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柳氏入府
看到这一抹笑,姜姝愣住了。
偏偏这笑如昙花一现,竟是十分好看。
似是皓月当空,一缕月光轻轻滑落心尖上,翩翩君子貌若芝兰玉树,令人又是一阵恍惚。
姜姝轻咳了一声,立马转移了话题:“夫君今日不温书了吗?是要准备在听雪阁用午饭吗?怎么不早些通知一声呢?”
她眨巴双眼,脸蛋红扑扑的,说话时声音柔软,看似懵懂又认真的询问,倒是有几分可爱。
别看她这么说,心里可是千百个不愿意。
姜姝心里得意一笑,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恨不得他离开了听雪阁才好,时四郎心思深沉,应该听得出来这话,是在送客的意思吧?
谁知,时淮彦不为所动,面色清淡如白水,方才和煦春风般的笑容如同云过风轻,再捕捉不到分毫。
他指了指椅子,对她温声道:“坐吧,我有事同你说。”
时淮彦倒是没料到,姜氏有如此狡黠灵动一面,此外还少了几分热情,二人之间,而且似乎刻意保持着距离,面上倒是隐忍不发。
看来,姜氏确实是变了许多,只是这不知是否是好事。
如芸一听松了口气,悬了大半的心终是放下,目光很是小心翼翼,在公子和娘子两边游动,观察到公子方才倒是对娘子笑了,也未怪罪大公子私下来探望娘子,想来应该是无事。
与娘子一同直起了身,匆匆走到案几边,娘子托着她的手便坐下了。
姜姝乖觉点头,十分好奇问:“夫君有什么事?姝儿洗耳恭听。”
她轻轻笑了笑,语气娇柔似荡漾的秋水,像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在乖乖等着老师出考题。
自然,经过了几次模拟考试,基本简单的考题,姜姝都是能接得住的。
时淮彦看了她一眼,转而又挪开了视线,姜氏这般恭顺,竟然无一丝忤逆,恭顺得太过反常,倒是让他有些看不透了。
他继续道:“母亲在筹办纳妾的事,柳姑娘已经从叙州到了京城,今日傍晚马车便到时府了。”
这时府从来不是什么安身之所,他早年间就已明白这个道理,大房这次是有备而来,只是柳氏的身份还不明。
大房张罗着纳妾,柳氏左右不过是个幌子,为的是安插一个眼线,用来把控三房,只是一直不知,姜氏对此究竟是何态度。
早些时候,姜氏是默许了柳氏入门,或许是他高看了姜氏,但若借姜氏的手,除掉柳氏也不是不可。
前些日子,姜氏在侯府落了水,光是姜氏突然会枭水这一事,就是无从可查,还有姜氏一直不惜重金,有意买下京中最有名的胭脂阁,到底还有多少是他不知道的?
时淮彦平声道:“阿茵与我幼年相识,算是半个亲人,既然入了时府,必然要善待才是,这两日便辛苦娘子,安顿好她了。”
他轻挑了眉,眸色清幽如冷月,与姜氏的目光一瞬间对上。
这一忽然的对视,自然有几分莫名的尴尬。
在此之前,两人说话都是不超过五句,时四郎来听雪阁坐坐,从不会超过一盏茶的功夫,这次倒是说了不少话。
这话撂下了,时淮彦便不再多言,无意之间,却是在等姜氏接下来会如何作答。
姜姝隐忍不发,讶然反问道:“哦?竟然是这事?”
她眨了眨眼,装作很意外的样子,抬起了一只手,将手搭在膝盖上,欲语又还休问,“姝儿知晓了,到时后,让如馨择选两个机灵的丫头,留在柳妹妹身边照顾,夫君尽可放心了。”
时淮彦薄唇轻抿,若有所思道:“阿茵与我自幼相识,她在家中长大生活清贫,性子一贯是善良柔顺,也不如娘子识礼数。”
“入了府后,便让她住在紫兰阁,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望娘子多多海涵,不要与她计较。”
这些话,自然是故意说给姜姝听的。
如芸在一旁立着,气得手指捏紧,牙关也咬得紧紧的,公子唤那柳姨娘的小名,竟然如此亲密。
如此说话,乍一看是赞许娘子,实际上分明是袒护那个柳姨娘!
这人还没进府呢,就如此这般怜惜了?!
姜姝心里咯噔一下,心下也惊诧于这些话。
正如书中所写,顺着一段回忆下去,男主心中有位白月光,正是这位柳姑娘,时家迁居京中前,时老爷在叙州为官,那时因为在府州为官,家世还不如现在显赫。
时府三房又不是嫡出,男主自小不受重视,日子过得自然艰苦,而这位柳姑娘的父亲与时家关系不错,两家常有往来,一来二去,男主就与柳姑娘相熟相知,这也成了男主少年时美好的回忆。
思及此处,毕竟柳姑娘结局如何,是无法揣测推断的,只是就算原主死后,以柳氏的身份,也不可能为正室。
不知是不是错觉,时四郎好像在试探什么,但无论如何都要仔细应付,不能因此产生不快。
姜姝止住泛滥的思绪,未展露出半点生气,识大体轻笑道:“夫君的话,姝儿记下了,夫君放心吧,姝儿定会好好善待柳妹妹的。”
听到这样回答,时淮彦目光暗了暗,心中竟被牵动出一丝微恼,眼睫轻轻一敛,遮住眼底的疑虑,面上仍然是云淡风轻。
姜氏这是在装糊涂,竟然分毫不曾在意,这段时日皆是如此,事已至此,再问下去也是问不出什么。
既然如此,再等等又何妨?
到底姜氏虽不安分,目前来看却并未有什么威胁,他有的是耐性,等到姜氏露出马脚的时候。
时淮彦起了身,语气恢复一贯冷淡道:“你能如此大度,我就放心了。”
“既然如此,娘子随我去见母亲,我先行一步,娘子收拾好了,来翠安堂便是。”
“姝儿明白,恭送夫君。”背后传来姜氏的温柔的嗓音,她腰肢软了软,浅浅行了个礼。
之后,书舟便见公子从厅内走出,望向公子的面庞,却是察觉极为冰冷的,隐隐觉得公子略有不快,但他跟着公子数年,向来识人脸色,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多问。
只是,公子为什么不快?
公子可是一向不在意娘子的!……
二人往书房而去,如馨送完了姜大公子,也回到了听雪阁,回来时的面色却是十分不高兴。
前院传来了消息,有两个嬷嬷领着侍女前往府门外,说是三房这边的柳姨娘已经到了。
索性姜大公子还不知这些,如馨送走了姜府的马车,赶紧回娘子身边了。
不稍一会儿,吕嬷嬷走进了听雪阁,对四娘子福了身子,便回禀道:“娘子,柳姑娘的马车这会儿已到时府外了。”
如馨一听这话,眉头猛然一皱,询问似的看向娘子。
若是没有要事,翠安堂是不会遣了吕嬷嬷传话。
为了三房四哥纳妾的事,大房不仅路程遥远派人去寻了柳氏,也早早交代了三夫人,一路入了时府打点妥当,可见大房对此事很是上心。
“夫人也得了消息,让公子与娘子去翠安堂问安,柳氏初入门要按规矩奉了茶,之后还要听训的。”
姜姝却是不甚在意,点了点头道:“吕嬷嬷,我知道了,替我回了母亲,我稍后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