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招聘记录员

陈松当然明白刘静的暗示。


如果他今晚在办公室的休息区住下的话,刘静肯定会留下来陪他。


但他不敢啊!


因为他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不让刘静误会他某方面的能力不行,必须得等他挑一个精力充沛、龙精虎猛的时候才行。


于是他婉拒了刘静地邀请,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刘静看着他的背影,长叹一口气。


此时天色已晚,她就在办公室里睡了。


……


第二天,陈松上午给服装厂画新款衣服的图纸,下午召开全体管理人员大会,教给大家“六常管理法”。


第三天,陈松提了一箱水果罐头和一箱辣椒酱,去拜访了老李(接替刘正平担任流河县第一号大佬的那位)。


主要是有一段时间不见面了,得维系一下感情,不在于礼品多少,而在于交流。


从老李这边得知,现在流河县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种植大棚水果了,由于其他的竞争者少,收益还不错。


陈松又跟老李聊了一会儿流河县的近况。


最近又有很多从外地来的商人,这带动了流河县的经济发展。


以目前老李的政绩来看,等这一届的届期干满,很可能也要往上提拔一步了。


至于谁会是下一任的流河县第一号大佬,目前还不好说。


但这件事也不急,老李一时半会还走不了,一届就是五年呢,他这才干了不到两年。


陈松回到自己家里,又琢磨着得弄点啥。


他现在一闲下来就感觉像是在犯罪。浪费时间就是最大的可耻。


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浪费的就是时间。


浪费着浪费着,青丝就变成了白发,少年就变成了花甲。


各个工厂都有负责人在管理着,他们上面还有一个刘静在主持大局,所以各个产业基本都用不着陈松操心。


随着收入的增加,现在陈松的存款已经快要达到2000万了!


暂时家电厂和鸡精厂那边是不怎么赚钱的。


就在这时候,刘静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去办公楼那边一趟。


陈松满腹疑惑地出了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什么大事的话,刘静一般是不会把他喊出来的。


陈松骑着自行车来到办公楼,直奔二楼刘静的办公室而来。


一推门,屋里两个养眼的大美女在等着他呢。


其中一个自然就是刘静了。


而另一个竟然是颜淑玉!


这次陈松回来的匆忙,竟然忘了把颜淑玉带上。


颜淑玉一觉醒来就找不到陈松了,等了一两天也没见陈松联系自己。


到处打电话一问,才知道陈松竟然不声不响、偷偷摸摸地返回流河县了。


她问清楚地址,然后就追了过来。


刘静眼神怪异地看着陈松,阴阳怪气地说道:“陈松你可以啊,还没把我们姐妹几个吃进肚子里呢,就又勾搭上别的大美女了?”


“别人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你这是还没来得及把碗里的吃掉,就开始看着锅里的了?”


这几句话一下子就把陈松和颜淑玉说的脸色发红。


陈松尴尬地说道:“咳咳……你别瞎说,这是我的随行助理,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刘静说道:“不必了,我们已经自己互相介绍过了。你挺有本事的,在帝都为了救她爸爸也是真下血本啊。”


很显然,这两人除了自我介绍之外,还对彼此的身世,以及和陈松结识的经过,也都互相了解了一下。


陈松赶紧岔开话题:“颜淑玉,实在抱歉哈,我这次有急事,回来的比较匆忙,忘记和你说了。”


刘静立马给他拆台:“切!他才没什么急事呢,回来之后就跟他老婆腻歪了一整天!”


陈松没好气地瞪了刘静一眼,说道:“颜淑玉,我带你去参观一下我的工厂吧。”


然后就率先走了出去。


颜淑玉和刘静跟在他身边。


“你作为我的随行秘书,我目前还没有什么专门的事务需要你去做。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多看多听多学,等我需要你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会随时跟你说。总而言之,你就相当于给我打下手的。”陈松说道。


颜淑玉点了点头,认真地记在心里。


刘静在一旁补充道:“另外,当你们俩一起出差的时候,你还要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提前帮他安排好行程,还要提前帮他订好机票或火车票。”


颜淑玉又是点了点头。


陈松给她介绍了各个工厂。


颜淑玉这才知道,原来陈松的生意居然做得这么大!他名下的工厂竟然有这么多!


还有她在帝都时最喜欢吃的陶干娘牌辣椒酱,竟然就是陈松的工厂生产的!


难怪徐海婷跟她说过,她欠陈松的那点钱,根本不会被陈松放在心上呢!


参观一圈之后,颜淑玉就对陈松的产业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午的时候,陈松去印刷厂印制了一批传单,然后让颜淑玉帮他一起去繁华的路段张贴。


传单的内容是招聘记录员。


不要求记录员的字体有多么优美,只要工整,能看出是什么字就行了,但却要求写字的速度一定要快!


工资是按字数算钱,每一千字5毛钱。


还没到天黑的时候,就有三个人按照传单上的地址找到了办公楼这边。


陈松讲了一段话,让他们写下来,以此检验他们的字体和速度。


这三个人倒是都还不错,字体相对工整,速度也很快。


于是陈松就把他们录用了。


他这是要搞什么呢?当然是要出新书啊!


只是他觉得亲自写字太累手了,而且速度也慢,于是他想到了当时给徐海婷写歌的那个办法。


他给徐海婷和方文娟写歌的时候,是两个人一起整理。


他先唱这首歌的一部分,让徐海婷整理。在这个间隙,他又唱另一首歌的一部分,由方文娟负责整理。


这样一来,速度果然提高了很多!


于是,陈松准备写小说也用这样的方式。


他招聘的这三个记录员,代号分别为1号、2号、3号。


1号记录员负责帮他写的书叫作《寻龙记》,讲的是一个战士通过高科技的时光穿梭机,返回了秦朝,帮助嬴政上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