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晏清省长指示,要利用好现在具备的资源,一是土地资源,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要利用好金融资本,他在京城已经跟一行三会的领导以及四大国有银行的领导分别会谈了,还重点跟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进行了交流,他们纷纷表示尽最大可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这里面国家开发银行是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国家开发银行是三大政策性银行之首。
有巨额低息贷款专门支持基础建设施建设。
也正因为此,国家开发银行有小财政部的美誉,是地方需要重点攻克的一个部门。
好在晏清省长跟他们行长很熟,已经取得了支持。
“尽管如此,资金缺口估计依然存在,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想法吗?”李晏清问道,同时目光扫向了在场的所有人。
他的风格就是集思广益,只要来参会 谁都可以说话,包括列席的秘书。
“地方上城商银行也应该参与进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省里的事儿,地方也是受益者,理应也是参与者!”分管交通的副省长道。
“还应该想办法吸引外资,尤其是港台,事实证明,他们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还是有兴趣的。”又一名副省长道。
大家纷纷点头。
“这些我都同意,还有吗?”李晏清继续道。
大家都沉默了,也就是这些吧,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正在这时,列席的梁江涛开口了:“省长,我建议尝试采用ppp模式,看看适不适合咱们汉东,能不能产生实际效果。”
“ppp?”李晏清露出吃惊的神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
其他参会人和列席人也都是差不多的神态。
梁江涛顿了一下,道:“所谓ppp模式,是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最早由英国政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西方已经实践了很多年,本质上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既能解决政府的资金缺口,资金使用的效率又很高。”梁江涛介绍的。
李晏清眼前一亮,正要开口,突然分管金融的副省长道:“这样是不是走了公私合营的老路?”
梁江涛:“任省长,形式上差不多,但实质上大不一样。民营资本都是追求效率的,最终还是要以赚钱来作为最后的试金石。”
“那怎么赚钱呢?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大,见效慢,会有人愿意参与进来吗?”分管工业的副省长道。
“根据西方的经验来看,是有的。总是有一些规模庞大的资本,愿意跟政府一起做生意。一来是比较稳定,比如能够收十几年二十多年的过桥过路费,肯定不会赔本。另一方面,这对他们自身的口碑和社会信用也是一种巨大的提升,他们的收益不只是在账面上。所以我建议尝试一下。”梁江涛认真地说。
ppp模式后世政府曾大规模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那是二零一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拿出来说,的确是有些新颖,也应该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想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筹集资金,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往大了说,ppp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还是一次体制机制改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江明远开口道,眼中全是对于江涛的赞许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