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拒绝称王

对于南中四郡,刘璋将此四郡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朝廷任命的各郡太守,其实只能控制本城,而其他郡县大多数皆被地方豪强以及夷族部落所控制,所以只能是名义上的归属。

南中四郡,分别是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以及越巂郡。

秦谊本想继续收服南中四郡,但考虑益州新收服,内部不稳定因素太多,刘璋父子在益州经营多年,多少有点死忠的人还是听他的调遣的,既然答应给他个郡守,直接将他调到了桂阳郡任太守,也不算是对他食言。

随即又调与陆逊,吾粲齐名的卜静来益州,任为益州总督。

将刘璋原有麾下将领,严颜,张任,张翼,雷铜,吴兰,黄权,冷苞,刘璝等将全部调往襄阳。

并提拔以法正为首的东州军将领孟达,吴懿,吴班等将继续留在城都,听卜静调遣。

以及由法正举荐的当地郡吏,张裔,马忠皆得到提拔。

而张松之前统计好的世家大族各家丁全部被收缴,这其中包括诸多在任官员,但秦谊的强硬的手段,使得益州世家大族纷纷妥协,无人敢抵抗,这也直接将成都乃至益州的安全系数增加了不少。

而刘璋原麾下的一帮保守派,如郑度,王累,董和皆被秦谊委以重任继续留在成都辅佐新任的总督卜静。

法正和张松理所应当的成了卜静的左右手,法正为別驾,张松为长史。

正当秦谊大力在成都,布置益州防务以及政策的实行时,庐江和襄阳纷纷传来消息。

曹操在新野和汝阴等地,正在集结大军。

此时正好是秋收结束,显然曹操在上次经历失败妥协停战之后,耿耿于怀。

但是纵观当今局势,就是曹操与秦谊的最终对决,至于那些苟活着的吕布,袁尚,公孙度等人,已经对天下局势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了。

十月,庞统回襄阳,秦谊带着陆逊等将返回庐江。

此时的庐江上下对这位云中侯,可谓是尊敬有加,拿下益州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庐江。

庐江各地官员,包括扬州,乃至荆州,一个个开始膨胀了,私下里开始商议欲拥立秦谊为王。

秦谊刚回到皖县,就被众文武簇拥着来到了郡守府内。

秦松第一个站出来道:“主公,如今大汉一十三州一半在主公之手,属下以为,如今能与主公相抗衡的只有曹操了。”

“而那曹操在月余前,已经晋封为魏公,却比主公的云中侯更高一等。”

“他曹操何德何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是小人得志。”

“大汉自董卓开始发难,洗劫京都,致使朝廷纲常失仪;继有曹操起祸,窃取大汉之权柄,连皇帝都得看其脸色,更有杀害后宫妃嫔,播乱于天下,祸害百姓,盗其皇室祖灵。长期使大汉天子忧愁困顿,,使得汉家宗庙无人祭祀,天下臣民不得皇恩,皇权尽归曹操之手。”

“而主公,起于庐江,荡平扬州,荆州,交州,益州,雍州,凉州,以及半个司隶,百姓安康,感恩戴德,故而,属下代所有百姓以及文武共推主公为王。”

“还请主公勿要推却,免伤众文武以及百姓之心。”

秦谊这屁股刚坐下,就听到秦松,来这么一通说辞,吓得立马又站了起来。

“秦松,你这是干什么?要置本侯于死地吗?”

秦松闻言一愣,左右看了看刘晔,张昭等人,见众人都没反应。

只好又道:“主公,如今您势力庞大,曹操已封魏公,若您再不进位,恐在名分上落于下风,于招揽人才、稳定民心皆不利。”

“且我等追随主公多年,为的就是成就一番大业,主公称王,实乃众望所归。”

秦谊眉头紧皱,扫视众人,严肃道:“如今汉室虽衰,但天子尚在,我等身为汉臣,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此时称王,与曹操何异?岂不是让天下人戳我脊梁骨!”

秦松闻言一脸错愕,主公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要救陛下于水火,然后我们都跟着一起重归汉室?

秦松再次看了看刘晔,因为刘晔是秦谊最早的跟随者,可以说,秦谊得了刘晔之后,便开始崛起,但是这刘晔平时很少参与这些事,也不喜欢多说话。

刘晔显然也注意到了秦松在向自己求救,从眼神中感受到,秦松很是迷惑,当即出列道:“主公,秦松之言,乃是为主公,以及主公的将来着想,称王之事,还望主公思量周全之后,再给我等答复。”

刘晔是知道的,此次劝进晋王,比较仓促,连秦谊都还没有思想准备,肯定难以成功,必须得给足够的时间给秦谊考虑,况且,这曹操就是存心的,大量的集结军队,看来与主公一战,迫在眉睫了。

秦谊一听刘晔如此说,这才重新又坐回主位,朗声道:“诸位,如今本侯虽有这么多州地盘,然各地世家大族还未完全收服,且百姓新归附,得给他们一定时间稳定民心,这才是重中之重,至于称王一事,说实话,本侯暂未考虑,因为还有一个强大的曹操在。”

“本侯若自行称王,并没有得到陛下的晋封,这正好让曹操有了正义之辞,如今曹操最忌惮的就是本侯,本侯可是他现在的眼中钉。他恨不得除我而后快!”

“所以,诸位还是稍安勿躁,曹操才晋封一个公,不足为虑,身份上确实比本侯高出一等,但那又有何用,若是能在战场击败他,比称王还来的直接。”

就在气氛僵持之时,忽然有快马来报:“主公,曹操亲率大军出汝阴,正往淮南而来!”

众人听闻,皆变了脸色。

秦谊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你们看,这说曹操,曹操就来了。”

“关于称王一事,先搁置,全力应对曹操!”

说罢,便与众人开始商议御敌之策,刚才称王的话题,也暂时被抛诸脑后。

秦谊还是很理智了,他可是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