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各方斗智

长沙王招手让手下快去找那姓仇的姑娘来衙门,先让杨小龙看看那姑娘,成不成也要试一试,如果不成再另想办法,自己总不能老是这样被动。

问案前面的流程走完,按察使道:“英丰你昨晚身穿夜行服,趴在长沙王府外的树上,你要做何解释?”

英丰淡淡回道:“按察使大人,我昨夜睡不着觉,突然想吟诗作画,又担心打扰馆驿中的诸位大人歇息。”

“所以才换上黑衣爬到树上赏月,正在寻找作诗灵感,就见长沙王的院中发生打斗…”

按察使听着英丰胡扯,很想大骂一句“一派胡言”这四个字。

不过想想还是忍住没有说出口,谁让人家上面有人呢!

英丰继续道:“请问按察使大人,夜行服是否要陪带面巾遮挡面容呢?”

“如果没有面巾,这黑色衣服貌似并不违反大明律吧!当时两位藩王和两位大人都在现场,他们可以为我作证,我所说是真是假。”

长沙王道:“本王可以作证,英丰说的并无问题。”

“没错!”夏大人也附和道:“英丰当时没有面巾遮挡面容。”

杨小龙轻轻点头,表示没有错。

“看!”金花娘子小声道:“人家用你刚才说的瞎话在编故事,比你编的还无懈可击!”

监察御史道:“那你为何要持剑在树上!”

英丰道:“蚊虫叮咬,我恰好又会几手功夫在身,当然用兵器驱赶蚊虫了。如果拿着蚊香上树,春季风大万一失火怎么办?”

大理寺评事问道:“那你为什么要爬长沙王下榻小院门前的那颗大树,难道馆驿中只有那一刻树吗?还是说你在暗中监视长沙王。”

英丰理直气壮道:“非也!我爬的是馆驿后花园中的树,只是那颗树看起来离长沙王的院子比较近而已。”

“如果按照距离测量来算,那棵树离我与夏大人的小院距离也不算远。”

按察使大人脑仁痛,就这回答自己怎么帮他脱罪?真把案宗上报,刑部官员看完还不骂娘?

就是瞎子也知道他在鬼话连篇,但他不这么解释,也确实编不出更好的理由啊!

案子又审问了几句,问道英丰与韩飞云的关系时,英丰道:

“三位大人,这个问题刚才锦衣卫的杨百户已经问过,您三人不如听听他的意见。”

杨小龙的计划是找机会私放韩飞云越狱,韩飞云越狱时顺手带走英丰。

这样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夏大人为救自己学生,私下偷偷放英丰越狱,不会有人将怀疑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

至于之前替英丰说话无非三点,第一,夏大人死皮赖脸来求,自己只得答应对方,也好放韩飞云时夏大人不怀疑到自己身上。

第二,来到狱中英丰在受刑,如果任由长沙王将英丰打死打残,那他还哪有力气跟着韩飞云越狱,一个提个健全的英丰才能成功脱狱逃出。

第三,自己来到狱中也是随机应变,找机会接近被囚禁的韩飞云,这样才能将越狱的计划告知韩飞云。

所以正好借审问的韩飞云与英丰关系的时机,将衙门地形和衙门在接应地点一并说出。

杨小龙已经将消息成功传出,韩飞云也知晓越狱时该走的路线,自己只需要一个与韩飞云独处的契机。

帮她解开身上的镣铐,剩下的事就不用自己再操心了。

但在韩飞云越狱前一两日内,自己要保证英丰与韩飞云关押在一起,还要保证英丰的身体状况良好。

所以接下来自己与三法司官员的对话要有所改变一下,以确保英丰不会被另行关押或无罪释放才行。

杨小龙客观回道:“三位大人,刚才下官只是对女刺客进行盘问,并未对英丰进行审问。”

“所知两人关系全部出自女刺客一人之口,具体口供内容是真是假,下官还无法做出辨别,所以还请三位大人听下官陈述后自行定夺。”

杨小龙完美的将案子甩出去,等于将所有责任丢给三法司,不管未来出现什么情况都与自己无关。

这是岳父多次教授的为官之道,不要往自身上揽责任;要学会合理与不合理的拒绝他人的恳求。

要做表面上的老好人;将难题与责任推给别人来承担;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按察使接过这口黑锅,心里骂娘道,果然是那姓朱老狐狸一手调教出来的好女婿,这一手不粘锅的本领学的可真到家啊!

杨小龙将审问韩飞云的过程一边陈述,一遍拿毛笔写出,其中特意多次明确指出审问时夏大人认同自己的观点、长沙王反驳自己的理由。

这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自己也写的手都酸痛起来。

但通篇内容杨小龙将自己描述成正常问案,一切问案流程都合理合法合规,看不出有任何一点违规的举动。

按察使接过杨小龙抄录的供词,认认真真看了两遍,看完后撇了一眼杨小龙,再次心中感叹,他的说辞与写的供词内容基本一致。

但他写供词的手笔,一定又是他那岳父教授给的,呵呵!这小子把自己撇的可真干净!

将供词递给其他人传看,按察使道:“诸位王爷,此案我等三人已经知晓,但不能因女刺客一人所言就断定英丰无罪。”

“也不能因英丰身穿黑衣出现在长沙王下榻的院前就定有罪。”

“下官需要收集相应证据,如带人去勘察现场,走访英府中的奴仆,在与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两位同僚商议后才能决定。”

好一手“拖”字决,先将案子拖延时间慢慢审理,等回去弄明白眼前几位大人物的态度,朝廷未来的时局走向,最后根据已掌握的消息对自己是否有利做出决断。

武昌王在一旁不吭声,自己还没有与夏大人达成利益交换,拖下去才能有的谈。

真放英丰出去,那自己不就被动了?还拿什么与夏大人谈交易。

长沙王也很满意这个结果,只要不当场放人出去,自己就有时间私下串联,制造假证,以色笼络杨小龙为自己说话。

杨小龙更加满意,拖一两天时间,自己就有机会帮韩飞云越狱,在暗示她长沙王要对英丰不利,她自然会去救英丰一同离开监狱。

而夏大人也很清楚,杨小龙深得为官之道,可以在旁帮腔说话,但不会深入与自己无关的漩涡之中。

这可不是江湖哥们义气,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这是官场世态炎凉,必要时都能插自己两刀。

武昌王看看众人都不说话,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

“皇弟、夏老大人、杨百户,既然按察使大人都这样说了,咱们也不好干涉司法取证调查。”

“不如将人犯继续关押在这里,交给三法司处理,咱们离开这阴暗潮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