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我听铁道部的说,‘磁浮派’充分利用‘缓建派’和‘建设派’之间的矛盾,一会儿跟个合纵,一会儿跟那个连横,搞得好不热闹,但最后这项工程越来越向‘磁浮派’倾斜!好像这件事要由科技部牵头了!”林文成道。
梁江涛眉头紧皱!
他知道,磁悬浮,是没有前途的!
至少在20年后,还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科技发展就是这样,并不是均质性发展,而是爆炸性前进。
可能要经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一朝爆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这种爆发是没有预兆的,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所以,无论看着一条道路未来多么美好,多么容易实现,但只要没有真正实现,就不能笃定说它一定会短时间内到来。
“望山跑死马”,咫尺天涯!
以梁江涛这个“过来人”的经验看,磁悬浮技术根本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如果当前痴迷于磁悬浮技术,作过于乐观的估计从而停止了建设京沪高铁,只能白白耽误时机!
“‘磁浮派’是科技部提出来的,背后有很多院士的支持,高层非常重视。‘建设派’,其实相对于‘悬浮派’来说他们就成‘轮轨派’,想要批驳,但无从下手!对手都是一帮顶级科学家,怎么跟他们争?”林行俭道。
“后来,‘磁浮派’又成功说服高层在上海建设试验线!花了多少钱来着?”林老问。
“前后一共投入90亿吧,关键运营成本极为高昂,一年大约十亿。要知道,京沪高铁的建设预算也就在2000亿上下。”林行俭道。
梁江涛愕然。
这么一小段线路,一年就要这么多钱,等多运营个几年,京沪高铁的建设费用都快出来了。
“唉,也不能说他们不对吧,但前前后后投入上百亿就建了那么一小块儿试验田,这里面必要性充不充足?全国六万公里铁路,电气化提速一次用这些钱也够了。”林行俭摇摇头。
作为财政大家人,管着钱袋子,他心疼啊!
“磁悬浮技术现在在全世界都是处在试验阶段,日本山梨磁浮试验线184公里,德国埃姆斯兰磁浮试验线全程315公里,当然,这两套线路都没有商业化运营,仅供乘客体验,更像是炫耀成绩。当然,磁浮技术还有一个更大的障碍,那就是无法与现有的轮轨线路兼容,如果要建设,就必须另起炉灶,造价远高于轮轨高铁。就看上海的试验线,在国家补贴一半的情况下,不到三十公里票价要50多,谁会坐啊?都是一些旅行团过来体验,跟观光线路差不多了。”林文成摇头道,作为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铁道处处长,他对这些数据如数家珍。
林行俭和林文成从客观第三方的角度看,都是支持轮轨派也就是建设派的。
林老虽然没有明说,但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林家的家风都是比较务实的,觉得磁悬浮列车有些华而不实。
就算真的建成了,其成本也会远远高于传统轮轨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