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小章
许光和的外婆就是接生婆,祖上也是出过御医的,不过,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拿出来说,也不过是为了给面子上添点光。
这门手艺传女不传男,许光和的妈妈就是这样学了这门手艺,刚开始的时候,她也只能给猪接生。
后来,嫁了人,生了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没办法,即使她只会给猪接生,在别人找上门来问的时候,也会夸大两句,说她已经给不少人接生过了。
因为缺钱,所以胆子大,第一回 正式给人接生,许光和的妈妈还真成功了。
她倒是没有把这一切归功于别人,而是归功于许光和。
因为在她给人成功接生的后几天,就查出来怀上了许光和。
老许家的人都说,许光和是个有福气的,还没有出生,才待在妈妈肚子里呢,就知道要给家里赚钱了。
是的,接生的活是许光和的妈妈去做的,但是功劳全在许光和一个人的身上,即使他还没有出生。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再加上一个有福气的例子,直接奠定了许光和在老许家的家庭地位——无人在他之上。
从许光和记事起,他的生活就很简单,吃吃喝喝,再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打闹闹。
小伙伴们需要给家里搭把手,他不需要,就算是家里的酱油瓶倒了,也不会要他扶一下。
小伙伴儿们馋嘴的时候,只能咽咽口水,但是,许光和却能偶尔吃到一块糖果。
他的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和他的年龄差距都很大,最小的四姐也在16岁的那年嫁人了。
许光和的妈妈有一门接生婆的手艺,在倒也不至于卖女儿,可是,几个女儿凡是和许家人接触,就要被灌输许光和是个小福星这样的概念,再加上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她们,必须要对弟弟好,家里有个男孩儿,以后才能给他们撑腰。
所以,几个姐姐即使出嫁之后,对这个唯一的弟弟也是千疼万宠,甚至比对自己家的孩子还要好。但凡从嘴里省下一块糖或者一块饼干,最终,一定是会到许光和的手里。
那时候的许光和心安理得的接受着这一切,年少不懂事的他,嚼着难得的糖果,暗自握紧拳头,以后一定要给姐姐撑腰。
要多吃一点,长得壮一点,在姐夫打姐姐的时候才能冲上去保护姐姐,而且长得壮一些,力气大一些,也能多干一点活,在保证自家吃饱喝足的同时,还能余点到镇上去换点好东西,到时候再把家里的土胚房翻翻盖一下,换成镇上最流行的红砖房,再娶上一个老婆,生上几个孩子,过上每天都有吃有喝的舒适日子,那多美滋滋呀。
对于那个时候尚且大字不识一个的许光和来说,这样的生活就是最理想的生活了,是梦寐以求的。
思想观念的转变发生在许光和八岁的那一年。
许光和的妈妈这些年做接生婆也攒下不少钱,起码在他们村里算是富甲一方了。
几个姐姐也偶尔会从婆家,这儿扒拉一点,那儿扒拉一点,都往娘家送。
所以说,许家的条件还算是可以,温饱不愁了嘛,人就会有更高的追求。
“孩子他爸,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儿子送到镇上去上学呢?我看人家镇上的小孩读了两年书出来,不说识多少字吧,那走出来那叫什么气质,对,就是气质,气质就不一样,一看就是读书人。而且,我们家小和以后识字了,说不准能在镇上找一份工作呢,到时候,我们小和也是城里人了。”许妈妈,但听说村长家的小孙子被送到镇上上学之后,就一直心心念念着。
村长家的小孙子长得黑不溜秋的,就这也难去上学,那他们家小和凭什么不能?
许爸爸卷一支草烟,思考片刻后,到底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读书是要花钱的,但是家里也就这么一个儿子,花钱也就花钱吧,总归不能让儿子比不过旁人家。
他们家小和值得最好的。
再不济,他还有四个女儿呢,这唯一的弟弟要上学,多少也要帮衬一些。
八岁的许光和就这样去上学了,背着他的新书包。
新书包上已经打了十多个补丁了,这是许爸爸退休的衣服,衣服已经洗的透了光,实在是破的不能补了,才舍得拆了给许光和做了书包。
为了去上学,许光和每天得走八个小时的山路,学校上学的时间是早上八点,许光和早上四点就得出发,下午四点放学,他晚上八点才能到家。
但是许光和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去城里上学呀,听上去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第486章 许光和:我也想成为光2
“如果可以,作为一只青蛙的我,想跳出这一方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在到达学校之前,许光和是快乐的,四个小时的山路,反而让他越来越精神。
直到到了学校之后,因为舍不得让儿子每天走这么远的山路来回上学,许爸爸狠了狠心,给儿子在学校办了住宿。
这
一切是许光和噩梦的开始,这一切也让许光和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庞然大物。
住进宿舍的第一天,许光和就被孤立了。
“好臭啊,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臭味?”
小小的许光和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看着另外几个小孩聚集在一起,其中一个还夸张的拿手捂住鼻子,嫌弃的视线直直地向他扫射过来。
被家里捧着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人心险恶的,许光和从不把人往坏处想,只以为那几个小孩是看到了他光秃秃的床板,觉得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