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小章
“陆哥,你们还是去医院看看,你们两个人好像都有些感冒了,得小心流感。”
陆赞一如既往地沉默。
成唯这回也僵住了,不敢再咳嗽。
倒是江晚,先看看成唯,再看看陆赞,有点儿回过味来了,拉住还在苦口婆心劝着陆赞和成唯不要讳疾忌医的傅向阳,凑近说了一句:“他们没病。”
谁知,傅向阳跟着就是一句反问:“怎么可能?我看他们肯定有病!”
傅向阳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这句话被成唯和陆赞听得一清二楚。
江晚无奈地抚了抚额头,默默地往远离傅向阳的方向挪动了两步。
傅向阳还是一脸无知,还想继续摆事实,说明自己的论述。
那边,陆赞咬牙切齿:“我,真,没,有,生,病。”
陆赞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字字铿锵。
傅向阳没办法忽略这句话,但还是有些怀疑地看向陆赞,看了看陆赞的脸色后,才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心里打定主意,这段时间,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陆哥的状态!
看傅向阳不再纠结在这件事情上了,江晚也提起一个新的话题:“陆哥,你们组的人呢?”
这也是江晚一只好奇的问题,队长组明明不应该那么忙啊,怎么这会儿就剩下陆赞和成唯两个人留守在大本营了?
好不容易逃过了傅向阳的折磨的陆赞,又被江晚无意中刺了一刀。
人?
都在这儿了。
陆赞顿了两秒,实话实说:“就在这里。”
江晚四处看了看,在哪里呀?陆哥说话怎么不清不楚的?
看着江晚四处张望的样子,陆赞就大致猜到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了,补充了一句:“别找了,我们组就剩下我和成唯了。”
陆赞的语气明明毫无起伏,但江晚偏偏就是从里面听出了一些历经世事的沧桑感,现在再看陆赞和傅向阳,江晚感受到的东西就变了。
这两位,哪里还是稳坐钓鱼台、胸有成竹的稳重队长呢?分明就是无计可施、被逼留守的两位空巢老人!
江晚略带同情地看着陆赞和成唯,善解人意地开口:“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地方吗?”
江晚表示,给每一位留守老人些许关爱,是她身为祖国花朵应尽的义务。
陆赞也没和江晚客气:“有。”
江晚一愣,提前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她能预想到,这个忙,估计不那么好帮。
陆赞:“如你所见,我们组就剩下两个人了,但是,我们组原先的编曲很宏大。”
宏大到什么地步呢?
是江晚这种天选爱豆听完也要沉默的程度。
如果是在《在此山中》这个组还没有减员之前听到这个编曲,江晚少不了要拍手称赞两句,比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之类,但是,《在此山中》现在就剩下两个人了,两个人怎么也演不出一群人的效果,这就和原先的编曲有些格格不入了。
也难怪陆赞和成唯先前会那么头疼了。
听完这个编曲,《在此山中》小组的条桌后面坐着的人又多了两个。
江晚托着下巴,和陆赞、成唯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几人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太难了。
傅向阳在一边完全搞不懂几人在烦恼些什么,又叹了一口气,无他,太无聊了。
过了一会儿,江晚趴在了桌上,嘴里哼着不知名的调子,这是她思考的时候时常会出现的状态。
忽然,江晚脑中灵光一闪,视线停留在前方的绿茵上。
第90章 我会一点点戏腔
“之前那一版的主题是和江湖侠气有关吧?要不我们改一改方向?”江晚说道。
陆赞先是点点头,然后再摇头,“我们想过改方向,但这首歌的底子太民族风了,只有往大了改才不会落俗。”也就是土。
江晚懂陆赞的意思,她刚刚在纠结的也是这一点。
不过……
江晚弯了弯唇角。
一旁的百无聊赖的傅向阳正好捕捉到江晚这个表情,心中有一个莫名的感觉:他江哥也许、可能又要carry全场了!
如傅向阳所想,江晚接着说道:“《在此山中》这个主题,忽略掉原曲定下的山歌的基调,其实是很贴近自然的一首歌,我们可以从河山大好这个角度出发,由小处往大处渐进,最后落脚点在享受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陆赞赞同:“这个角度很好,但是……”
还是那个问题,即使是写自然风光,也是往大了写才好听。
江晚接下来的话却让陆赞眼前一亮:“考虑过添加一段戏腔吗?”
陆赞和成唯对视一眼,戏腔!这个元素是他们没有想过的。
只是这样一想,陆赞就觉得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你会唱戏腔吗?”陆赞问成唯。
成唯摇摇头,反问陆赞。
陆赞也摇摇头。
两人眼里的光又一次熄灭了。
这个世界上的失望中,先给人希望再让人失望,犹为让人痛苦。
看两位“老人家”仿佛历经沧桑的样子,江晚赶忙补充:“我会一点点戏腔,可以教你们。”
江晚说完,自己都感觉有点好笑,别人来这个节目是来当练习生的,也就是学生,只有她,还兼任了一个老师的身份,除了说唱,现在她的业务范围还拓展到了戏腔了。
陆赞现在再看江晚就像是看宝藏一样。
和江晚接触了这么长时间了,他已经很难想起他在表演初舞台时候的手忙脚乱了。
一边的成唯也一脸惊喜地看向江晚,“那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