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神农济世传医道,轩辕降世遇仙师
随着尝试的草药越来越多,神农对草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他发现有的草药吃下去后,身上的疲惫感瞬间消失,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让他精神抖擞;有的则会让人头晕目眩,甚至呼吸困难,显然是有毒的。每次尝试一种新草药,他都会认真地记录下来,他用石头在大树上刻下草药的特征,仔细描绘它的叶子形状、颜色,花朵的样子和气味;还会刻下它的味道,是苦涩、甘甜还是辛辣;以及食用后的反应,是让人舒适、痛苦还是毫无感觉。这些刻痕就像是他探索草药世界的足迹,记录着他的每一次发现和尝试。
有一次,他误食了一种剧毒的草药,瞬间脸色苍白如纸,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干,双腿一软,倒在了地上。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微弱,眼前的世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就在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突然看到旁边有一种不起眼的小草。这小草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心想:“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如试试这草,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挣扎着伸手摘下小草,放入口中咀嚼。奇迹发生了,没过多久,他的症状开始缓解,原本急促的呼吸变得平稳,苍白的脸色也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力气。他躺在地上,心中满是感慨,这小小的草药竟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神农终于积累了丰富的草药知识。这些知识就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镶嵌在他的脑海中。他回到部落,把这些知识整理成册,撰写了《神农本草经》。这本凝聚着他无数心血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他的艰辛与坚持。他兴奋地把族人们召集起来,站在部落的中央,手中高高举起这本《神农本草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一个年轻的族人好奇地翻开书,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文字,眼中充满了疑惑,问道:“共主,这上面写的都能治病吗?”
神农笑着回答:“这可都是我亲自尝出来的,每一种草药的功效我都亲身试过。以后族人们生病了,按照上面的记载找草药,就能治好啦!”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族人们承诺着健康和希望。
族人们听后,欢呼起来,那欢呼声在部落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他们对神农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在他们心中,神农就像是一位拯救他们于病痛之中的英雄。这本《神农本草经》,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族对抗疾病的道路,为他们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风兖部落沉浸在《神农本草经》带来的喜悦与希望中时,洪荒大地的另一处,一场新的机缘正在悄然酝酿。昆仑山,这座高耸入云、仙气缭绕的神山,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横卧在洪荒大地之上。
云雾在峰林间穿梭,如轻纱般缥缈,时而将山峰笼罩,时而又缓缓散开,露出那奇松怪石,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似静坐沉思的老者,若隐若现,仿佛是仙人居住的仙境。
玉虚宫就坐落在这昆仑山的深处,宫殿气势恢宏,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片琉璃瓦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飞檐斗拱间,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龙凤呈祥、仙鹤起舞,透露着庄严与神秘,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宫殿的不凡来历。
这一日,元始天尊端坐在玉虚宫的蒲团之上,周身散发着祥和的光芒,那光芒柔和而温暖,仿佛能驱散世间的一切阴霾。他的眼神望向远方,深邃而悠远,似乎看穿了时空的界限,知晓了红云残魂转世之身轩辕降世的消息。他微微抬手,那手白皙如玉,动作轻柔却又带着无尽的威严,一道仙音传了出去:“广成子,速来见我。” 这仙音仿佛带着神奇的力量,在玉虚宫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清晰地传入广成子的耳中。
不多时,广成子匆匆赶来,他身着道袍,道袍上绣着神秘的符文,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仿佛在散发着神秘的力量。他手持拂尘,拂尘的白色丝线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宛如仙子的发丝。他快步走进玉虚宫,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对着元始天尊恭敬地行了一礼,动作规范而庄重:“弟子广成子拜见师尊,不知师尊唤弟子前来,所为何事?” 他的声音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带着一丝好奇,不知道师尊此番召唤有何重要之事。
元始天尊微微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光芒深邃而明亮,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他缓缓说道:“广成子,如今红云残魂转世为轩辕降世,此子身负大气运,将来必为人族立下大功。我命你前往人族,担任他的师尊,传授他仙法,助他成长。”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回荡在玉虚宫的大殿之中。
广成子听后,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随即拱手说道:“师尊,这…… 弟子虽愿为人族尽力,可这责任重大,万一……” 他的心中既充满了对师尊信任的感激,又对这重大的责任感到一丝担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辜负了师尊的期望。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安抚,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着广成子的心:“莫要担忧,你根骨不凡,修行深厚,定能教导好轩辕。人族的未来,或许就系于你和轩辕之手。去吧,莫要辜负了这一场机缘。”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广成子的信任和鼓励,让广成子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
广成子心中一暖,再次行礼道:“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定当竭尽全力。”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决心和勇气,仿佛在向元始天尊和天地宣告,他一定会完成这个使命。
离开玉虚宫后,广成子施展神通,周身光芒大放,化作一道流光朝着人族的方向飞去。那流光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速度极快,瞬间消失在昆仑山的云雾之中,带着使命和希望,向着人族的未来飞驰而去。
广成子化作流光,周身光芒璀璨夺目,那光芒仿佛能穿透云层,照亮整个天空。他一路风驰电掣,速度之快犹如闪电划过天际,耳边呼啸的风声仿佛是他前进的号角。很快便抵达了轩辕降世的部落。
此时正值清晨,柔和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错落有致的茅屋上,给每一间茅屋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袅袅炊烟从烟囱中升起,那炊烟悠悠荡荡,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息,缓缓融入清晨的空气中。伴随着阵阵鸡鸣犬吠,整个部落都沉浸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好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
广成子缓缓落下,他那身道袍随风轻轻飘动,道袍上绣着的神秘符文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周身散发着不凡的气息,那气息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得周围的人族孩童纷纷侧目。他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叽叽喳喳地围拢过来,如同一群欢快的小鸟。“看,那是神仙吗?” 一个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小女孩扯着身旁小伙伴的衣角,小声问道,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
广成子微笑着向孩子们点头示意,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亲切。随后走向部落中央。正巧,轩辕的父母抱着尚在襁褓中的轩辕从一间茅屋中走出。他们看到广成子,微微一怔,瞬间便感觉到眼前之人的非凡。广成子身上散发的气息,与他们平日里所见的人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广成子走上前,双脚稳稳地站定,恭敬地拱手行礼道:“在下广成子,来自昆仑山玉虚宫,奉我师元始天尊之命,特来收这孩子为徒。” 说着,他看向襁褓中的轩辕,此时的轩辕睁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那眼睛犹如清澈的泉水,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好奇地打量着广成子,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叫着,仿佛在与广成子打招呼。
轩辕的父母心中一惊,他们早觉得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平日里轩辕的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灵气,仿佛有着独特的智慧。但没想到竟会有仙人前来收徒。他的父亲稳了稳心神,深吸一口气,说道:“仙人,我这孩子尚小,不知您为何要收他为徒?”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同时也充满了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广成子笑着解释道:“此子乃红云残魂转世,身负大气运,将来必能为人族立下不世之功。我师元始天尊命我前来教导他,助他早日成才,引领人族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回荡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