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分析案情
第265章 分析案情
英丰环顾四周后继续说道:“而韩氏姐妹是从房门出闯入的。′p,a¨o¨p^a?o¨z*w~w_.-c/o,m+”
“如果从房门处射出弩箭,这中间还有屏风和多件家具阻挡,是根本无法瞄准床榻尾部的。”
夏大人靠近床榻,用袖口捂住抠鼻道:“这是什么味道,怎么如此…如此…恶臭!”
英丰犹豫的回答道:“夏大人,这是小翠仙姑娘被汝南王死时的惨状吓得大小便失禁,所以…额…在床上留下了这个味道。”
同样捂着鼻子的杨小龙,上前研究一阵汝南王中箭的角度,又走到房门口望向床榻,点点头道:
“英大人推断有理,如果在房门处确实无法瞄准床榻尾部进行射击。”
夏大人走到汝南王尸体前道:“那韩氏姐妹若是在冲入屏风处在射击呢?”
摇摇头的英丰回道:“夏大人,下官已经盘问过当时房间内唯一的目击者小翠仙姑娘。她说…她说…”
“她说什么?干嘛支支吾吾,汝南王能来这种污秽之所,还有什么话难以启齿的!”夏大人不满道。
英丰叹气道:“小翠仙姑娘说,汝南王多次来回春院寻她求欢。”
“翠仙姑娘卖艺不卖身,拒绝汝南王的无理要求,汝南王这次来听完翠仙姑娘唱曲,再次提出求欢要求。?8+1!k*a~n*s!h′u+.·c¨o·m^”
“再次被拒的汝南王恼羞成怒,对翠仙姑娘直接用强。翠仙姑娘弱女子一名,当然无法挣脱汝南王的强奸…额…施暴…额…魔爪…额属下的意思是说…”
夏大人打断道:“这里没有外人,不用纠结个别用词,你继续往下说。”
英丰指着地上的女子衣服道:“翠仙姑娘被汝南王按在床榻上,被扒去身上所有衣服。”
“他对翠仙姑娘身体又掐又摸又拍打之时,窗口处出现一名头戴面具的人,他拿着手弩射出了利箭正中汝南王背心。”
“诸位请看,当时翠仙姑娘在床榻的这个位置上,正好可以一览无余的看清窗口处。经过属下与映雪姑娘多次测试,认为翠仙姑娘没有说谎。”
夏大人反驳道:“从这里确实可以看到窗口,但这并不能说明小翠仙就在这个位置。”
“她也可能在床头的位置,她一时紧张记错了呢?她与韩氏姐妹联手刺杀呢?”
“还有,你说的戴面具男子,如何证明其是否真实存在。”
“刚才我在楼下盘问回春院内众多嫖客和楼里的姑娘,都看到凶手是韩氏姐妹提刀而入行凶,这又做何解释?”
英丰道:“您看,这件红布兜是翠仙姑娘的贴身衣物,是被汝南王从翠仙姑娘身上强行扯下来的。°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
“汝南王不是左撇子,肯定会用右手,如果是在床头,汝南王的手臂会被床架挡住,无法施展开,只有在床尾的位置,右手才能施展用力。”
“至于翠仙姑娘与韩氏姐妹联手刺杀,下官认为可能性不大。”
“因为据下官了解,这三人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从小过往来看,她们之间有着天差地别之分,双方也根本无从交集,更谈不上联手一说。”
杨小龙站出来道:“夏大人,下官可以为英大人作证,当时下官路过回春院,一名头戴面具的男子撞在下官的亲兵身上。”
“所以这名戴面具的刺客是存在的,并未是子虚乌有被翠仙姑娘编造或臆想出来的。”
夏大人依然不信,斩钉截铁道:“那也许只是巧合,或者说那头戴面具的男子也是韩氏姐妹的帮凶。”
“他的存在只是为了迷惑官府视线,让我们误以为刺杀凶手是面具人。”
杨小龙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盯着身前夏大人道:“夏大人,面具男刺杀已经成功,为什么韩氏姐妹还要闯入房间内?”
“换一个说法,韩氏姐妹闯入房间,直接乱刀砍死汝南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面具男用弩箭刺杀?”
“如果您认为他们是一伙,互相配合,以保证行刺成功,所以才分成两组动手。”
“那行凶的凶器弓弩可是朝廷管制物品,就连各地衙门都没有几把,每次使用都要登记造册。她们两名山野村姑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夏大人一时语塞,支支吾吾道:“或许…或许是偷盗军中物品,或者是自行制作的简易弓弩,也许是十多日前闯入武昌王府劫狱时顺手带走的。”
杨小龙轻轻一笑,摇头否认道:“夏大人,下官作为江浙团练使,手下团练数千士卒。”
“据下官了解,军用弓弩和火铳平时都存放在重兵把守的兵器库内,除非有军事训练才能领出。”
“而且每次认领都要登记造册才行,平时每隔十日就要清点保养一番。”
“她们两名乡野村姑虽然会些功夫,但也没能力闯入兵营偷盗弓弩吧。”
“至于自行制作弓弩那更是无稽之谈,弩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弩弦和扳机,弩弦要上好的兽筋
,还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制作工艺。”
“扳机制作工艺只有南京兵器局工匠才知,不是随便一名普通铁匠就随随便便制作出来。”
“还有,王府的护卫怎么会配制弩弓,靖难之役后,成祖帝就收回藩王手中的三卫兵马,更不允许藩王拥有远程兵器。”
“违反者当谋逆罪论处,您作为宗人府左宗令不会不知道吧。”
“夏大人,如果你敢肯定武昌王府有弩弓,而且被韩氏姐妹从武昌王府顺走…那下官作为锦衣卫到要好好查查武昌王府了,看看情况是否属实。”
映雪作为锦衣卫,手中拿着“生死簿”在一旁不断记录着众人对话,这“生死簿”事后要呈报给皇帝查看,如果锦衣卫故意写错几个字…
看到映雪提笔望着自己的夏大人,脸色变了变道:“老夫只是随口一说而已,猜测下案件的可能性,杨百户不必当真。”
“既然汝南王被刺杀前,此房中唯一的目击者小翠仙说是面具男杀死的汝南王,又有锦衣卫杨百户证实却有此人。”
“那就将面具男定为本案的真凶,等考察过后让英丰写入海捕文书中全国通缉。”
说完,夏大人心里默默骂了杨小龙一句,“小狐狸!”
杨小龙示意映雪将刚才对话撕掉,同样呵呵一笑道:
“下官也是跟您老一样,在分析案情,随口一说猜测而已,夏大人千万不要介怀啊。”
客套完,杨小龙心中同样骂道:“老狐狸!”
英丰看看两人,心中骂道也骂道“都是千年的狐狸,在这里玩什么聊斋!”
映雪插嘴道:“百户大人,属下已经确认过了,弩箭的箭头是军用的三棱状。”
“这种弩箭适用于小型折叠手弩,近距离穿甲效果极好,属于军用弩弓的一种,普遍配制给军中传令兵与探哨使用。”
杨小龙眯起眼睛道:“军用弩…看来此案还真是牵扯越来越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