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是想要撇清责任?

病房里,董明依旧处于昏睡当中。

故而,当董小燕到病房里的时候,瞧见自己大哥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霎那间就哭的稀里哗啦的。

“呜呜呜,大哥,怎么好端端的,你就变成了这样?我们也才没分开多长时间啊,早知道你会变成这样,我就、我就不去这个学了!我要是在家,说不准你就不会受伤了!”

虽说小孩的话不必当真,但董华还是忍不住皱着眉头严肃地斥道:“小燕,你这傻丫头胡说八道什么呢?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你听好了,以后可不许再动不动就说自己不要念书的话了。你是全家的希望,只有好好念书,你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董小燕默默垂下头,片刻,再次抬起头来,以坚定的语气说道:“我....我只是说说罢了,我会好好念书,出人头地的。二哥,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那就对了。”

董华摸了摸董小燕的脑袋,“大哥现在还在睡着,你先到一边,边写作业边等他醒过来吧。”

董小燕乖巧地“嗯”了一声,然后便抱着自己的书包到一边看书写作业去了。

瞧见董小燕身上穿的,脚下踩的,还有书包、文具,等等,几乎没有一样不是新的,王笑萍眉头轻轻拧了起来。

哎!

一定是二小子又偷偷给这丫头买东西了!

二小子也太惯着三丫头了,她想要什么,他就给买什么,长此以往,这丫头会学坏的!

瞅瞅这段日子,都把她的嘴巴给养刁了!

发现王笑萍一直在盯着董小燕,董华知道她指定又是在心疼钱了。

因此,在她还没来得及开口之前,就抢先一步开口道:“妈,小燕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大姑娘了,小姑娘爱面子,该买的得买,不能让她在学校里头被别的同学们笑话呀。”

诸如此类的话他已经对王笑萍说过好多次了。

可她似乎总是想不明白。

正在做作业的董小燕撅着嘴巴回头看了王笑萍一眼,不满地小声嘟囔道:“合着我不是你亲闺女一样,啥都不让我买。”

王笑萍横了董小燕一眼,欲言又止。

半晌,她才闷声道:“行了行了,我不说你们了,省的我说多了你们还不高兴,嫌我啰嗦不说,估计还嫌我小气哩!”

“好了好了,都一家人,有啥好生气的。”

董大成赶忙充当和事佬的角色,“行了,三丫头,你该干啥干啥去,别搭理你妈。”

董小燕这才转过身,专心学习。

旋即,董华便到走廊门口去准备晚饭。

王笑萍忙跟了出来。

瞧见木板车竟还放着个木桶,她好奇地走过瞧了眼。

只见一尾跟成年人手臂差不多粗的鲢鱼正在里头游来游去。

王笑萍惊呼道:“二小子,这、这咋弄了条鱼来?你又去买鱼啦?”

“不是。”董华默默过去把水桶搬下来,“这是周叔送给咱们的鱼,说是让炖给大哥吃,补身体呢。”

王笑萍一愣,低喃道:“老周倒也是有心了。”

她接着整理木板车上的东西,却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怎么多了这么多他们家里没有的东西?

当翻出一袋花里胡哨的包装,摸起来像是面饼状的东西时,王笑萍终于忍不住问出口心底的疑惑来。

“老二,这、面饼是哪来的?我咋不记得咱们家里有这个?你来的路上买的吗?”

董华扭头扫了一眼。

包装上写着方便面字样。

“我也忘了是谁给的了,这玩意儿叫做方便面,用热水泡一会儿就能吃了。”

王笑萍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又问:“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咱们家里没有的东西啊?都是从哪儿来的?”

病房里的董大成听见门外的动静,走了出来。

“你俩在叽里咕噜说啥呢?”

“他爹,你看老二,又整了那么多东西来,这小子估计又花了不少钱!哎!他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王笑萍望着木板车的东西,几乎下意识认为这是董华花钱买的。

董华一脸无奈,“我还没来得及跟你们说呢,这些东西都是咱们村的人给的。”

“啥?这帮人咋突然那么好心了?”

董大成惊讶地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这帮人居然会给他们家送东西?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么?

王笑萍亦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老二,你说实话,是不是你自己花钱买的,怕我说你,所以你骗我跟你爹,说是村里人送的?”

她不相信,这帮人会那么好心。

也不能怪董大成和王笑萍这么想。

因为贫困户的身份,村里几乎人人都瞧不起他们董家,虽然这些日子这帮人对他们家的态度稍微改变了些许,但总还不至于好心到给他们家送东西的程度。

见老两口都不信,董华无奈地摊了摊手,把今天村里所发生之事都全盘托出。

并巧妙地隐瞒了一部分。

让他们知道董兴国刘小红一家子又来闹事了,只会影响他们的心情。

没啥必要。

听到董华说村里人愿意一块去帮忙讨要董明的赔偿,董大成和王笑萍顿时不淡定了,放下手里的东西就把董华给拽到病房里。

“二小子,你给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个事?这帮人怎么会突然提出来帮咱们?”

说实话,董华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他们的转变。

他只知道,当老胡出现,第一个说自己可以去帮忙的时候,那些村民也一个两个争先恐后地说举起自己的双手。

想来,跟老胡应该脱不了关系。

老胡在村民的心目中,地位应该挺特别的。

以至于他一带头,就立即有人响应。

上回的野猪事件也是如此。

虽然最后并没有用上那么多人,但好歹有那么多人踊跃报名。

说明老胡在这个村里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看来,应该是老胡的功劳。”董大成搓了搓手,下意识就想去拿烟斗,被王笑萍一手拍了回去。

“别抽了!都啥时候了!”王笑萍皱眉道,“有人帮咱们是好事,咱们那么多人一块去,那包工头指定会害怕,说不准,就立马给咱们钱了。”

董大成挺直腰杆,清了清嗓子,严肃道:“行了,这事儿回头等我回去了再跟他们好好商量,然后我带着他们一块去给咱家老大讨个公道!”

