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进攻的命令
终于,官兵们接到了进攻的命令。他们毅然离开滩头阵地,向着岛上发起了新的一轮进攻。进攻过程中,他们巧妙地利用推土机和火焰喷射器,对躲藏在掩体中的日军展开攻击。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日军阵地一个接一个地被攻陷。到傍晚时分,盟军部队成功攻占了岛上的机场以及岛屿西侧的绿滩。
夜幕降临,一队对岛上地形了如指掌的日军士兵,趁着夜色偷偷摸向美军阵地,准备进行最后的自杀式袭击。但他们的行动早已被严阵以待的海军陆战队员察觉,在日军疯狂冲锋的途中,陆战队员们果断开火,将这队日军全部击毙。
出于对盟军强大战斗力的深深忌惮,日军将拉鲍尔打造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拉巴尔所在的新不列颠岛上,驻扎着多达名日军。其西南方便是莫尔兹比港。拉巴尔设有五处空军基地,这里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重要活动中心。11月底,美国海军少将弗雷德里克·谢尔曼亲自指挥第38特遣舰队,对拉鲍尔展开袭击。该舰队实力雄厚,其中包括萨拉托加号和普林斯顿号两艘航母。美军战机突然发动凌厉袭击,港口里的日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瞬间遭到重创,被接连摧毁。
紧接着,从邦克山号、埃塞克斯号和独立号航母上起飞的第二波飞机,在空中与日军飞机狭路相逢。双方随即展开一场激烈的混战,在这场空战中,美军战机英勇作战,一举击落了60架日本战机。日军的攻势由此逐渐减弱,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残存的舰只无奈之下,只能被迫撤退到北太平洋。盟军则顺势在拉包尔四周的岛屿上修建了众多机场,从而牢牢控制了拉包尔。
1943年12月25日,盟军部队正式开始登陆新不列颠岛,登陆后便迅速向着拉鲍尔全速推进。与此同时,盟军的其他部队也在向着东京方向奋勇进发。
时间回溯到1942年,东南亚的缅甸不幸落入日本之手。驻缅甸日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他妄图越过缅印边境,占领印度东部的英帕尔,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军事基地,以此来遏制驻印度英军对日军的潜在威胁。
牟田口廉也认为,英军正计划从印度出兵攻打缅甸的日军,而且在边境一带,英军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工事。不过,在缅甸西南的若开邦,仍有部分英军驻守。因此,在进攻英帕尔之前,日军必须先肃清这股英军力量。日军计划要在5月份之前击败英军,因为5月雨季即将来临。一旦雨季到来,日军身后的桥梁和机场跑道很可能会被雨水冲毁,上涨的河水会淹没山谷,从而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这种不利状况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份雨季结束。所以,日军深知此次行动若不能取胜,必将面临覆灭的命运。
与此同时,盟军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在新几内亚岛北部的塞多尔登陆,迅速包围了当地的日军,并切断了这些日军与该岛基地马当的联系。多达名日军因此陷入了美军和澳大利亚军队的重重包围圈。他们若想突围,只能穿越茂密的丛林。整个一月份,激烈的战斗在昏暗幽深的丛林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经过艰苦奋战,盟军部队最终成功占领了马当南部的坎坷要塞。
为了进一步向东京推进,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精心制定计划,准备攻打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战斗初期,主要集中在马绍尔群岛上的马朱罗、纳木和瓜加林三处礁上。数千名登陆上岸的海军陆战队官兵,在这里遭遇了日军顽强的抵抗。
【士兵们始终顽强战斗,直至最终被歼灭。经过数周的激烈交火,盟军终于成功歼灭了岛上的日军,牢牢掌控住这些岛屿。为了这场胜利,盟军付出了 500 多人的伤亡代价,而日军的伤亡人数则超过一万。
英帕尔市坐落于一处高原之上,四周山势陡峭险峻,且被茂密森林环绕。此地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一条蜿蜒曲折通往科西马的交通线。
日军若要占领英帕尔,就必须先夺取这条交通线。而要占领这条交通线,他们又必须先击败威廉·斯利姆将军率领的部队。然而,英军识破了日军的这一企图,于是仅派遣印度特种步兵部队向敌特律发动反击。这支部队在奥德·查尔斯·温格特将军的指挥下,从雷多地区进入缅甸境内,渡过亲敦江后,朝着英多地区进发。
与此同时,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正筹备率领中国远征军,从中国进入缅甸东北部,旨在消灭该地区的日军,夺取密支那。英军渡过亲敦江后,牟田口廉也命令日军对其发动攻击,试图遏制其前进。经过一番激战,这支印度特种部队被迫沿着从英帕尔到科西马的道路实施撤退,一路上竭力保护着己方的坦克和辎重。
印度民族主义者钱德拉·鲍斯为推动印度脱离英国统治,积极配合日军行动。他下令自己掌控的一支军队,切断了英军退往英帕尔和科西马的道路。3 月 15 日,日军对英军发动了第二次攻势,此次攻势代号为“乌号行动”。12 万日军沿着亲敦江依次排开,战线绵延 200 千米。渡过亲敦江后,日军迅速向英帕尔和科西马推进。4 月上旬,日军攻占了距离英帕尔不远的谢阿姆,并在那里建立据点,以此为跳板,对印度其他城市展开攻击。钱德拉·鲍斯认为日军的占领有利于印度独立,故而主动协助日军。英国方面开始动用飞机向英帕尔和科西马的守军空投辎重,但许多物资都落入了日军手中。4 月 6 日,日军与钱德拉·鲍斯的军队最终攻陷了科西马。不过,盟军牢牢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这是日军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盟军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派遣空军袭击日军的后勤部队,全力破坏日军的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