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官商勾结

第二百三十章 官商勾结

那胖掌柜见无人敢再多言,脸上的肥肉得意地抖了抖,轻蔑的目光扫过那抱着孩子的妇人。

“哼!嫌贵?”

他慢悠悠地拿起一块布,擦了擦自己油腻腻的手指。

“有本事,你们别买啊。”

“我告诉你们,这米,今天一百文,你们不买,过几天,就是一百二十文,一百五十文!”

他嘿嘿一笑,笑声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恶意。

“朝廷的赈灾粮?你们就慢慢等吧,等到你们家里的米缸见了底,等到你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那粮也到不了!”

“到时候,别说一百文,就算两百文一斗,你们也得乖乖掏钱!”

这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百姓们心中最后一点希望的火苗。

绝望,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胖掌柜似乎很享受这种掌控别人生死的感觉,他挺了挺自己那圆滚滚的肚子,看着众人惨白的脸色,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都别在这儿杵着了,碍着我做生意。”

“有本事就别吃,都回家等着饿死!”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掌柜的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戴着布帽,身形挺拔的年轻人,从人群后方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林旭。

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那双眼睛,深邃得像一口古井,让人看不透深浅。

胖掌柜眯了眯眼,上下打量着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愣头青”。

“哦?怎么说?”

林旭的目光,平静地落在柜台上的米袋上。

“大周律法,早有明文规定。”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咬得极为清楚。

“遇天灾人祸,粮价可适度上涨,但无论如何,各地粮铺出售的粮食价格,绝不能高于前一年本地平均粮价的三倍。”

“我若没记错,去年兖州的平均米价,一斗不过八文钱。”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胖掌柜,目光陡然变得锐利。

“三倍,便是二十四文。”

“掌柜的这里,却卖到了一百文,已是十倍有余。”

“这,难道不是目无王法吗?”

一番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胖掌柜的脸上,等着他如何回应。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那胖掌柜在短暂的错愕之后,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

“噗嗤……”

他先是低笑,接着肩膀耸动,最后竟捂着肚子,爆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

“哈哈哈哈……王法?”

他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指着林旭,对周围的伙计说道:

“你们听听,他跟我讲王法!”

几个伙计也跟着发出一阵哄笑,眼神如同看一个傻子。

笑声止住,胖掌柜脸上的肥肉一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森然的冷意。

“年轻人,看你也是个读过几天书的,怎么脑子这么不灵光?”

他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王法?在这兖州城,我周记粮行说的话,就是王法!”

他猛地一拍柜台,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你去告啊!”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用一种毒蛇般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给你指条明路,出门左转,一直走,就是兖州府衙。”

“你去敲鸣冤鼓,你去告诉府尊大人,就说我周记粮行哄抬粮价,目无王法!”

他直起身子,脸上重新挂上了那种令人作呕的讥笑。

“你去试试,看看最后,是你安然无恙地走出来,还是我这周记粮行,关门大吉?”

“看看府尊大人,是治我的罪,还是……治你的罪!”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中炸响。

大家显然对此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同情的看向林旭,似乎已经知道了他接下来的命运。林旭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的拙劣表演。

这胖掌柜的每一个字,都在印证他之前的猜测。

官商勾结,早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胖掌柜见林旭不说话,只当他是被吓住了,心中更是得意。

他挥了挥手,对角落里的几个伙计喝道。

“还愣着干什么!”

“把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给我轰出去!”

“今天这米,不卖给他!让他去别处讲王法去!”

两个膀大腰圆的伙计,立刻摩拳擦掌地围了上来,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小子,自己滚,还是要我们兄弟送你一程?”

林旭的眼底,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但瞬间又被他压了下去。

现在暴露身份,只会打草惊蛇。

他此行的目的,是揪出那条最大的鱼,而不是和这些小杂鱼纠缠。

林旭什么也没说,只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转身,在众人或同情的目光中,走出了周记粮行。

走出粮铺,他没有停歇,继续在城中穿行。

很快,他来到了另一条街上的一家“李记米行”。

这家店的规模稍小,掌柜的是个精瘦的汉子,正在柜台后打着瞌睡。

“掌柜的,米怎么卖?”

林旭走上前去,声音平静。

那精瘦掌柜抬了抬眼皮,有气无力地答道。

“白米,一百文一斗。”

又是这个价格。

分文不差。

林旭没有再多问,转身离去。

接下来,他几乎走遍了兖州城里所有还在开门营业的粮铺。

“王家粮店”,“赵氏米铺”,“福运粮行”……

无论店铺大小,无论掌柜是胖是瘦,是老是少,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一致。

白米,一百文一斗。

这个价格,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地锁死了整个兖州城。

没有一家降价,没有一家搞什么促销,甚至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他站在一处十字街头,看着人流稀疏的街道和两旁紧闭门窗的民居,心中一片冰冷。

这太不正常了。

按道理说,商贾逐利,有竞争才会有活力。

即便是在这种缺粮的时候,也总该有那么一两家,为了抢占市场,或者为了薄利多销,将价格定得比别家稍低一些。

可是在兖州,没有。

所有的粮铺,仿佛都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攻守同盟,铁板一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默契了。

这是一种绝对的控制。

巷子里,那老汉和瘦汉子绝望的话语,再次回响在他的脑海。

“兖州郡守何文忠,他家里就是咱们兖州城最大的粮商!”

“我们兖州的粮食买卖,几乎都被他何家给垄断了!”

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林旭心中升起。

难道这满城的粮铺,看似姓周、姓李、姓王,但实际上,背后都只有一个主人?

是郡守何文忠?

又或者……

是那个连百姓提都不敢提,那个所谓的……兖州真正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