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直接冲突

不过这些人好像也不需要他管理,都是工作多年的老手。

周兴国每天无所事事,就去跟着那些老师傅学习。

开始他是站在旁边看,看了不懂就问,问明白有时自己就上手去试。

他没有别人当官的威风,这里指点指点,那里一顿批评。

这些老师傅他一个人也不敢说。

可是他不能批评别人,他却大会小会被严洪刚批评。

有时候纯粹是找茬,有时候确实是存在问题。

开始周兴国并没有在意,自己确实不懂,挨了批评就只好听着。

可是后来随着他对工作越来越熟悉,渐渐察觉到不对劲。

这天严洪刚组织所有的主任以上人员开会,他又把炮火对准了周兴国。

“我们这个厂一直比别的厂产量低,原来大家说是我们人比别人少,规模没有别人大。上个月人也补上了,不但产量没有提高多少,还出现了质量问题。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就是周兴国负责的刨光组。今天你们负责刨光的所有人不允许休息,把昨天的全部再刨光一遍”。

严洪刚负责的原红光厂本就比其他厂规模小一些。

产量低些本来很正常。

可是几个厂长又在暗中较劲,他当然不愿意自己老排在最后。

于是要求严富贵给他增加人,严富贵满足了他的要求。

可是有时不是增加人就一下提上去的。

人员不安排好,有时反而更窝工。

而且北方人与南方人有的地方还是有些不同。

北方人往往更直接,像严洪刚,他看不惯周兴国,是不会藏着掖着,而是表露在脸上,体现在行动上。

当然像严富贵那种老狐狸除外。

“严厂长,这次我们不会返工,昨天刨光是我盯着干的,没有任何问题”。

“你才来几天,你说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你敢这样直接顶撞我,是不是不想干了”。

“你是不是早就想看我不顺眼,想赶我走”。

“确实是看你不顺眼,但赶你走,我用得着这样做吗?是你自己想多了。你自己没有本事,没法胜任,你要走我绝对不会拦着,这公司缺了谁都一样转”。

“那要不要我们一起去试试,从铲树皮开始,到最后打包,看谁干的更好更快,不敢比的是孙子”。

严洪刚一来就是主任,哪里亲自动过手,他看的多,听的多,知道问题的存在,也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当领导是合格的,但你叫他亲自动手,他肯定就不行了”。

“我为什么要和你比”。

“既然不敢比就不要老说我不懂,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懂不会学啊”。

一场小冲突就这么不了了之。

刨光组也没有返工,本来也不需要返工。

当然你返工刨得更光滑更好看也没有问题。

只是周兴国如果真去叫工人返工,工人背后不骂死他才怪。

不过这次冲突之后,让周兴国还是有了想法,他不想再待在这个厂了。

“严总,能不能给我换一个厂,我和严厂长的矛盾不利于公司的工作”。

“是我有意这么做的”?

“为什么?你早就知道严厂长对我有意见”?

“我是想磨练磨练他,也想磨练磨练你”。

“我在其他厂也可以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