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南宫兄弟
李环停在傻大个身前五步位置,开口道:
“你这么大年纪叫我哥怕是不太合适吧?”
“我今年十四岁,哥哥你几岁。”傻大个依旧一脸纯真。
“……”
李环一时语塞,这长相是十四岁?四十岁还差不多。
“休得胡说八道!”
李环突然低喝一声,悍然出剑。
对面汉子虽然呆傻,打架却一点都不含糊,手中连续掐了几个佛印,一掌平推而出。
李环见他肉身相抗,有意留手,但当剑尖触碰对方掌心的一瞬间,剑气却是分寸难进。
剑尖与对方掌间,正有两股看不见的气息在抗衡。
傻大个似乎是故意让他,仅以一掌迎敌。
李环看出其心地不坏,于是收敛杀心。
不过手上依旧没留余地,剑身猛地一抖,改发为收,剑尖锐气散去,反倒开始吸扯对方发出的真气。
真气沿着剑尖流淌到剑柄,又经由李环手臂进入体内。
此长彼消,对面汉子很快意识到不对劲,连忙收手,惊奇看着李环手中长剑:
“你这兵器好奇怪,难道跟我哥的佩剑一样,都是榜上有名的神兵?”
不远处年轻人见兄弟居然和对方唠起来了,不禁有些无奈。
自己这弟弟厉害是厉害,就是脾气有点怪。
他要是不想动手,谁逼都没用,逼急了弄不好直接撂挑子不干,想让他动手,都得哄着。
李环见其言行举止确实像极了孩子,收剑问道:
“你当真十四岁?”
“嗯,我属虎,生日十一月初五。”
傻大个显然没有心眼,把生辰都说出来了。
李环此刻已经没了争斗的心思,抬起已经复原的左臂,一抱拳道:
“在下李环,幸会。”
“嘿嘿,我叫南宫无畏,那边的是我哥,他叫南宫无双。”
说话间,南宫无畏好奇打量着李环的手臂,心中有些奇怪。
刚才自己明明打断了他的胳膊,怎么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
听到对方的话,李环心中一动,脱口而出:
“你们来自南宫城?”
“李环大哥,你听说过南宫城?”
南宫无畏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都往外说。
一旁南宫无双看不下去,打断道:
“无畏,你跟他瞎咧咧啥呢,还打不打了?”
汉子转过头,一脸憨厚笑容,“哥,他是个好人,娘说过,我只能打坏人,不能欺负好人。”
“算了算了,回来吧。”南宫无双对这个弟弟没有一点儿办法。
等南宫无畏有模有样朝李环抱拳离去,南宫无双挎剑上前,扬了扬下巴,眼神俾睨道:
“你那点把戏也就骗骗小孩子,今天新仇旧恨,我要跟你们好好算算。”
言罢,手指抵住剑格,眼瞅就要出鞘,一直旁观的唐万豪这时突然开口:
“喂,你们两个,这里不准私斗,有什么仇怨明天擂台见。”
南宫无双知道唐万豪是武林盟主的未来女婿,眼神微微眯了下,冷哼一声,转身侧头道:
“好,明天擂台上见高低。”
李环没有退却,微微笑道:“求之不得。”
话不投机半句多,南宫兄弟同武生朝远处那排房屋走去。
南宫无畏临走还不忘对李环咧嘴一笑,若不是他骨骼惊奇异于同龄人,倒是个颇为讨喜的孩子。
“李兄、侯兄,你们怎么惹到他们的?”唐万豪走上前问道。
“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侯高飞叹息一声,却也没详细解释的意思。
唐万豪没有追问,善意提醒道:
“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小心点,我在山上待了几天,对他们多少有些了解。
那武生来历神秘,不曾见他出手,只是经常结交各类江湖人士。
这些天已经结识了不少人,其中不乏黑道榜上出名的人物,譬如水蛭第一杀手胭脂红。”
“胭脂红也来了?”胖子忍不住道。
唐万豪点点头:
“侯兄不必担心,虽然他是杀手,但在崇岳山上,他还要给华魁首几分面子,不敢乱来的。”
侯胖子嘴角扯动一下,牵强笑了笑。
别人闹事兴许要看华魁首的面子,但胭脂红揍自己谁的面子都不用看,那是自己的师爷。
李环见胖子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不禁有些好笑。
当初胭脂红带着丘月离开时就说过,让胖子勤学苦练不得懈怠,倘若辱没了师门,他会亲自清理门户。
以胖子懒惰的性子,自是一点儿没长进,看来这门户是清理定了。
唐万豪继续道:
“除了武生,南宫城那两个兄弟也不容小觑。
刚才与李兄交手的南宫无畏,据说是金刚佛陀转身,天生神力,七八岁便有了三品境界。
此行来崇岳山,兄弟二人误入虎穴,撞上一只吊睛白额虎,南宫无畏硬是将那猛虎给手撕了。
另一个叫南宫无双,虽然没在外人面前展现过实力,但料想不会差了。
他腰间那柄剑大有来历,极有可能是当年剑圣南宫傲的佩剑。”
唐万豪说到这,心中隐隐有些感慨。
自己在唐门算得上是天骄了,可出来以后才发现,比他强的同龄人大有人在。
且不提李环、南宫兄弟这种武学奇才,单就侯高飞在商业上的眼光,就远远将他甩在了后面。
怪不得父亲时常说自己眼界短浅,需要外出历练。
这一行,不仅让唐大少收敛了倨傲之心,也增长了见闻,甚至在终身大事上,唐万豪隐隐有了自己的决断。
天色已完全入黑,广场上亮起火把点起灯笼,擂台上一些武痴仍在切磋功夫,几人腹中饥饿,打算去找点吃的。
武林大比管吃管住,北边那一排排房屋便是食堂和住处。
往年崇岳大比并没有这么面面俱到,与会江湖人大都幕天席地,个把内功不够深厚的,冻一晚上要是没冻硬会自动灰溜溜离去。
今年由于唐万豪的出现,山上多了几架吊车,普通人也能登顶。
借吊车之便,华望成命人运来大量木材,搭建起一排排木屋,如此一下那些武夫也不必忍饥挨冻了。
大诏建国已有五十年,在朝廷网织的天罗地网中,江湖早不是原先那般肆无忌惮了。
三年一届的武林大会,明里暗里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比起早年的好勇斗狠,近些年的武比更像是互相切磋学习。
有些表现出色的江湖人,大比过后不久就会被朝廷招揽,或加入伏蝉一类谍探组织,又或进入行伍建功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