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章

……

紧赶慢赶,燚城县如期开启了干部公开招录考试。

这次力度可谓是空前的,五十八家单位,二百零三个岗位,共招录四百一十九人。

当然,这个数量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加在一起。

之所以招这么多人,是梁江涛特意要求的。

他现在急需干事创业的人才。

当然前提必须是确保招考公开透明,能够真正选拔出有用的人才。

已经不能用快来形容了,应该说急,梁江涛要赶在过年前把一切搞定。

开年后,就要大刀阔斧干了。

本来市人事局和编办坚决不同意。

这么多编制都用了,以后就没有空间了。

他们是按照老经验,老想法办事。

梁江涛不管,亲自给局长和编办打电话,反复阐释这么做的重大意义,态度无比坚决。

编办主任没有办法,最后苦笑道:“老弟,反正这是你们县里自己的事儿,你看着办吧。不过先说好,以后缺编制可别找我。”

题目都是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出的,密封配送,当场拆卷。

考完之后密封送到省城改卷。

笔试成绩出来后,不仅单独通知进入面试的考生,而且在县电视台、市报纸、西州信息网站公布。

之后组织面试。

考官采取双盲,现场抽签确定。

面试都是结构化试题,全面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

很多考生从考场出来之后,都感觉一脸茫然。

这些题目是他们之前想都没想过的。

接着是当场出分,当场宣布成绩。

结合之前笔试成绩,很容易就能算出有没有被录用。

之前想尽办法找关系的,最后发现根本就没用。

因为考试的机制设计得完善,完全公开透明,就算找关系也找不到发力点。

很快就是体检、考察。

由于录用人数太过于庞大,仅靠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的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从各个单位抽调。

成了全县最忙碌的单位。

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地干。

终于,放榜了。

在媒体和西州新闻港上公布。

程序便捷,又公开透明,让人感受到了燚城的工作效率和速度。

梁江涛看着录用名单,所有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还有十几名研究生,以及二十多名211的毕业生,还有三名985毕业生。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颇有一种“天下英才,进入吾彀中矣”的感觉。

这个年代研究生还是非常稀罕的,远远没有后世水硕烂大街。

还有985、211,在燚城是很少见的。

他们之所以“纡尊降贵”来报考燚城的编制,体现了对燚城的信任。

本质上也是梁江涛给的人事优惠力度大,转正之后享受副科级待遇,优先提拔副科级岗位。

梁江涛看着名单,用笔一个一个画着。

他把所有研究生、211、985毕业生都圈了出来,再看着其他比较优秀的,也圈了出来。

“这些都组织到一起,我来给他们开会!”

他准备搞类似于后世选调生的制度,这些都是备选名单。

都下放到基层锻炼,然后安排重要岗位。

他们的成长进步,组织部门都要密切关注。

……

燚城县委党校。

参会的都是新录用公务员。

这些人是这次干部招录中最优秀的一批人,被单独组成一班,大约三十多人。

年龄有大有小。

大的是研究生,二十五六岁,小的是本科,刚刚毕业二十二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