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跟对人很重要

“今天不是上班吗?你怎么回来了?”

丰水县。

作为县绿色产业办公室的副主任,陈晓华虽然早就已经调到县城里任职,但是仍然选择住在了河塔镇的老家。

往常陈晓华中午基本上都是在单位里吃饭。

但是今天中午他老婆刚做好饭,陈晓华突然就从单位里回来了。

“有点事情,我回家换身衣服拿点东西,马上就要去淮阳。”

“去淮阳?”

闻言他老婆也有些疑惑,之前没说过这个事情啊。

“那你吃饭没有?要么吃完饭再去。”

结果陈晓华直接摇了摇头。

“算了。”

“你给我拿两根黄瓜,看看家里有没有饼干我拿上一点在路上垫补垫补。”说着陈晓华囫囵喝了口水。

“这么急吗?”

“好歹也吃口饭再走啊,就算是皇帝都不差饿兵,哪有饭都不吃就出远门的。”

见陈晓华已经换上了一身衣服,他老婆埋怨了几句,但是手上也动作麻利地准备好了东西。

“领导让我下午3点钟前就赶过去,这么急说明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就不耽误工夫了。”顾不上许多,接陈晓华了东西就直接骑上摩托车去了县城的汽车站。

等买好票上了车,陈晓华囫囵吞枣地吃了点东西,这才闭目养神思考起问题来。

一路上,陈晓华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但是忐忑中明显还带着一丝兴奋。

先前在电话里其实黎卫彬并没有把话说透。

只是让他尽快去一趟市里,要跟他谈一谈工作上的问题。

联想到这一次黎卫彬被任命为松和县的县委常委、柳南镇党委书记,他当然有所猜测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要发生调整了。

陈晓华当然很清楚。

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如果是待在丰水县按部就班地发展,能在退休之前上正科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

但是身在官场,又有几个人不想更进一步。

以前在乡镇,他陈晓华最大的目标就是能上党政办主任,然后在退休之前提一个副镇长,哪怕是不进镇党委班子都行。

然而黎卫彬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从河塔镇党政办到镇产业办,再到县府办和县绿色产业办,这一路走过来就连他自己都跟做梦似的。

不过无论如何,陈晓华心里其实都很清楚。

自己能做到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跟对了人。

这一次来市里,他也不知道等着自己的究竟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但是在挂掉电话之后,陈晓华心里其实就已经做了决定。

不管是去什么地方,担任什么职务。

只要老领导黎卫彬开口,他陈晓华都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另一侧。

从市委组织部出来之后。

站在院子里,黎卫彬抬头看了看湛蓝色的天际,心里也是莫名的一阵轻松。

松和县委常委,柳南镇党委书记。

对他个人而言,这次组织上对自己的破格提拔自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跨跃性的进步。

一个县委常委的帽子有多大的作用?意味着什么?

他黎卫彬身在官场自然很清楚。

这不仅仅意味着他从此步入了处级干部的序列,有资格参与到能够影响数十上百万人生计的重大决策中,而且也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了执掌一方的一把手。

“黎书记。”

院子里,站在台阶上的黎卫彬刚摸出根烟出来,耳侧突然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一扭头就看到宾云华正拿着一叠材料从身后的大厅里小跑过来。

“云华啊,来办事了?”

收起手里的烟,黎卫彬伸手拍了拍宾云华的肩膀。

这一次宾云华提任秘书一科的副科长,算是搭上了30岁这个年龄线的末班车进入了副科级。

官场上一步差步步差。

同样的道理,一步比别人早,那就处处都会占据明显的优势。

其实这次调离秘书科,黎卫彬自己是略有遗憾的。

并不是他矫情,硬说要在机关里锻炼锻炼,而是很多事情一旦过去了再想回头真的就没那么容易。

这次调任市委办秘书科,他不敢说鞠躬尽瘁,但是肯定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地干出了一番成绩。

唯有一些遗憾的就是在用人方面未竟全功。

宾云华这个人还是可以用的,年轻,机关工作经验丰富,而且自身的学历、理论水平这些个人条件都很不错。

如果在秘书科能多待上一年半载,这种能够为他所用的人肯定不止宾云华一个。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

为官一任,其实要做的不仅仅是做人做事,识人用人也很重要。

“恩,正好有几份材料要过来签字。”

“您什么时候去松和,时间定了吗?”宾云华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但是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宾云华又不傻,自己能提任副科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得到了眼前的老领导黎卫彬的推荐。

人在一个环境中待的时间长了,很多想法都会改变。

尤其是在官场上,任你再如何意气风发,年轻气盛,都会慢慢被磨平棱角,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背景想上爬会很难。

既然运气落到了自己头上,他对黎卫彬不仅仅是感激那么简单,更想一直跟着自己的这位老领导。

“暂时还没定,不过估计也就是这两天了。”

“怎么?有事情找我?”

被黎卫彬笑眯眯地盯着,宾云华也不扭捏。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情,是我想请您一起吃顿饭,小王他们也都在问这个事情,说是想跟您聚聚。”

“主要是怕耽误您的时间。”

其实这次黎卫彬下放,而且还是提任区县常委,这个事情在市委办的科室乃至其他的机关部门里面引发的反响是极大的。

正如先前葛宏伟所说,质疑声不算小。

毕竟这么年轻的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在淮阳市肯定是开了先河。

无非就是省委组织部直接下来的意见,市里确实不好反驳而已。

但是对于淮阳市委办尤其是秘书科的众人来说,他们对这个任命却是一边倒地支持。

原因很简单。

黎卫彬这一次推动秘书科改革一拆为三,不仅仅解决了秘书科权力过于集中、办事流程过于复杂等问题。

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者。

这些人有的提任了干部岗位,也有人调整了工作内容。

总而言之拆分秘书科除了对黎卫彬这个原科长没有好处以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会念他的好。

“一起吃个饭而已,这有什么耽误时间的。”

“不过现在时间确实不好说,这样吧,我先梳理一下手头上的事情,今天下班之前回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