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刚才说到了年轻干部,这是篇大文章,必须得做好。革命不是一天干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薪尽火传,接续奋进!我们当年是在先辈们手里接过了棒子,又传给文龙他们,如今,文龙也要退居二线了。离开之前,最重要的是要选好人!自然规律就摆在这里,谁也不能违抗!我这次来汉东,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些突出,尤其在一些基层地区,乡镇党委书记都已经四五十岁了,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团长营长怎么可能四五十岁?那还能带兵打仗吗?不是说人年纪大了不好,谁都有年纪大的一天,年纪大了经验丰富,更沉稳。但在基层一线,必须大力起用年轻干部,才能有干劲,生猛有力量!不然,体制就僵化了!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的个人意见,只是跟你这个民主党派人士交流一下而已。”梁老道。
“您的意见很重要,宴清同志那边其实也已经提了好几次,文龙他们也开常委会研究了,很快就有具体办法出台!您的宝贵意见,我也会及时向文龙传达!您的经验就是我们干事业的宝贵财富啊!还希望您经常能回来指导工作!”何美娟真诚地说。
“哈哈,不行啦,谁真心喜欢一个老头子指手画脚呢?我也是今天碰到故人,又是自己的家乡,才多说了几句而已。”
“今天喝了酒,我很开心,就吟诵一首主席的词,送给文龙和你,也是送给我自己,一起共勉!”
梁老缓缓站起了身,快九十岁高龄,动作没有一点迟滞。
何美娟和吴秘书见状,也赶忙起身。
梁老顿了顿,开口道:“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他的声音无比沧桑,吟诵这首词,既包含了对伟人的追思,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担忧和希望。
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动容。
吃完饭,何美娟道:“樊省长让我请示您,明天他过来拜会您,向您汇报工作!”
樊建川是后生晚辈,不请示不敢贸然前来。
“免了!给我一个糟老头子汇报什么工作?明天我自己转转,后天就回去了。小樊是很不错的,你替我转达他,我期待他的表现。”梁老的声音不容置疑。
何美娟走后,梁老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在院子里走步。
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饭后半小时后,散步半小时。
走了一圈又一圈,看着满地的落叶,突然道:“小吴,明天咱们去宁水!”
梁江涛把全家在京城安顿好,赶紧回了江州。
弟弟上了师大附中,妹妹也是师大附中初中部,在京城都是名校了。
在这样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学校,加上以前鸡娃卷王的底子,绝对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梁江涛跟弟弟梁江海说,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考个985就行。
梁江海做了近几年的京城考题,估了估分,考985问题不大。
按梁江涛的规划,爸妈什么都不用做,他每月给他们打生活费,他们只要买菜做饭就行了。
弟弟妹妹都大了,可以自己上学,也不用送。
爸妈做做饭,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逛一逛,领略一下京城的大好河山,多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