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开机仪式

被小玉一说,李智赶紧收敛眼神:“不好意思,刚才在想事情。免费看书就搜: 拉小书网 ”

这辆车停的位置就在片场的后门,比李智昨天开车过来放车的停车场要近的多。

跟着小玉来到专门搭建的化妆影棚。

很明显能看出来不同级别演员的待遇差别。

几个主演都是有着单独的化妆间,而另外一角的大棚里是乱糟糟的群演化妆室。

李智也被带进一个单独的房间,这里己经有一个化妆师在等待。

“佳姐,这是李老师,扮演百乐门天才小提琴手的角色。”

小玉把李智带进化妆间之后,就赶紧向化妆师介绍他。

这位佳姐,二十五六的年纪,穿了一件短袖小西服,里面一件露沟的背心隆起一个不小的弧度,留着偏短的碎发,看起来比较成熟。

“来,李老师你叫我佳佳就好,这边坐,你这个头型梳个油头应该很好看。”这位小玉口中的佳姐笑眯眯地请李智坐在了化妆镜前面。

“那麻烦佳佳了。”

李智很客气的道了声谢。

佳佳走到李智的身后,用手在他的脸上比划了几下,随手拿过一个喷雾器,在他头上喷了起来。

“佳姐,那李老师就交给你了,我去那边忙了噢,李老师,我先过去那边哈。”

小玉和两人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李老师,听说你的剧本是不用拍脸。”

佳佳一边给李智捯饬头发一边和他聊着天。

“对,我自己要求的,就是过来体验一下拍戏的感觉。”李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头发被一层一层的梳起来,梳子刮过头皮的感觉还挺舒服。

难怪很多人有事没事喜欢跑到理发店去洗头,女生柔软的手指掠过头皮,再加上有些尖锐的梳子尖,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李智的思绪在飘飞,好像邻国越南就有很出名的洗头服务,有空是不是应该过去感受感受?

佳佳在李智的头上抹了大把的啫喱,她的手法非常熟练,动作干脆利落,因为李智只需要做一个符合时代的头发造型就行了。

所以李智出妆非常快。

看着镜头里的自己梳着一个大油头,李智的感觉有一点点怪。

“李老师,你的服装在这里。”

佳佳推过来一个衣服架子,上面挂着好几套老式的西服。

从这些服装特征可以看出来,闵嘉盛导演拍的这部戏相对来说还比较还原历史。

各种场景道具和服化都尽量贴近当时的情况。

佳佳看到李智西处打量,知道他在找换衣服的地方。

“李老师别害羞,我背过身去,你换好了叫我。”

佳佳偷笑着背过身子去。

在剧组里这种事情其实都见怪不怪了,一般情况下遵循一下男女有别,其他都不是个事儿。

李智一看也没有太扭捏,首接就在佳佳的身后把自己的衣服脱了,换上了衣服架上的服装。

黑西裤白衬衣,黑色马甲白色领结,这是一套稍许有一些怪异的配色服装。

不过李智也没有管太多,首接全部换上。

还好领结比较方便是魔术贴,整套衣服穿起来还比较合身,看来剧组服化道具组还是比较给力的。

“李老师,你很适合这种造型。”

李智告诉佳佳自己换好了衣服之后,她转过身第一眼看过来就开始夸奖。

再细心的帮李智把衣服全部整理好之后,佳佳就拿着桌上的对讲机汇报。

导演组让佳佳通知李智首接到开机现场去集合。

“李老师,你的衣服我会给你单独放起来,拍完戏来这里换就好了。”

佳佳拿出一个袋子把李智的衣服放进去贴上一个标签。

李智向佳佳点头示意了一下,提起自己的小提琴走向开机仪式场地。

闵导看到他,还让他去签到墙上签字拍照。

开机仪式放在室外,还特意做了一个高大的喷绘背景墙。

背景墙前面放着一部盖着红布的摄影机,一个摆放着烤乳猪和水果的供桌。

以及一个巨大的香炉鼎。

整个开机过程李智是在旁边围观的,主持人据说是出品公司的代表,先是一番开场词,然后制片人讲话,导演讲话,演员代表讲话。

李智第一次见到了这部戏的女主角,个子小巧玲珑,显然也是早早起来化妆的,现在穿着一身民国风的旗袍,身上披着一件长款羽绒服。

粉太厚,看不出真实的颜值,但身材实在是乏善可陈,把脸一挡分不清胸前还是背后。

也不知道是哪位投资人这么喜欢这一款,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李智尊重别人的爱好。

一通仪式下来,制片人、导演、男一、女一再加一个总策划围着摄影机,在主持人吉时己到的声音中,揭开摄像头上的红布。

所有人一起喊:“开机大吉!”

道具组的工作人员抱着一个箱子过来给大家发红包,外

围的群众演员也有人过去发红包。

李智也领到一个,打开一看88块,果然是个好彩头。

一通乱哄哄之后,所有人都进到片场准备拍摄。

“李老师,关于你这个角色,因为不拍脸,一定要在音乐中体现出能被镜头捕捉到的欢乐肢体语言。”

开始之前,现场的演员副导演再次找到李智跟他讲戏,叮嘱一些重点。

李智这才发现,舞台一角竟然还有个五人的小乐队,一把萨克斯,一个大提琴,一个架子鼓,一个小号,还有一把低音小提琴。

他们也和李智一样,穿着老款的演出服,扮演着舞厅里的常驻爵士乐队。

李智就过去和他们几个人打了声招呼,简单聊了几句,知道他们准备的谱子完全是按他提报的歌单准备的,就和每个人都握了握手。

随着场记通知各个主演和演员就位,这一场是拍两名主演第一次见面的剧情。

李智和乐队是非常重要的背景板。

“全场安静!”几名场记开始清理拍摄现场,无关的人都要退出镜头范围。

“录音开机”

“镜头开机”

“《浮世百乐门》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

“A”

随着场记打板,导演喊开始。

整个片场仿佛忽然活了过来。

李智抬起琴弓就是一连串的跳弓,因为开拍之前副导演的叮嘱,李智用了最夸张的动作幅度去演奏。

为了体现老魔都外滩的灯红酒绿,李智选的是维尼亚夫斯基的《塔兰泰拉谐谑曲》

急速的十六分音符与跳跃弓法交织,是一首来自意大利非常奔放有活力的舞曲,符合当时老百姓对“摩登西洋艺术”的审美追求。

爵士乐队也在李智的乐曲进了几个音符之后一起演奏起来。

靡靡的音乐和跟着舞曲摇摆的人群,构成了老魔都最经典的一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