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允炆的心思

洪武二十一年,腊月二十八日

这是以洪武纪年的最后几天,新年过后,就将用建文纪年了。

新年将至,这是朱雄英作为太子的第一个新年,王老吉和娜美等老人十分重视,带着宫女太监,在东宫各处张灯结彩,修缮东宫不完美的地方。

朱允炆行走在东宫的宫道上,来往之人都对他这个皇次子行礼,朱允炆也都点头示意,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

适才他正在房间内看书,突然大哥派人叫他过去。他一路步行,来到了以前父皇的书房,只不过现在成为了他大哥朱雄英的。

“大哥,你叫我?”朱允炆进门后,看着坐在书案后的朱雄英,说道。

“允炆!”

朱雄英见朱允炆来了,招呼几个托着托盘的宫女进来,说道:“正旦朝会的藩王服饰做好了,你一会儿试试,看有那地方不合适,让他们抓紧改。”

“好嘞大哥!我们不是还没封王吗。”朱允炆问道。他早有耳闻,自己的太子大哥对藩王制度有些不满。

配合着宫女们,开始穿戴藩王服饰。

“我和父皇商议了,父皇以前并未开元,所以并没有下达封王的旨意,现在你们也大了,不封王怎么行,过两天,在正旦大朝会上就会正式下旨。”

“就连你们在应天的王府都建好了!”

朱雄英看着这个弟弟,让哪些宫女好好整理朱允炆的衣冠。

朱允炆心中狂喜,终于可以离开东宫这个牢笼了吗?

“大哥,我被封哪里去了?”

朱雄英上前,替他整理了一下衣带,拉着他来到了一幅地图前,说道:“父皇封你为越王,封地为绍兴。”

他将手指点在了东南沿海的一个位置上,对着朱允炆说道。

“这地方不错!”朱允炆点头,表示满意。

“此处北临苏杭,东临明州,商贸十分发达,确是富庶之地。不过…”朱雄英话锋一转,有些欲言又止。

朱允炆心里揪了一下,不知道朱雄英想干什么,顺着话问道:“不过什么?”

朱雄英将地图展开,露出更大的范围来,说道:“目前我跟父皇,有意将藩王改封到海外建国。你和允熥的封地都只是临时,多年以后就藩,可能还是在海外。”

朱允炆面色不变,还是挂着笑容,说道:“全凭大哥和父皇安排便是。”

朱雄英似乎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说道:“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忧,藩王在海外的好处可比在中原好多了。”

兄弟二人又谈论了一会儿,朱允炆才告辞离去。

等到回了自己的房间,他心里十分不舒服,在他看来,朱雄英将藩王弄到海外去,分明就是怕将来自己的权利流失。

而且现在摆明了不会让自己就藩绍兴,这是在防备着他。

他这些年生活在东宫,看似是和兄弟姐妹融为了一体,实则一直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一样,无论他怎么努力,也融入不了允熥、大姐他们那个嫡系圈子。

毕竟他们才是亲姐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找出来母亲留给他的衣物,默默流泪。

他目光看向老院子那边,哪里有一棵大树,他清楚的记得,母亲生产的当天,曾拉着自己说,那棵树下有留给自己的礼物。

当时他年龄还小,根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那分明就是母亲在交代后事,母亲为什么要准备这些?那段时间皇祖母为什么老是要自己去那边住?

为什么母亲难产一尸两命,而东宫正妃却一胎双喜?

小时候哪些宫里的老人去哪里了?

这些问题反复困在了他的脑海里,每天深夜都久久不能入睡。

他收回目光,心想,或许母亲给他留下的东西中,就有答案。

真相到底怎样,到底是不是自己猜测的那样。

他思虑再三,决定今晚就取回母亲的遗物。

当天夜里,他久久没有入睡,一直到了深夜子时,他独自起身,稍稍穿上了保暖的衣物。

来到了窗边一看,自己的贴身太监,正倚在门口的柱子上睡着了。

朱允炆稍稍搬来一个凳子,在后窗处爬到了屋外,他爬的很慢,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冬日的夜里很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连声虫鸣也没有。

有的只是胸膛中咚咚的心跳声。

吕氏的当时的住所,有一个小院,东宫这些年添了很多人,也修筑了很多新住所。她那个小院就被拆除,成为了他们兄弟居所的后院。

但他还是凭借着记忆,找到了那棵树,天上繁星点点,黑夜之中,依稀间还能找到幼时的记忆。

他没时间感慨,迅速的从袖子中取出一个勺子,沿着树根,在树根下挖掘起来。

冬天的土很硬,好在今年是个暖冬,土壤没有冻结,朱允炆挖的飞快,在半尺深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层油布。

这让他精神一振,双手并用,又花费了半个时辰,才将那个油布包裹的箱子取出来。

这是一个七寸长的一个小箱子,上边还有一把锁,朱允炆想了一会儿,没想到哪里会有钥匙。

他来不及多想,查看了土壤里,确定没有新东西了之后,将土壤回填回去,提着箱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

第二天,一切如常,该读书读书,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好似没有变化。

...

今年的正旦大朝会对于朱雄英父子来说都十分特殊,场面办的比往年还要大。朱雄英早早的穿戴整齐,乘坐着朱漆金轮车,他的仪仗和当年朱标的一样,都是无限接近于皇帝。

穿过八头大象组成的象门,朱雄英领着亲王队列,从丹陛拾级而上。

当然,如今的亲王队列之中,除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之外,只有未就藩的代王朱桂、肃王朱楧、卫王朱植等。藩王们刚参加完登基大典回去没多久,这回再让他们来,那不是累傻小子的吗。

等这一套的礼仪结束之后,朱标接受天下贺表,随即颁布了建文元年的一系列命令。

喜欢大明:我朱雄英来了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朱雄英来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