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中较量

“坐山观虎斗!外祖父,您是说让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可他们又怎么会如我们所愿呢?”太子南宫羽也希望能如外祖父所说,可那几个也不是蠢的,怎肯为他人做嫁衣。

蓝贵妃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可到底怎么做还需商议一下。

“父亲,”蓝贵妃再次开口:“如果越王、幽王他们不先出手呢?我们又该如何?”

蓝庭玉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外孙,才又说道:“这段时间里,羽儿你的任务就是做好皇上交代你的一切事情。让皇上以为你对南宫凌的回归没有任何的想 法。而其他皇子则会认为你有把握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如此一来,他们必会沉不住气。等到他们互相斗上之时,就是我们出击的最好时刻。”

蓝贵妃的双眼一亮:“父亲,若是哪一方势微,我们还可暗中助他一臂之力,不至于让他们一家独大。到那时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都大伤元气,就没有能力再与我们羽儿争储了。”

“对,母妃说的即是,”太子南宫羽也附和道:“即使他们没有伤筋动骨,若是我们把消息透露给父皇的人,想必父皇也一定不会轻饶了老四他们。”

蓝庭玉又补充道:“到那时南宫凌死了最好,即使侥幸留得命在,谁又能保证他会完好无缺的出现在皇上面前。一个在外流浪多年的皇子,身上再有残疾,即使皇上再中意他,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的。就是御史台那几个老家伙也会死谏到底的。”

听蓝庭玉如此说,蓝贵妃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可太子南宫羽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他又对蓝庭玉说道:“外祖父,我们想坐收渔翁之利,四弟他们未尝不会这么想。若是我们都等着对方出手,到最后岂不是便宜了南宫凌。”

太子南宫羽虽然不是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但也不是泛泛之才。他在父皇和太傅的教导下,做事再不那么急躁,考虑的方面就多了。

蓝庭玉听了南宫羽的话,心中甚慰。羽儿的进步不小,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蓝庭玉笑着说:“羽儿不用慌,即使南宫凌毫发无损的抵达京城,坐上太子之位。一个后宫和朝堂都无根基的太子,又岂是越王等人的对手。若是南宫凌落败,我们再把越王等人谋逆的证据交到皇上手里,到那时太子之位不还是羽儿你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皇上面前刷好感,在暗地里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决不能行差踏错一步,给别人留下把柄。”

最后蓝庭玉又和蓝贵妃母子二人仔细敲定了计划,才出宫打道回府。

这次太子南宫羽动用了豢养多年的死士。

蓝庭玉为官多年,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南宫凌在西陵境内时,他并没有派人打探消息。直到南宫凌随沐瑶进入大夏时,他才让人暗中窥探。

而蓝庭玉老奸巨猾,他派出的人不是直面南宫凌,而是跟在了越王手下人的后面。这样即使南宫凌有所察觉,前面还有越王挡着,也伤不到他们分毫。

只可惜,事情并没按他们预计的那样去走,中间被恭亲王南宫嘉的人给摆了一道。

都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不出刀兵就得利的可不止太子一家。

南宫凌他们前脚刚踏上大夏国的土地,就有人将消息报给了夏皇。而这消息又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恭亲王府。

南宫嘉想见见皇嫂的儿子,也想看看他是否如珉儿那般好,能胜任储君之位。于是将消息又暗中透露给了太子和越王的人。让他们二人去探探虚实。

若南宫凌连这两个蠢才都斗不过,又怎么能治理大夏。于公来说,南宫嘉的这种做法也无可指责。可刀枪无眼,这样的试探可能会要了南宫凌的命。

太子谨遵外祖和母妃的教诲,人是派出去了,但是只让他们观望,不可轻易出手。

越王南宫墨虽然胆小怕事,但不代表他没脑子。于政务上是比不得太子,可他肚子里的坏水可不少。等到了鲁丰城的太守府,原本是后面垫底的太子的手下,倒成了先锋了。

先锋不要紧,重要的是太子的人连人家南宫凌的一根汗毛都没伤到,自己倒折损了好几个死士。

而且,他这一动手就让暗地里保护南宫凌的龙甲卫给发现了。惹得夏皇震怒,本来他这一脉子嗣就不多,你们还手足相残,朕岂能轻饶。于是太子南宫羽就这样毫无悬念的下岗了。

不过夏皇并没有迁怒其党羽,就留着给凌儿练练手吧。

太子倒台最高兴的莫过于越王了,他认为流落民间多年的南宫凌,没有能力坐上太子之位,况且自己的外祖还手握五万精兵呢。

可是康顺帝迟迟不立新太子,这让越王一堂感到恐慌。本来想再来一次半路截杀,可却发现南宫凌身边竟然有疑是龙甲卫的人出现。所以越王决定暂缓行动,等日后再寻时机。

不过龙甲卫的出现,也给南宫嘉和镇远将军带来了危机感。再联想到皇上迟迟不立太子,所以这两派人加紧商议对策。

后来得知南宫凌这次来,只是陪着西陵的羽瑶公主采药,还要回西陵,这才让他们有了风云镇的刺杀。只可惜这次又以失败告终。

不过,越王比太子幸运,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即使康顺帝怀疑他,没有证据也无可奈何。

恭亲王南宫嘉听了手下人的汇报,对南宫凌这个侄儿又有了新的认识。侄儿武功高强,而且身边还有公主等人相护,实力也不容小觑。

在整个事件中,还有一个身陷局中,却毫不知情的人,那就是幽王南宫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