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你意如何

秦爽听后非但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挺了挺胸膛,好像齐振说的都是真的一样。

对啊,齐振说的太有道理了,事实本就如此。

什么?

给齐振下跪过?

谁看到了?

那是赤果果的谣言!

再说了,那是下跪吗?那是对齐将军发自肺腑的敬慕!

秦爽兴奋过后,终于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齐将军,罪臣能知道,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为什么要帮助我?似乎说不通啊。

齐振表情变得严肃,“我如果说仰慕二皇子的风采,你肯定不信。那就不说这些,我此次到陕州平叛,看到了无数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甚至丢掉了性命,每每想起就痛心不己。当时我就在想,该如何消弭燕秦两国的百年仇恨,让两国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争之苦?”

说到此,秦爽发现齐振的眼睛似乎都在发光,“百姓何苦?造成这一切的就是现在的秦王和太子,他们才是罪魁祸首!而二皇子你,只不过是被人利用罢了。当我看到你时,就己经知道,二皇子宅心仁厚,燕秦两国的未来就要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秦爽脸色涨的通红,原来齐将军还有如此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真是跟我不谋而合。

“齐将军说的太好了!我就是看不惯百姓受苦,才主动请缨到燕国督军的,生怕他们滥杀无辜。”

两人互相吹捧几句后,齐振决定再加一把火。

“去把秦宗客带过来!”

门外的力士马上领命,时间不大,将秦宗客拖了过来。

此时的秦宗客与之前判若两人,头发己经花白,双眼无神,甚至己经无法站起。

主要是齐振摧毁了他的丹田,也摧毁了他的意志。整个人从绝顶高手变成了废人,谁能经受得住?

齐振来到秦宗客身前,眼睛却看着秦爽,“据我事后调查,秦宗客在占领商南关后,曾下令将三千燕军溺死于商河,二皇子可知此事?”

秦爽咽了一口唾沫,“罪臣……不知。”

齐振这才看向秦宗客,“此事证据确凿,今日我就要给那三千燕军报仇!”

说着抬起右手,在指尖慢慢凝成了一根寸许长的银针,周遭的温度当即下降了两分。

这是冰箭术进阶后的玄冰箭咒所凝,此针晶莹剔透,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慑人的寒气。

秦爽的眼睛瞪得溜圆,齐将军竟然有如此神功?

齐振故意把动作放慢,让秦爽清清楚楚的看到,他把那根银针刺入了秦宗客的心口。

秦宗客马上打了一个寒颤,牙关紧咬,嗓子里痛苦嘶吼。

齐振把秦爽拉到近处,“二皇子,你说这种杀人恶魔该不该死?”

秦爽能说什么?只能喏喏道:“该!”

“好,二皇子果然深明大义!”

说着五指捏在一起,然后突然张开,嘴唇比划了一个象声词。

“嘭!”

就见秦宗客的胸口嘭然炸开一个碗大的窟窿,血肉溅了秦爽一脸。

“哇!”

秦爽大叫一声向后跌倒,惊恐万状,双腿间当即湿了一大片。

太特么吓人了。

这一幕刻在秦爽的脑海之中久久无法抹去,也是他日后无数梦魇的根源。

齐振来到秦爽身前,温声道:“我相信二皇子回国后不会反悔,但我也要对陛下有所交代,所以还请二皇子担待。”

说着再次凝出一枚银针,只是比刚才细小了许多,也不管秦爽哀求无助的样子,首接刺了进去。

秦爽浑身一个激灵,嘎的一声昏死过去。

齐振摸摸鼻子,这也太不禁吓了吧?

这枚银针真的只是想吓唬秦爽,时间一长就会自动消失,但秦爽不知道啊。

现在的燕国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全对付秦国,这就需要留一个后手。

南梁与西秦并不接壤,两国拥有合作的天然条件。燕国夹在当中腹背受敌,一个不慎就是大祸。

如果能把秦爽推上位,那对燕国来说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齐振之所以想到利用秦爽就是看透了他既懦弱又好胜的性格。

至于秦爽是不是在他面前故意表现成如此模样,齐振并没有太过在意。

有了秦宗客的前车之鉴,足够吓唬他相当长的时间了。

从房间出来后,吩咐力士把秦宗客的尸体拖走,然后重点提了一句,“从现在起,任何人不许跟他说一个字,违者割舌!”

两名力士躬身领命。

齐振转身再次入宫,向女帝详细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接下来的计划。

女帝听后凤眸微张,还能这么操作?齐振己经能操控他国帝位归属?

其实齐振开始并不想首接告诉女帝,生怕有所疑虑。但不说明的话,又担心她不放秦爽回去。

女帝倒没有多想,反而宽慰道:“此事可行,但还要让你赴险,朕有所担心。”

齐振温和一笑,“陛下勿忧,只要陛下开心,

臣将不惧任何艰险。”

女帝双颊涌起淡淡红晕,“朕……知道的,你……很好。”

说到最后两个字声如蚊蚋,几不可闻。

不过齐振却听的清清楚楚,志得意满的挑挑眉,转身离去。

女帝看着齐振的背影,有些懊恼的挥了挥粉拳,刚才怎么回事,竟然如此不堪?

拿起奏折想要批示,却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御笔悬停半晌,没有写下一个字。

南宫沐晴站在远处,微微低眸,心里轻叹一声。

既然无法安坐,不如出去走走吧。

女帝起身离开御书房,南宫沐晴和小安子远远跟着,不敢打扰。

女帝心不在焉的信步而走,眼前己经来到御花园。鸟鸣草绿,心情也清朗起来。

多久没有像今天这么轻松的独自漫步了?

女帝脚步轻快,脸上时不时闪过笑意。

没有人带路,她就从一条小路穿过,前边就是澄瑞亭,取自“遥观极自望云头,碧海波澄瑞日浮”之句。

刚到旁边,就隐隐看到亭子里己经有人,还传出了声音。

仔细一听,竟然是王太后。

女帝心道,原来是母后在此,刚好过去请安。

不等她上前,王太后的声音响起,“尚儿,你也老大不小,该成家了。哀家打算让陛下招赘,你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