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沉浮乔梁叶心仪李恪李世民全文

第3800章 敢想敢干

  曽怀川道,“乔市長,我有些关于投资基金的想法,上午我跟赵副市長汇报过了,他听了后让我直接过来找您说说。”

  乔梁闻言,目光在曽怀川脸上停留了一下,他知道曽怀川是个挺有主意和见地的人,这会听到曽怀川如此说,乔梁挺期待曽怀川又有什么新的想法,笑道,“怀川同志,你说一说。”

  曽怀川道,“乔市長,是这样的,咱们的国资投资基金进行一些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后,但也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短板,这是国资厌恶风险的属性决定的,因此,和民营资本比起来,咱们国有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确实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天然劣势。”

  乔梁认真倾听着,见曽怀川停下来,乔梁示意对方继续。

  曽怀川接着道,“乔市長,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在改革国资基金管理制度的同时,不妨也出台一些引导政策,鼓励市里的民营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乔梁挑了挑眉头,“怀川同志,咱们林山市并不是一个民营资本雄厚的地方啊。”

  曽怀川道,“是这样没错,但总归还是有少数资本雄厚的企业家的,这些人靠着早期的财富积累,有着非常可观的财富,咱们林山其实有不少这样的企业家,不过很多人都比较低调,不过话说回来,稍微上了年纪的企业家大都因为经历和眼光局限的关系,投资策略都偏保守,很多人可能不爱搞什么风险投资,觉得不靠谱,所以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有威望和说服力的带头人站出来,这样才能起到带动和引导作用。”

  乔梁眉头微蹙,说到有威望和说服力,乔梁竟是第一个想到了伍伟雄,在林山,若说影响力最大的企业,那非林山金业莫属,伍伟雄在本地的企业家圈子里,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

  迟疑了一下,乔梁看着曽怀川问道,“怀川同志,你该不会是要推荐伍伟雄吧?”

  曽怀川连忙摇头,“那倒不是,伍董事長虽然德高望重,但他在创投圈子其实没啥名气,因为他不爱搞这个,我想给乔市長您介绍一个人,这人叫张资丰,是咱们林山人,不过他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定居沪城,平时回来得不多。”

  曽怀川边说边看着乔梁,见乔梁认真听着,继续道,“乔市長,这个张资丰应该算是咱们林山市最早玩风险投资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了,早在二十年前就在沪城成立了一家创业投资机构,开始投资有潜力的创业企业,这些年张资丰虽然慢慢转到幕后,但他手头其实还控制着多家风险投资基金,如今也在沪城成立了家族办公室,他在沪城包括沪城周边沿海那一片的创投圈子是有着不小的名气的。”

  乔梁若有所思地看曽怀川,“怀川,你的想法是……”

  曾怀川道,“乔市長,我是这么想的,咱们不妨去拜访下这位张资丰,看他能否在林山设立一个基金办公室,同时多宣传宣传对方取得的成功,这样一来,看能否带动起来本地民营资本参与创投的热情,其次,张资丰控制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了不少有潜力的初创企业,看能不能让对方帮忙牵线搭桥,尽可能地帮咱们市里多引入一些有潜力的创业企业。”

  乔梁沉思起来,他明白曽怀川的意思,光靠市里面的国资基金,力量还是小了点,最主要的是国资基金的管理制度无论再怎么改革,始终还是会存在一些先天的劣势。

  琢磨了片刻,乔梁道,“怀川同志,听你的意思,是希望我去主动拜访这个张资丰了?”

  曽怀川不好意思地笑笑,他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但又不好明着说出来,像张资丰这样的资本大佬,虽然名声不显,但人家其实财力雄厚,在资本圈子的人脉和资源也很广,曽怀川其实去拜访过对方几次,但他的分量还是差了点,人家并不是说不鸟他,招待还是热情得很,但要让对方专门回林山来设立一个基金办公室或者办事处,曽怀川的分量就稍显不足了,因为曽怀川之前提过这事,对方的回应并不热切。

  乔梁将曽怀川的反应看在眼里,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笑道,“行嘛,回头我这边安排一下时间,怀川同志你负责对接一下行程,咱们专程去沪城拜访下这位资本大佬。”

  曽怀川听到乔梁的话,神色振奋道,“好,乔市長您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曽怀川的心情显得颇为激动,看着乔梁的眼神也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他敬的是乔梁是一个真正想干事的领导,而非乔梁的权力。

  这时,乔梁秘書周富焘敲门走了进来,“乔市長,孙永書记来了。”

  乔梁眨了眨眼,孙永过来了?

