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还有一个最大的债主

陈姨娘是真爱吃烤鸭,竟吃了小半边。

烤焦的鸭皮全都进到了她的肚子。

吃饱之后,还喝了一碗翠娥炖的枇杷糖水。

撑得整个人都半瘫在椅子里。

“姨娘,您少吃点。”紫娟担心她家姨娘会被老夫人嫌弃,低声说着。

“都吃完了,你才提醒。”陈姨娘不以为意,吸了口气坐直了身子。

嘿嘿笑着望向老夫人。

“陈姨娘今天要说的事情,好像是件开心的事。”李筱雅擦着手,又把热帕子递给陈姨娘。

陈莞接了过去,擦干净手。

“确实是件高兴的事情。”她道。

“安庆侯府盈利了!”

李筱雅望着她,“是你想了个什么好法子?最近侯府的开支不小,娶了两房妾室,再不要花银子,也少不了一万两。

而且,海姨娘这里,花了三千两的赎金。光这一笔,也不少了。”

陈姨娘又嘿嘿笑。

“确实花得也多,但确实有了收入。”

陈姨娘便把最近秋收后,田地庄子上交过来的数目说给了老夫人听。

“算一算,除去最近的开支,侯府账上还能余个两万两。若没有其他意外,这两万两,妾身想存下一万两。

等到年底再有其他的收入,能攒个两万两。

就先还您两万两!”

李筱雅没想到陈姨娘竟挂着安庆侯府欠她的银子,说不高兴是假的。

实在是因为,嫁到这安庆侯府之后,个个都是打她银子的主意。

陈姨娘是头一个想帮她把银子要回来的。

“看来本夫人的烤鸭很有值银子。”李筱雅打趣道。

“本就是应该的。”陈姨娘抬起半边脸,比起以前少了一分妩媚,多了几分真诚。

“妾身现在有个忧心的地方。”她又垮下了脸。

李筱雅柔声道,“忧心侯府的主子,知道账上有了银子,就胡乱花销?”

陈姨娘赶紧点头,“老夫人,您真聪明,一下就猜到妾身想什么了。

账上虽然有两万两银子,可也是紧巴巴抠下来的。

为此,妾身把田地的收成算了好几遍,庄子上的瓜果又换了好几家买家,才得了高价。

赚到这些银子,真的很不容易。”

李筱雅微微点头,“容我想一想。”

陈姨娘撑着下巴,翘起了唇,“要不干脆取出来,存到银庄去。”

李筱雅摇头,“不可!会让人笑话。”

安庆侯府可丢不起这个脸。

偌大的一个安庆侯府,往人家银庄存一万两银子。不就是让人笑话。

“也是!”陈姨娘撇了下嘴,“反正得瞒着几个爷们才好。”

“也不用瞒,”李筱雅勾了下唇。

“不仅不要瞒,还得让大家都知道。

几位爷用银子都有个数的,每个月最多开销多少两。超过那样数,就得侯爷同意,且说明缘由。

谨荣自当上安庆侯,已经把安庆侯府所有的东西,都自动归属于他。

他会舍得让几个弟弟花他的银子吗?

不会,他舍不得的!”

陈姨娘眨了眨眼,她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但不问出来,憋在她心里难受。

“老夫人,妾身怎么觉得几位爷有矛盾,您好像还挺高兴的。”

李筱雅收了下嘴角。

有表现得这么明显吗?连陈姨娘都看出来了。

“也不是,他们兄弟之间能和睦相处,本夫人肯定最高兴。但倘若不能,有个能管住他们的更好。

谨荣是安庆侯,本该就有长兄的威严。

趁这机会,让谨荣立立威也好。”

听老夫人这么一解释,陈姨娘就被说通了。

“您说得对,几位爷不当家不知道银子有多么的难赚,就让侯爷多为难他们,往后就知道省着花了。”

陈姨娘又撑起下巴,“怎么妾身感觉这两万两有些要打水漂的感觉。”

“你别想那么多,你该得的月银先拿着。”李筱雅就打算用这两万两银子,看看他们兄弟间能闹成什么样子。

她等着看戏。

“是是是,妾身该得的,先收了。”陈姨娘又笑了。

差不多就是这一件事情,陈姨娘跟老夫人聊完,就起身告辞。

并且告诉老夫人,要亲自去一趟乡下,说是有些数目大致对上了,但还有些让她起疑的地方。

李筱雅担心她出门不安全,就说去的时候多带两个下人。

陈姨娘欢天喜地的离开。

没过两天,顾谨荣四兄弟就知道了账上余了两万两银子的事情。

也不是他们刻意打听,而是账房主动跟侯爷禀告。

毕竟安庆侯府难得出现结余的银子,账房也想表功。

不过恰逢主子们都在,所以全都知道了。

“我们有银子了!”顾谨贵最高兴,喜气溢于言表。

当即他就提出要取一千两银子,八百两用来还给秦三少,另外两百两给他零花。

顾谨华老实了许久,就算没再禁足了,他也鲜少出门。书院那里继续告假。

其实没有用银子的地方,但他听顾谨贵开口就要一千两银子,也不甘落后地说,“大哥娶得了美娇娘,我也得寻机会认识一些姑娘。不能娶正妻,也该找个通房才是。”

顾谨富板着张脸,瞅了眼顾谨贵,又瞅了眼顾谨华。

“银子是你们的吗?

是整个安庆侯府的。

有了银子不先想着还债,却只想着乱花!”

顾谨华头也未抬,“大哥娶个侧室,纳房小妾就花了将近一万两银子。我用个一千两,就是乱花银子?”

他哼了一声,“四弟要银子是还赌债,连件正事都不是。”

他这才抬头,看向顾谨荣,“大哥,我也纳房妾,这事我会跟母亲说,请她寻个好人家的姑娘。

这一千两我必须支了,也好置办两身行头。 ”

顾谨荣默不作声。

也不需要他作声,有三弟在,他会少许多的烦恼。

“都说了要还债!”顾谨富大声地说。

“还什么债,别以为我不知道,我们侯府根本就没有欠外人的银子。卖了两个庄子,已经把过去的债全填上了。”

顾谨贵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就连账上有了银子,也比这些人先知道一步。

“这两万两,就是咱们府上的结余!”

“哼,不是还有一个最大的债主?”顾谨富把筷子重重拍在桌子上面。

“你是说母亲?”顾谨贵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