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给陈小旭去信
“《读者》和《青年文摘》我记得你投过,所以你肯定知道,这两本杂志是不刊登长篇小说的,我建议你去投《收获》《十月》,或者是《当代》。”
王阳一边思索着,一边给出建议。
《收获》和《十月》钟卫华倒是熟悉,之前在京城就见过杂志社的责编了,《收获》的主编是苏雨,一位很有气质的女士,那一头花白的短发,让钟卫华对她印象深刻。
而《十月》当时见到的是责编李广,能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名字,迷路侯嘛。
《当代》他倒是没有接触过,不过印象中,好像这是一本专门刊登现实主义长篇的杂志。
“王哥,那你能不能给我个建议,我目前写的这本,是军旅题材的,应该投哪个杂志社好?”
钟卫华搓搓手,随后又站起身来,帮他倒了杯水。
王阳接过了水杯,喝了口水,这才开始解释。
“《收获》的话,以发表中长篇小说为主,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且接受新人投稿。”不过王阳看了他一眼,随后解释:“你也不算新人了,过稿应该是没问题的。”
“《十月》是北平市文联主办的,兼顾现实主义与创新风格,设有“长篇小说”专栏,鼓励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我觉得不太适合军旅题材的小说。”
王阳的一句话,直接就让钟卫华剔除了《十月》,也不知道让李广知道了,会不会气的跑来沪上扇他的巴掌。
“那《当代》呢?”钟卫华顺着他刚才说的,剔除了疑问。
“我给你的建议,还是去投《当代》,毕竟《当代》是中作协主办的,以现实主义长篇为主,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作品的社会意义,并且他们的发行量大,影响力也强,我觉得比较适合你。”
钟卫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他打算先投《当代》,如果当代没过的话,再往《收获》投,《收获》也没过,那就只能投《十月》了,总会有一家能过的。
钟卫华对这本《亮剑》,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检验,受到全国过亿人民群众的喜欢,总不可能投稿都过不了吧。
“对了,你现在写了多少字了?”
“六千。”
“多少?”王阳一口水就这么喷了出来,才写了六千字就开始考虑投稿的事了?
“太多了?还是太少了?”钟卫华毕竟没有投稿长篇小说的经验,之前他写的都属于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的话,都是全部写完以后,整本投稿的。
“你好歹写个几万字吧,几千字这也太少了。”王阳擦了擦嘴,这才解释:“据我所知,很多作者都是整本打磨完了以后,才开始考虑投稿,你就算不写完,好歹也得写个几万字,这才几千字,编辑都没心思看的。”
钟卫华撇了撇嘴,这年头的规定还真多。
他上一世的时候,只要达到六千字,就能朝某点投稿了,如果不过的话,放弃这篇重新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好歹沉没成本比较低。
这年头的作者,都这么勇的嘛。整本写完几十万字,要是投稿没过,那不相当于整本书打了水漂了嘛,得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为爱发电这种事,钟卫华可干不出来,在他的心里,一本不挣钱的小说,他是没有动力继续写下去的。
“懒得管你了,吃饭去吧,饿坏了。”王阳白了他一眼,眼瞅着到了饭点,便带着他去了上影厂的食堂。
吃过饭后,钟卫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房间里,连台电视机都没有,娱乐项目真是少的可怜。
钟卫华突然想到,前几天的这个时候,自己还搂着陈小旭舒服的躺在被窝里,这才几天时间,自己就被困在这单人间了,别说电视了,就连一台收音机都没有。
于是他提起笔,写下了来到上影厂的第一封信,除了日常的问候,还隐晦的在信的末尾询问了一下剧组拍摄的进度,期待着陈小旭快点到来。
-----------------
五月的风裹着槐花香渐渐淡去,街边的月季还在争艳,却不经意间瞥见石榴花已跃上枝头,猩红的裙摆掠过五月的尾声。
夏天在不经意间悄悄来临。
清晨,上影厂大院中。
“老王,你快点啊,这才跑多大会儿啊,你就不行了?”
钟卫华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搭配着一条运动裤,脖子上还挂着一条汗巾,正转过头来看着王阳。
“你先跑吧,我歇一会儿。”王阳拿起手巾,擦了擦额头的汗。
钟卫华翻了个白眼,撇撇嘴,“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歇一会儿算什么意思?”
被他这么一激,王阳大口喘了两步,又开始迈着步子朝着钟卫华走来。
男人不管到什么年纪,都最听不得这几个字:你行不行!
“哎哟喂,您可真是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宝刀未老,老而弥坚,老而不死......”
王阳大喘了两口气,挥了挥手:“这次随你怎么说,我跑不动了,你自己跑吧。”
钟卫华也跟着停了下来,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大口地喘着粗气,“行吧,那我也歇会儿。”
不远处,迎面跑来一个带着眼镜,穿着一身运动装的年轻男子,朝着钟卫华挥了挥手,“卫华同志,你还行不行?”
钟卫华打起精神看了他一眼,装作一脸风轻云淡的模样,“行,我怎么会不行,我这年纪轻轻的。”
“那就走?”他脚下频率不停,在原地蹦跶着。
“走!”钟卫华豪气的喊了一声,接着便努力跟上他的脚步。
年轻男子,名字叫沈星海,今年才从北影摄影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师,1954年出生的他,今年也才28岁。
几圈过后,钟卫华率先停了下来,却没有直接停在原地,而是慢步的走着。
“我今天的目标完成了,你自己继续吧。”钟卫华朝着身边的沈星海喊道。
“行。”
在钟卫华又慢走了一圈以后,沈星海已经跑完了两圈,在他的身边停了下来,双手撑着膝盖,弯着腰不停的喘着粗气。
“你别撑着了,对身体不好,剧烈运动以后,千万不要直接停下。”钟卫华好心的劝解道。
“为什么?”沈星海喘着粗气,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