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李智的身份曝光

对于一个剧组来说,谁和谁在一起,或者是谁和谁谁谁谁在一起都是见怪不怪的事情。首发免费看书搜:有书楼

李智开车拉着这几个小助理,还不如他的法拉利purosangue更吸引人。

不过李智也是第一天到剧组,跟大家都不算太熟,之前见过的几个女配有心过去搭个话,又担心剧组的资源吃醋,也就在原地站着没过去。

聚餐是另外一个生活制片助理安排的,小倩也要过去搭把手,毕竟一个剧组将近200号工作人员。

在这个农家菜馆的大院子里热热闹闹的摆开了十几桌,有点吃团餐的那种感觉。

剧组大佬和主要演员们都是在里面包房吃饭的。

李智因为算个小角色演员,还是导演和音乐总监亲自邀请的,也坐到了大包房里面。

只不过没有坐在主桌,和几个配角以及

包房里一共坐了5桌,剧组里重要的岗位和角色基本都在这里面了。

这个时候,正在等开餐,闵嘉盛导演正在和身边的制片人小声地聊着什么。

坐在对面的音乐总监康老师拿着手机过来走到他身边,等闵嘉盛注意到他,用眼神询问时,康老师把手机亮给闵嘉盛看。

“康老师,这是什么?”

“闵导,我们是请了个不得了的人呐。”

在康老师的手机上,是魔都音乐学院的校内新闻。

《多领域开花——我院教授世界级演奏水平折服东西方大师》

“我在魔都音乐学院的朋友告诉我,这位李老师是真正被西个顶级音乐学院一致认同的世界级大师演奏家......”

“......”

“他可不光会拉小提琴,钢琴和唢呐也是大师级水平,我朋友说8万块能请到这位,我们赚大了。”

康老师一脸的神采飞扬,这尊大神可是他率先发现的,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和鉴赏水平不是一般的好。

“你们说的是谁?上次特别邀请那个拉小提琴的演员吗?”

一旁的制片人也插话进来。

“对,就是那位李智李教授,他是魔都音乐学院钢琴系、管弦系还有民乐系的特聘教授,我朋友说,能在东西方乐器领域都达到这个水平的,目前就他一个。”

康老师的话让制片人和闵嘉盛导演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浅池子无意中引来一头蛟龙啊。

“老闵,你们当初签合同给了多少报酬?”

“一周八万块。”

制片人点点头思考了一会才开口:

“这样吧,听你们的意思,这位也是存了玩票的意思,所以要求不露脸,但是别人不要,我们不能不给,这件事要传出去,我们在圈子就要落个不会做人的名声。”

“老闵你就按正常计划拍摄,剧组的一切待遇比照男二号,等这位的戏份杀青,我给包一个20万的红包作为他的辛苦费,就说电影宣传的时候可能需要借用他的名头,也结个善缘。”

制片人这句话一说出来,闵嘉盛和康老师都同时点头。

还是制片人考虑得周到,这样处理之后,任谁来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兼顾了李智和剧组的面子。

至于李智的戏份,在知道他的实力之后,闵嘉盛倒是越来越有信心。

反正这部电影主要就是用李智的小提琴来做剧情和环境的转折引导,只要李智的小提琴水平不拉胯,其他的演技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但是闵嘉盛在李智走上舞台试角度镜头的时候,却发现李智的台词功底意外的好。

这几乎都要赶上其他几个科班出身的演员了。

要说让闵嘉盛感觉自得的事情,找来一群虽然不太红,但是演技扎实的演员就是他对作品质量的坚持。

但是唯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整部剧的女一号,那个要到明天开机前才会来的女人。

她是闵嘉盛最头疼的人,因为整个拍摄过程,最可能耽误拍摄进程的,可能就在这个女人身上。

闵嘉盛还要想办法给她辅导演技,真是人生不过三万天,熬过一天算一天。

“李老师,刚才听到你拉小提琴了,真的是非常优美动听。”

在李智这一桌,旁边除了摄影师大助理和几名场务之外,还有几个配角,算是剧组中的中层。

夸赞李智的,正是扮演剧里女主角的闺蜜的一个女演员。

戏份不少,但是台词不多,更多时候是要陪着女主角共情的那种。

“魏老师过奖了,只是适应一下舞台而己。”

李智很谦虚,他来剧组完全只是体验生活而己,犯不着怼天怼地怼空气。

在体验拍戏之余,做个满脸含笑的吃瓜者就ok了。

“李老师,在拍远景的时候,建议你的动作幅度可以大一点,这样镜头里才能看到你拉琴的动作变化。

李智身边的摄影大助理笑眯眯的提了个建议。

“好的,这个我会注意的。”

几个人尬聊了几句,菜馆

的服务员推着推车来上菜了。

这顿饭的标准还挺高,鸡、鸭、鱼、猪肉、牛肉、羊肉都是大盘大盘的上。

因为明天开机,从制片人到导演,今晚都是端着茶水饮料。

这让剧组里的一些老酒鬼有点难受,只能在制片人和导演以茶代酒敬过几轮后,大口吃菜压下那种心头痒痒的感觉。

因为身边坐着剧组的摄影大助理,李智就向他请教剧组拍摄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也请教一些摄像机的参数调试。

难得有人来问这么专业的问题,摄影大助理丝毫没有藏私地把现场拍摄时要注意的走位问题和李智分享了一遍。

让李智脑海里没用的知识又多了不少。

一桌的人围着说说笑笑,不时穿插几个剧组的趣事,让李智在一旁吃瓜吃得津津有味。

他不时在里面插几句话,挑起这群人的谈性,很好的扮演了一个剧组小白的角色。

于是在李智的话语引导下,这些剧组的老油条抖落了不少剧组里的潜规则。

例如剧组里的苹果箱,以前女演员是严谨坐的,好像是从自古梨园延续下来的规矩,不过现在好像慢慢没有这么严格了。

剧组里真正严禁坐的是镜头箱,据说会影响电影的票房,不管信不信,反正所有人都对这个特别注意。

很多剧组的灯光,据说达到70%的比例都是中原人,而且大多是师徒关系或者同乡帮带的关系。

不能随意帮主演搬东西,因为这是在抢场务的工作,会被场务和导演同时骂。

剧组里群演是严禁搭讪主演的,有需要必须通过演员副导演传达。

另外就是剧组里的手机必须保持静音,连震动都不可以。

听到这一条的时候,李智掏出手机首接调整成静音模式,主打一个听劝。

对于李智的三折叠,在剧组里其实不算什么,大多数人用的手机都是最新款。

在名利场里,有时需要一些外物来保证你和这个环境不会太过于格格不入。

因为用餐的时候和李智聊得很愉快,几名场务都表示拍戏的时候,李智如果需要什么道具随时找他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