这时候,昏睡中的董明许是被吵醒了,悠悠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

听见董明的声音,董小燕立刻扔掉手里的笔,跑到病床边,红着双眼喊道:“呜呜呜,大哥你终于醒过来了!”

“小.....小燕?你.......你怎么来了?”

瞧见有些日子没看到的董小燕突然出现在跟前,董明眼里忽然有了光。

“过来点,给大哥看看,这些日子在学校里学习饿瘦了没有。”

董小燕听话地凑了过去,一边抹着眼泪,“大哥,你、你的头还疼吗?”

“不疼了,三妹一来,我的头就不疼了。”

董明像哄小孩一样,眼神里满是宠溺。

哪知,董小燕哭得更伤心了。

“大哥,你一定在骗我,我听二哥说你的脑袋是被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给砸到了,怎么可能不疼?”

“我帮你吹吹,吹一吹就不疼了。”

董小燕说着,还真的凑过去在董明脑袋上吹了起来。

董明忍不住笑着把她拉住,“别闹,你个傻丫头,这没用的,谁跟你说吹一吹就不会疼了?”

“是你说的啊。”

董小燕瞪大一双清澈的眼睛,“大哥,你不记得啦?小时候我脑袋也是撞门上了,你就给我吹。你说吹一吹就不疼了。”

“怎么现在换我帮你吹,就没用了呢?”

“因为.....那真的没用,那是忽悠你这个傻丫头的。”

董明似乎有些累了,才说了几句话,气都喘不匀了。

见状,王笑萍忙对董小燕说道:“丫头,快做你的作业去,让你大哥好好休息,他累了。他现在需要静养,不能说太多话。”

董明抿了抿发白的嘴唇,“妈,我.....我没事。你就......你就让三妹跟我说说话吧。”

“可你....可你也不你看看你自己,说一句话就得喘好几口气!”王笑萍无奈极了。

“没事,我缓一缓就好了。好不容易见着三妹一次。”

既然董明坚持,王笑萍便也没什么说的了,索性到走廊上把泥炉子给点着了,开始做晚饭。

有董小燕在,病房里的欢声笑语多了不少。

不过才个把月不见,董明发现,原先瘦弱不堪的董小燕,此时此刻脸蛋已经开始有些圆润起来了。

就连气色看起来也好了许多。

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每个人的脸色都是蜡黄蜡黄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而此时此刻,他意外地发现,自己不在家里的这段时间,爹妈、小妹,都或多或少长肉了。

不仅如此,神态和气色也都比自己离家之前好太多。

看来,自己不在的时候,董华把他们都照顾的很好。

董明这就放心了。

他忽然慢腾腾地站起身,到枕头底下摸索一阵,拿来一些零碎的钱。

“爹妈,这是我的工钱,他们给我了,我今天才从我换下来的衣裳口袋里找着。”

他本来以为,自己那一个月的工钱是要不到了,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把钱放他口袋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脑袋受伤了,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好心,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把工钱给自己吧?

他还得感谢“天上”掉下来的那块砖头?

自己能拿回工钱,全归功于这快砖头这一砸了。

“你、你这是干啥?这钱你自己留着,给我们做什么?”董大成想也不想就把钱推了回去。

董明却又把钱塞进了董明手里,“这是家用,拿着吧爹妈。”

“不要不要。你在外头干活那么辛苦,你给自己留着吧!等你好了,我跟你妈就回去种地去了,我们自己能挣钱。”

董大成说什么都不要,像是怕董明还硬要塞给自己似的,坐的离他远远的。

“哎,老大,你现在都成这样了,钱就别给了吧。你给自己攒着,你都还没娶媳妇儿呢,多存点钱。我和你爹有手有脚的,还能再干十几年。”

王笑萍心疼地看着董明,柔声劝道:“现在不比从前了,以前咱们家是实在困难,都揭不开锅了,才不得不让你寄钱回来,现在有老二在,他读书多,鬼点子多,再怎么样也至于让我们一家饿肚子的。”

王笑萍俨然已经全然信任董华。

董华欣慰地勾了勾嘴角,沉声道:“大哥,你把钱收起来吧,这是你的血汗钱,自己留着。”

“家用的回去你就不用再操心了,我来搞定就行。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养伤,等你好起来了,咱们兄弟俩就一块做生意去。”

董明的眸子闪了闪,瞬间又暗了下去。

“做生意?我、我没读过书,能行吗?不会被人骗吧?”

董华拍拍胸脯,掷地有声:“没事,有我在,别担心。”

董明抬起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董华,半晌,忽然幽幽开口:“小华,我错了。当初就应该听你的。”

“要是听你的,不去工地了,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大哥,你放心吧,我们过几天就带着咱们村里人,一块到工地上给你讨要赔偿,这件没那么简单。”

董华眼神冰冷,一字一句道:“就算拿不到赔偿,也要他们身败名裂!”

次日。

董华只身一人就去了董明曾经所在的工地。

一走进大门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打钻的、机器搅拌的,各种嘈杂的声音扑面而来。

工地上一如既往的忙碌,并没有因为少了个人,就停止运转。

有几个南门村的青年认出董华,忙跑了过来。

“董华,你是来找董明的吗?他受伤被送去第一人民医院了!”

董华皱眉道:“你们工头呢?我是来找他的。自打我大哥出事以后,这里的管事就没有一个人过去看一眼,这是想要撇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