是我的保镖,那样就显得他有些拿腔拿派的感觉了。
陈松又加了一句:“他们两人都是我的亲信,咱们的商谈内容不必避讳他们二人。”
马文哲这才点了点头。
菜品还没上来,陈松和马文哲就已经进入正式商谈的环节。
“陈总,我的一位熟人说,你想把自己的货品交给我,让我帮忙卖到国外去?”马文哲先做了一个开场白,作为铺垫。
可能是因为她经常跟外国人做生意,所以说话非常谨慎,并没有说出那个熟人的具体名字,但这都是心照不宣的。
陈松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没错,所以我这次是有求于马总您。”
他没有藏着掖着,也没有摆架子,直接就说明自己是有求于人的,这让马文哲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一点点。
马文哲也是单刀直入,快人快语地问道:“那我得先问清楚,你是准备把货物销往哪个国家?要知道,我可不是跟世界各国都做生意的,如果你的目标国不在我的生意范围之内,那我可就无能为力了。”
陈松脸上露出微笑。
他跟顾怀德说起的时候,就说想把自己的货物卖到晓滥国去,顾怀德当然会帮他留意的。
现在既然把马文哲介绍给他,那就肯定是提前打听清楚了。
于是陈松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想把货品卖到晓滥国,不知马总可否帮忙?”
马文哲笑道:“看来你那位熟人是已经提前打听清楚了啊,我就是正好负责对接晓滥国那边的大宗粮食出口生意,这正好在我的业务范围之内。”
“陈总你还是挺有商业眼光的,也对国际局势有一些了解,你选择的这个目标国还真不错。”
上一次大战之后,晓滥国也基本是打烂了,他们国内是饿殍满地,处处断壁残垣,也成为了“废墟之上的国家”。
但历史最吊诡的地方就在于,一切都是没有逻辑,却又合乎逻辑的。
晓滥国作为战败国,理应是处处掣肘于人,可是在他的干爹鹰酱国的“帮助”之下,晓滥国却稀里糊涂地实现了“经济大腾飞”!
战败的晓滥国,遇上冷战的鹰酱国,背靠大树好乘凉,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以在80年代,在经济学和历史上,晓滥国的这个时期几乎让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艳羡不已,这就是晓滥国的“泡沫经济时代”!
那么这个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到底有多么夸张呢?
曾经晓滥国的富豪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买下整个鹰酱国的地皮房产,然后再把它们高价租给鹰酱国人。
在80年代,在晓滥国首都的一家麦当佬,晓滥国人一顿饭就可以吃掉折合5000元软妹币的餐点!
那时的晓滥国社会是一片觥筹交错的欢宴,是兕觥满溢、灯红酒绿、金罍浇灌、夜夜笙歌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