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众人倒戈
杨小龙挤出一丝笑容道:“你将所知说出,从今往后你就是杨府的人。”
“我不光对你包吃包住,还每月都可以拿五俩银子的月钱,你想不想做工就看你个人心情了。”
此话一出,蓝衣女子嫣然而笑,正要欣然接受,台下站出一位同样身穿蓝色衣服的女子道:
“大人!小女子也负责前厅接待,同样认识那姓铁的老者。”
“奴婢愿意将所知一切告知大人,希望大人也能给奴婢一份同样的许诺,奴婢可以不要自由身,终身侍奉大人左右。”
这也有人出来卷?杨小龙有些无语了。
坐在杨小龙对你的篮衣女子恶狠狠瞪着对方!有人要在关键时刻坏自己的好事,这怎么能忍…
杨小龙点点头道:“好,本官答应你,你也过来坐吧,一会儿随本官一同离开!”
剩下的女子看到有新铁饭碗,各个都动了小心思。
自己本就是女仆,靠着从小学的一些本领在王府混口饱饭吃。
现在看架势武昌王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己可没有为武昌王殉葬的觉悟,还是赶紧自谋出路躲过此劫。
她们在王府后花园,对王爷的事并非一无所知,再加上武昌王速来脾气暴躁,经常对手下奴仆处罚,后花园内的女仆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现在眼看武昌王要完蛋,皇帝查抄王府的时候,女仆恐怕要被送去教坊司,男仆要被发配戍边,现在不赶紧找出路自救,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有人主动带头主动交代,虽然被人一度阻止,但又有人按耐不住想脱离火坑,剩下的几个人都蠢蠢欲动起来。
“大人!奴婢知道王爷有一处密室,不知大人可否让奴婢也去不了杨府?”又有一位女子站了出来。
剩下几人纷纷喊道:“大人,奴婢也知道,求大人收留奴婢,奴婢日后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大人。”
杨小龙很清楚这些人在想什么,能在大户人家做工可以保证日常衣食住行的用度,还能有绝对的安全保障,总比被判发配教坊司世代为奴为娼强的多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给你为奴只为吃饱穿暖,可没说要赔你一起去死。
古代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在没有工业加持下就那没有化肥的农业产出,不饿死就算太平盛世了。
女子依靠长相貌美卖入富贵人家为奴,是最好的生存之道,哪还有现代人想着等人老珠黄怎么办。
当时的医疗水平下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岁,根本就等不到你人老珠黄人就没了。
“都过来坐吧!本官说话算话,你们愿意接发武昌王违法乱纪,本官会保证你们每个人日后人身安全和生活所需。”
话说完,数名女子纷纷行礼道:“奴婢谢过大人!奴婢定将所知一切如数告知大人!”
三四名女子走向杨小龙所在的小亭内,剩余还在徘徊观望的女子也不在犹豫,跟上前面的几人向小亭内走来。
最后原地只剩下四五位女子,杨小龙询问道:“她们为什么无动于衷?”
篮衣女子道:“她们几位都是王爷的贴身侍婢,负责晚上伺候王爷就寝,就是心中有想法也不敢做啊!”
“夏大人是宗人府官员,会对奴婢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她们要是从了您,皇室的脸面也会,所以她们说与不说下场都是一样的。”
那几位走上前来的女子摇身一变,很快就转换身份在一旁伺候起杨小龙来,有的开始奉茶,有的在旁撑伞驱虫,还有几位直接跪倒为杨小龙捶腿。享受着藩王的待遇,杨小龙也自得起来,听完蓝色女子的叙述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便对着那几位女子道:
“你们不过是武昌王平日里解闷的宠姬,又不是皇室册封的藩王嫔妃,都不在皇室名成员名录中有什么可担心。”
“也给你们几人一个机会活命,要是有人检举接发,本官就亲自在夏大人面前为你求情,以检举有功进行宽大处理。”
剩下四人互相对望一眼,向杨小龙行万福礼,也扭着小蛮腰走了过来。
这下除了坐在地下,捂着腹部痛的呲牙咧嘴的那位姑娘外,王府后花园女子都投向杨小龙这边。
一下身边美女如云,杨小龙也不急着问话了,等回馆驿有的是时间慢慢来,现在还是多享受下众人的伺候才是。
等夏大人返回时忘见一群莺莺燕燕围着杨小龙也是为之一惊。
这自己才走了一柱香时间而已,他就把这群女人都收到自己名下了?
杨小龙见夏大人返回,站起身上前道:“夏大人,这群女子愿意检举接发武昌王,尤其里面还有武昌王的宠姬,您老看是不是可以?”
“不可以!你这是在玩火!那几个丫鬟你喜欢全带走都行,那王府宠姬也是你能染指的,你有几个脑袋连藩王的女人都敢碰?”夏大人用手点着杨小龙脑门教训道。
杨小龙回头看看那几位楚楚可乐的王府宠姬,厚着脸皮求情道:“夏大人…夏大人。”
两声不见对方回应自己,改口道:“姑父…”
夏大人轻轻冷哼一声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她们都按自缢处理好了。”
杨小龙拜谢道:“多谢姑父成全!”
“好了!咱们也该离开了,你派人今夜封锁武昌王府,明日召集本地所有官员前来,咱们当众抄家!”
夏大人说完向王府外走去。
回到馆驿,看着两处小院被团练士兵守卫着,杨小龙道:
“姑父,现在长沙王与武昌王都被分开关押。明日咱们在当众搜查出那些准备好的证物,您就该启程入京了。”
“等到了京师,你将两人罪行交给圣上,就尽快联系微商扶持的官员。”
“让他们上书扩大督饷馆的贸易量,这样小侄进口的舶来品才能源源不断的供给微商们售卖。”
夏大人道:“这你放心,长沙王弑兄罪无可恕,皇室为了颜面必定会赏他一条白翎,让他走的体面一些。”
“武昌王通倭走私,就算皇室想留他一命,软禁凤阳宗人府终身,那些朝中阁老大臣们也不会放过他。”
“这些年东南沿海倭患越演越烈,参与走私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涉及面太广牵扯到的利益太多。”
“尤其近几十几年来倭寇上岸攻破县城,围攻陪都南京,联合山贼、水废、賊民深入内陆袭扰。”
“这些朝廷都需要给天下百姓们一个明确的交代,不然我大明朝廷威严何在?”
杨小龙听出这最后一句话中之意道:“您老的意思是…朝廷会让武昌王来背这倭寇走私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