  曽怀川听孙永来了,当即站起身道,“乔市長,那您忙,我先走了。”

  乔梁点点头,起身送曽怀川,“怀川同志,你说的这个事,我觉得是还是值得一试的,民营资本是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生力军,我们要尝试激发民营资本的活力,让民营资本更好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但凡是能服务于这个目标的,我们当领导的多跑跑腿,厚着脸皮多去登门拜访,那都是值得的。”

  曽怀川郑重点头,“乔市長您说得对,咱们有些干部当了领导后就喜欢端着架子,拿捏着腔调,面对民营企业家的时候也自觉高人一等,我一直很讨厌这种做派。”

  乔梁笑呵呵地看着曽怀川,突然发觉曾怀川这人挺有意思,说话有点耿直,在体制里面干久了的人还能保持这样的率真其实挺难得。

  顿了顿,乔梁拍了拍曽怀川的肩膀,笑道,“怀川同志,好好干,咱们林山市虽然基础条件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曽怀川点点头,乔梁这话莫名让人感觉充满了信服力,因为乔梁实打实在做一些事。

  将曽怀川送到门外,乔梁同站在门口的孙永一起走回办公室,孙永的目光在曽怀川身上停留了片刻,对方能让乔梁亲自送到门外,倒是不一般。

  进入办公室后,孙永随口问道,“乔市長,您好像对这位曾主任挺看重啊。”

  乔梁笑道,“这个曽怀川是个干事的人,要是给他更大的舞台,我觉得他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孙永道,“您对这位曾主任这么看好?”

  乔梁笑笑,“并不是说看好,而是咱们体制里就缺他这种务实奋进又有想法的干部。”

  孙永点点头,“这倒是,很多人只会夸夸其谈,嘴上高谈阔论,真正做起事来却是拉胯得很。”

  乔梁点了下头,一边招呼孙永坐下一边问道,“孙永,你这会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孙永在乔梁对面坐下,“乔市長,确实是有一件事。”

  孙永整理了一下措辞,接着道,“乔市長,刚刚督导组的人给我打电话,说是想借调我去帮忙,询问我的意见来着,我说考虑考虑,这不,我想先问问您的看法。”

  乔梁听得一愣,督导组想借调孙永过去?微微愣了一下后,乔梁当即道,“孙永,这是好事啊,你还有什么好考虑的?赶紧答应下来就是,别人想去估计还没这个机会呢。”

  孙永听到乔梁这么说,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心里边自然是想去的,毕竟这是能在上头纪律部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也是拓展自己人脉的机会,不过在征得乔梁的同意之前,孙永不敢贸然答应,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大事一定要首先征得乔梁的同意。

  乔梁此刻露出思索的神色,紧接着道,“看来督导组这是准备加快某些动作了,这都开始向地方借调人手了。”

  孙永眨眨眼,朝门口方向瞅了瞅,有意识地压低声音道,“乔市長,听说昨天那个孙良友被督导组叫走了,现在还没被放回来,现在私底下已经有人在议论说督导组这次突然杀到东林,是冲着那位已经调走的笵書记来的,您说该不会是真的吧?”

  乔梁道,“甭管是真是假,跟咱们都没太大的关系,本本分分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你借调过去后,不要瞎打听,做好督导组安排的工作,其余的不要多管。”

  孙永点头道,“乔市長您放心,我心里有分寸,这么大的事,咱也不敢胡乱掺和。”

  乔梁轻点着头,又道,“前几天陈正刚書记说要来林山却又没来,现在你反倒要借调到督导组去,说明你和陈正刚書记还是有缘的,到时你可得在陈正刚書记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孙永听了突然道,“乔市長,会不会这次就是陈正刚書记点名把我借调过去的?不然督导组的领导哪会认识我这种小人物。”

  乔梁听了笑道,“你还别说,确实是有这种可能,如果是的话,那这可就是陈正刚書记给你争取来的机会,你更要好好把握住,据说那李达清现在上蹿下跳的,到处找关系想摆平自己的事,不过我估计他这次肯定过不了这一关。”

  孙永默默点头,进步的机会,有时候要靠机遇,但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很快,孙永就道,“乔市長,那我回去收拾一下,今天就直接去向督导组报到了。”

  乔梁诧异道,“这么急?”

  孙永笑道,“乔市長,不是我急,而是督导组那边急,他们让我考虑好了就抓紧过去报到。”

  乔梁听了道,“那确实是不能拖,你赶紧去吧。”

  孙永点点头,和乔梁告别后,就直接回住所收拾东西。

  办公室里,乔梁琢磨了一下,给陈正刚打了个电话过去。

  电话很快就接通,乔梁径直道,“陈書记,我刚刚听孙永说督导组要把他借调过去,这是您帮孙永争取的机会吧。”

  陈正刚道,“现在督导组缺人,需要从地方借调一些靠谱的人手,孙永的条件是符合的,所以我跟于钧尧同志提了提,具体做决定的还是于钧尧同志,毕竟他是直接负责人。”

  乔梁听出陈正刚只是把这事当成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没有陈正刚的推荐,于钧尧又哪会知道孙永是谁,乔梁不由笑道,“陈書记,不管怎么说,孙永都得感谢您,是您给他创造的机会。”

  陈正刚笑道,“孙永愿意过来的话,是帮我们督导组的忙,谈不上我给他创造机会。”

  乔梁笑了笑,陈正刚说话总是让人听了十分舒服。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