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清理门户

妫览虽为兵曹从事,负责招募士卒和管理府库中的兵器衣甲之责,但无统兵之权。

如今一下子得了调兵之权,立即兴冲冲的赶到校场。

校场之上。

孙韶,孙皎二人正在训练着三千新兵,而且年纪相仿都是十八岁。

但二人早已经有了大将之风。

妫览来到校场上,看到二人之气势,一时又有点心虚,不敢上前了。

这时,眼睛突然瞟向同在校场上训练的另一只人马,训练之将也是同为十八岁的孙匡。

这孙匡可是孙坚的四子,吴郡太守孙翊的亲弟弟。

随即脑子一转,立即向孙匡跑去。

“四公子,属下乃是孙太守麾下兵曹从事妫览。”

孙匡一见妫览,面相不喜,不耐烦道:“哦,妫从事啊,找本公子何事啊?”

妫览二话不说,将孙翊给自己的调令拿了出来递给孙匡道:“四公子,这是您兄长孙太守的调令,是让属下将那边新招募的三千新兵的兵权拿下。”

孙匡看了看调令,笑道:“嗨,我大哥让你去调,你就去调呗,找我干嘛。”

妫览有点不好意思道:“呃,四公子,属下怕那孙皎不肯交出兵权,怕引起冲突,故而请四公子帮忙。”

孙匡闻言眉头一皱,大喊道:“他敢?我大哥的军令,他敢不听?你去,他若不愿交出来,再来找我,我直接带人去将他拿下。”

妫览一听,心中大喜,忙拜谢,“多谢四公子,属下这就去。”

有了孙匡的撑腰,妫览底气十足的走向孙韶,孙皎面前。

“传孙太守之令,令我将新招募的三千士卒的兵权收回,孙太守另有他用,这是调令。”

说完,妫览直接将调令展示给孙皎一看。

孙皎闻言心中很是惊讶,忙转头看了看孙韶,毕竟孙韶现在是他父亲推举的孙氏新任继承人。

孙韶见状眉头紧锁,沉思了一下,心道:难道那孙翊有所察觉?一直不问郡中之事,今日怎么突然要收回兵权?

但此刻他也不敢抗令,对着孙皎点了点头。

妫览也发现了这一细节,笑道:“孙皎,你一军司马,还要听一无军职在身的孙韶之令?”

孙皎忙拱手道:“不不不,妫从事,你误会了。”说完立即交出了兵权,与孙韶一起退出了军营校场。

二人立即来到孙静府中。

“父亲,不好了,那孙翊居然收回了边鸿调给我的三千新兵。”

孙静闻言,眉头一皱。

“什么时候的事情?”

孙韶淡淡道:“就在刚才,看来,孙翊似乎有所察觉,还是赶紧找来边鸿询问一番,以作应对之策。”

孙静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派人去唤边鸿。

可等了半天,派去的人回来禀道:“孙公,小人找了半日没找到边鸿,听他手下人说,去了孙太守府中之后,就再没回来。”

孙静听到这样的回禀,心中顿时慌了。

对着自己的儿子和孙韶道:“看来此事不妙啊,不知道周瑜有没有被老夫派去的人给追上。”

孙皎立即提议道:“父亲,不如我们一起前往吴县,与我二兄孙瑜在吴县起兵吧,我们打出孙氏的旗帜,当年孙氏的旧人应该都会纷纷响应的。”

孙静思索再三,看了看孙韶和孙皎,缓缓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吴县亦不能久留,我们快速赶往吴县,然后速速准备沿海船只,直接沿海去交州交趾郡与孙河,周瑜会合,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孙皎立即道:“那大兄在长沙,假如他也带兵赶来怎么办?”

孙静眉头一皱,“他不至于那么傻,我现在就派人传信与他,让他只带上亲信赶往交趾与我们会合。”

说完,孙静等人快速行动了起来,连夜赶往了吴县。

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秦谊细作营的跟踪,直接由陆逊挂帅领兵一万赶往吴县,并传令给丹阳的禾默,会稽郡的舒邵配合此次抓捕行动。

当然孙翊也是第一时间获悉了自己的三叔逃亡吴县的行踪。

随即率领富春仅有的八千人马也追向吴县,并传信给朱桓直接去吴县会合。

次日,孙静等人刚到吴县,还未来得及好好布置防御,孙翊的八千人马便已兵临城下。

孙静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孙翊军,心中满是焦虑,而吴县城中只有三千人马和两千辅兵。

孙韶提议道:“三叔,如今敌军众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今晚趁夜突围出城,赶往娄县,乘船赶往交趾。”

孙静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

孙翊拍马来到城下,大喊道:“城上之人听着,吾乃吴郡太守孙翊,尔等速速打开城门,可免尔等一死。”

只见城上站出一位老者,冷哼道:“怎么?难道不打开城门,你连你三叔也敢杀吗?”

孙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三叔,你还有脸自称本太守的三叔?如今,你就是孙氏的罪人,你这一脉的子孙后代,都要因为你的野心被夷灭,实话告诉你,本太守已经向主公云中侯传信,他定会派人马前来,你们已经插翅难逃了。”

老实说,孙静到这个时候,心中多少有点后悔了,暗忖:周瑜误我也!

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只听自己的儿子孙皎骂道:“孙翊,你这个懦夫,孙氏有你这没种的人真是愧对祖宗。手握数万人马,我们孙氏敢战之人亦不少,只要你振臂一呼,我们孙氏的旧将定都会纷纷响应。而你却选择了,成为那秦宜禄的走狗,孙氏皆是因为他而走到今日,你这懦夫却拜他为主,像汝这样的人,孙氏人人得而诛之。”

孙皎的一顿疯狂口嗨输出,一时将孙翊骂得,呆在当场,竟不知道如何反驳。

按他说的,自己好像确实是懦夫,身为孙氏正统的血脉继承者,却选择了归降了灭自己孙氏之人。

这可能就是孙翊的短板,头脑有点简单,有勇无谋,很容易就上了别人的道。

只听自己的四弟孙匡大喝一声,“放屁!若没有我兄长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孙氏族人早被灭族了,何况我兄长如此受云中侯器重,继续做这吴郡的太守,而且各郡县都是当年孙氏的旧人和我们孙氏族人,可见云中侯对我们孙氏已经仁至义尽,为了那一点点的虚荣,就要让我们孙氏族人都毁灭吗?”

孙翊闻言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四弟,虽然才十八岁,但竟如此懂自己,自己四弟平时碌碌无为,没想到脑袋这么好使?

当即哈哈大笑起来,“知我者吾弟也!”

随即对着城上的孙静开骂道:“三叔,你这脉的人都天生反骨啊,当年我二兄孙权在时,你的长子孙暠就叛变夺取会稽自立,如今你又带头,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叛乱,美其名曰为了孙氏,实则自己野心不死。”

“你是真嫌自己的儿子不够多啊?那今日本太守作为孙氏的族长,清理门户,待你三叔一脉全死后,不得入孙氏宗庙,让你死后都没有脸面见我父亲。”

城墙上的孙静听到这里,纵使自己修道的心境,一时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话,气得哇的一口鲜血喷出,缓缓倒地。

“父亲!三叔!”身边一众孙氏子弟立即上前扶住孙静,并大喊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