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腾房3
宋莹晚上回到家,去那院子门口望了一眼,里面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铁门上还挂了把新锁,她知道这是姜满娥正式收回了房子。
等她走回自家院子开门时,就见门缝里插着张纸条,于是小心地打开来看。
原来是张阿妹写给她的。
张阿妹请宋莹和李爷爷说一声,如果接到张敏打来的电话,麻烦李爷爷告诉张敏自己的新地址。
纸条上还写了一个新地址。
宋莹给黄玲、林武峰和李一鸣分别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情况。
李一鸣就去接家里人回来。
林栋哲晚上要和周怀熠学下棋,明天上午再回家。
等李爷爷回家以后,宋莹把这张敏留给她的纸条给了李爷爷,把张阿妹的请求也告诉了他。
李爷爷叹一口气道:“还想着她那个没良心的女儿啊!接电话都是要钱,现在家里没了主要挣钱的劳力,张敏更不会回来了。”
宋莹点头:“我们能做的就是转达一下新地址,至于她们怎么生活就随她们吧!反正以后她们也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嗯,咱们这家啊!以后舒服多啰!”
听到这话,宋莹站在巷子口往里望,巷子好像是旧的,又好像是新的了。
两人正聊着这事儿,李爷爷突然住了嘴,宋莹回头一看,原来是姜满娥和范石磊回来了。
姜满娥踩着三轮车,范石磊在后面推,车上装着这几天已经收拾好的行李。
宋莹忙上前去关心道:
“屋子打扫过了吗?这就搬过来吗?”
“宋副主任,今天一早就收回了房子,白天我就收拾好、打扫过了,那边屋子实在没法住,隔壁打呼噜我都能听到。我们先搬一些收拾好的东西过来,其他东西再慢慢拿,就不急了。”姜满娥答道。
“哦,我还想着帮你的忙呢!你手脚也太麻利了。”
姜满娥摆摆手:“哪能辛苦您啊,我有的是力气,多谢您了!”
“你别那么客气,以后叫我莹姐就行,缺什么问我拿。”
“好嘞,莹姐!”
宋莹送了两步,没有再往里送,既然家里已经收拾干净,那就不打扰他们两口子了。
范石磊打量着新家,一时感慨万千。
姜满娥领着他屋里屋外地看,又问:“石头,你要是一个人在家,怕不怕?”
范石磊摇摇头:“我不怕的,你怕吗?”
“我才不怕呢!我五六岁为了争口吃的和人打赌,在坟头睡了一晚上。”姜满娥满不在乎道。
“那就好,我也不怕的。”
两人已经吃了食堂打的饭菜,这会儿只要铺上床就能休息。
于是一个铺床,一个归置带过来的物品,一边低声聊着。
突然,姜满娥“哈哈”笑出了声。
范石磊怔怔看着她。
“石头,我们现在不用压着声音说话,可以正常说的。这么大的屋子,就算是吵架,邻居们都得张着耳朵才能听一句半句的。”
范石磊想起刚才两人还是像在单间宿舍一样小心翼翼地对话,也“哈哈”笑了起来。
“你去洗洗到床上休息,说好了等我下班了一起收拾的,你居然一个人收拾了这么大的屋子!我都有点生气了。”范石磊怪道。
“没事,一点也不累,和卖一天猪肉也差不多的。”
姜满娥眉眼都在笑,今天她真的很开心,她突然依在了正收拾柜子的范石磊肩头:
“石头,我们有家了。”
范石磊侧脸用脸颊蹭了蹭她的额头:“一直有家的啊!现在的家变大了而已。”
-------
一个月后。
棉九街三巷57号。
张阿妹没有找到缫丝厂的工作,找了份洗碗工的活儿,直到九点多才回到家。
她打开灯拿起搪瓷缸子灌了几大口冷水,一看煤球炉子火已经熄了,就出门去取一个煤球生火好烧点热水擦个澡。
刚出门,就听到同院的邻居于大姐和人在屋前说话。
张阿妹望了一眼那女子的背影,身材高大,微卷的短发,穿一件高级的深蓝色风衣。
张阿妹撇撇嘴,心里想,那于大姐就一普通工人退休,还认得这么体面的人啊!
正想着,就听于大姐说:
“秀玉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你还特地从上海跑一趟......我......”
“姐,我们家红斌是吃你的菜饭长大的,这恩我得记着啊!再说,我本来也常回来的,我白天实在走不开,就买的晚上的车票,本来想着明天一早再来又怕你着急,这不就晚上过来了。”
朱秀玉握着于大姐手解释。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你有心了。”于大姐抹着泪。
她最近身体不舒服,吃的一种药只有上海的大医院才有,但她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伴去年又走了,她一个人从来没有出过苏州,正着急着,她想起了朱秀玉。
朱秀玉原来就带着红斌住在这个小院里,和于大姐做了多年的邻居。
朱秀玉加班或者有事的时候,于大姐时常帮着照顾红斌。
后来,朱秀玉结婚搬走,两人虽然不常走动,但是一年也会见个两三次面,她也知道朱秀玉现在基本上都待在上海,于是,于大姐去了一趟岁华楼。
岁华楼一听是用药的急事儿就赶紧帮着打了电话给在上海的朱秀玉,朱秀玉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帮于大姐买到了药并且送了过来。
“快,进屋!”于大姐要拉朱秀玉进屋。
朱秀玉摆摆手:“不进了,你吃药然后早点休息,那药的用法我拿张大纸写好放在药盒里的,怕你不清那药的说明书。”
“好好,我知道了。”
“我记着时间的,会定期给你买,就算我不回苏州也会安排人给你送过来,你不用担心。你要平时有个什么事需要人帮忙的就去岁华楼,我会交代他们的。”
于大姐紧紧握着朱秀玉的手哭了起来。
张阿妹一边听两人说话,一边往放煤球的地方去,没注意一脚踢在烂砖上,人就向前扑去,差点摔倒。
响动引起了两人的注意,朱秀玉回头去看。
于大姐擦了把泪介绍:
“刘家搬走以后换了一家姓马的,他们家人口多,厂里就把你原来住的那个小房间也给了马家,马家看到屋里有单独的灶台就想着挣点钱,所以把房子给租了出去。
其实租不了两个钱,房子没有你在时打理得好,越来越烂了,也没有什么人长住。她是上个月刚搬来的,姓张。”
张阿妹拿了煤球,低着头进屋,重重关上门。
朱秀玉其实已经认出了她,于是回头拍了拍于大姐的手道:
“不是长住的人,就不要有什么交集比较好。”
于大姐也是聪明人,好像明白了朱秀玉的话,就答:
“我知道了。”
她披着衣把朱秀玉送到院子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