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进入正题,黄局长直言不讳希望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

民航总局是梁江涛之前就计划拉拢的。

毕竟,现在航空业的体量总体还比较低。

就算修了高铁,这一块国家还是会大力支持发展的。

他们的胃口也比较小,不会想着跟铁路或高速公路争老大。

梁江涛代表宴清部长明确表达了国家发改委对民航业发展的态度,那就是大力支持,请黄局长放心。

同时,把下一步的投资安排给黄局长透露了一下。

黄局长喜笑颜开。

有了这个体量的资金支持,对民航业发展绝对够用了。

毕竟,民航不可能无限制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在这儿摆着呢,航空业暂时不可能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只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经过这一次“勾兑”,双方达成了一致,梁江涛心里更加有数了,民航总局,绝对是一支他可以争取的力量,而且一定能争取过来!

当然,民航总局对交通规划也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多一个支持总比多一个反对好。

最后是科技部,来了一个司长。

相对来说,科技部派出的领导级别是最低的。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科技部的态度。

科技部的刘司长表面上很客气,但话语却很硬,意思是磁悬浮才是未来的技术,轮轨铁路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请国家发改委这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

同时,如果修建磁悬浮列车的话,一定是科技部来主导,其他部委都做不了这件事。

科技部以及两院一定会给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言下之意就是,这件事你们要好好掂量掂量,还是听我们的吧。

梁江涛淡淡一笑,科技部刘司长的话提醒了他。

科技部身边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

这些科学家的意见至关重要。

现在基本上跟科技部的观点一致,那就是要建设磁悬浮。

这也是科技部最大的倚仗!

怎么说服他们,以及背后那些专家,是最关键的问题。

几天时间,梁江涛跟交通领域和高铁相关部委的领导算是都见过了,很多场景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不停琢磨。

离第一次研讨大会还有几天,要再好好想一想。

梁江涛来到水木大学,他这个在职研究生有很多特权,平时并不用上课。

但今天是他们班的第一次班会,班长特意打电话给他,让他务必参加。

班长是个女生,叫陈静,从声音上感觉有些泼辣。

她说很多在重要部委工作的在职同学都会参加,如果不在京城的话,要计划好时间,千万不要误事儿。言下之意就是梁江涛千万不要用工作忙作为理由推脱。

梁江涛想起来了,他填写工作单位时还没有调到国家发改委,当时他还跟着宴清部长在汉东,所以工作单位应该是写了汉东省政府办公厅,所以班长以为他在汉东工作。

梁江涛当即说好。

开学一段时间了,他还没有去过学校,也没见过老师同学,有些不合适啊。

既然如此,那就去学校转一转,履行一名学生的职责义务。

不能拿在职学生不当学生啊!

何况,最近他工作太忙了,脑子连轴转,很疲惫,也想到学校转一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灵感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