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众人开怀大笑。
梁江涛也跟着傻傻地笑。
只有林暮雪的脸更红了
中z部,无比庄严肃穆。
大圆桌上,坐着一群中年人。
中z部常务副部长闵洪武赫然在列,在他上首,还坐着一位领导,头发花白,满脸威严。
看样子,应该就是中z部部长了。
“一局说一说干部梯队建设情况吧。”
部长发话了,声调不高,但很有分量。
由于干部一局的局长是由部务委员兼任,所以日常工作由常务副局长主持,因此也是常务副汇报。
干部一局常务副局长汇报完有关事项。
部长略微停顿了一会儿,道:“干部青黄不接、老化问题又抬头了。改革开放后,领导同志提出了‘干部四化’的根本方针,破格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充实在各个岗位上,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干部也成了老干部,后继有人的问题不容忽视啊!”
班子成员全都点头称是。
这是个大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干部队伍建设方针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同志1980年1月16日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要有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现在特别要注意从40岁左右的人中间选拔”干部。
同年8月18日,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明确地提出了“干部四化”新方针。
干革命,干事业,核心要素始终是人。
离开了人才,再正确的方向,再好的政策,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应该说,这个方针,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几乎是全党全国公认的。
可是到了今天,当年四十岁左右的年轻干部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有些事情,必然要重新调整。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规律。
“部长,目前中央部委里三十岁以下的处级干部一共有二十五名,没有正处长,都只副处长,其中最年轻的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委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梁江涛,80年出生,也是李晏清同志的秘书。”部务委员兼干部一局局长道。
干部一局又挂公务员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并不负责具体的干部调配,负责总体的宏观把控、政策制定,对于这些数据都十分清楚。
“这名干部我之前关注过,以前晏清在汉东干常委部长的时候就跟着他,是个很精干的年轻人,在国家发改委里表现也比较突出,写过好几篇有分量的内参,同时也牵头搞了京沪高铁建设、半导体产业规划等重大战略项目,影响不小”常务副部长闵洪武道。
部长静静听着,没有表态。
“关于基层三十岁以下县处级干部,一局也进行了统计,目前只有五名。正科级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有二十七名。通过这次统计,我们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干部一局的局长顿了一下,笑道。
基层三十岁县处级干部有五名在情理之中,已经不算少了。
部委一个处可能只有三五个人,多的七八个人,省里一个处十几个人,在地级市,一个处就是一个局,几十个人,但在县里,一个处就是一个县,全县那么多干部,只有几十个县领导才是处级,难度呈几何级数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