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京城,风声鹤唳
小
大
墨染走到温令仪身边,看了眼受伤的人:“我护送你们回京。”
“墨染,谢谢你。”温令仪是真心道谢,不单单因为此时的解围,还有护着小囡囡和在西域三十六国的浴血奋战。
墨染看了眼温令仪,戴着面具,温令仪看不清墨染的表情。
“无需道谢,整顿一下,走。”墨染说。
众人哪里还需要整顿?退走必须要快,纵然是墨染,财宝动人心的时候,谁能保证不会越聚越多,群狼撕虎的道理,谁不懂得?
温令仪被天成子和药王谷的人护在中间,裴祈安带领龙鳞卫在前开路,墨染一个人走在最后面,走出去好远,温令仪回头看了眼,那四个轿夫已经抬着轿子回来了,不过墨染没有坐进去,再往后跟着一些人,那些人是敌是友分不清。
一路到了梅山的山脚下,裴祈安提前让人准备了马车,众人上了马车没有惊动当地官员,沿着官道往京城去。
温令仪的马车里,墨染摘下了面具,闭目养神。
“墨染,我们这一路上都不会太平是吗?”温令仪问。
墨染摇头:“有我在。”
温令仪勾了勾唇角,是啊,有墨染在,身为江湖盟主,江湖地位不容置喙,有她保驾护航,这一路上会少很多波折。
“你还要留在京城吗?”墨染问。
温令仪叹了口气:“是的,还不到我离开的时候。”
“那刚好,我也要在京城一段日子,不知道能不能学一学毒经?”墨染抬眸看温令仪。
温令仪这才看到墨染的白眼仁几乎都被血丝覆盖,心头大惊:“我给你请个脉。”
“我?无妨,只是最近无法入睡。”墨染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挺无奈的,毕竟近半个月都无法入眠,最多就是闭目养神,外人看不出来,可自己骨蒸脉疼的难以忍受。
温令仪取出来银针:“我诊脉之后,可以施针,墨染,你要相信我。”
相信她?
墨染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她,自己在这个位面停留了许多年,头一遭遇到重生的人,更是在自己的经历中,头一次遇到了穿越人,更不用说还如此密集,其实她一直觉得,所有这些人,包括自己,都是在围绕着眼前这个女人转。
伸出手腕。
温令仪三指取脉,低垂着眉眼仔细的诊脉,不是中毒,不是静脉逆转走火入魔,但墨染的脉象驳杂,其中竟还有一丝丝的死气。
“这脉象,是怎么回事?”温令仪喃喃自语。
墨染沉声:“我在做一件事,还有三年时间,若三年内这件事还不能成功,你所探查到的死气会要了我的命。”
也就是说,任务失败,她会被抹杀。
只是这样的话跟温令仪说,她未必能听懂,本来这个位面就复杂的厉害,她不想再添乱了。
温令仪收回手,取出来毒经放在墨染的面前:“你是习武之人,对于人的周身经脉非常了解,这毒经前半部其实讲的就是人的身体,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墨染拿过去毒经。
“现在要多休息,我能给你施针,睡一觉或许能好很多。”温令仪说。
墨染抬眸,勾起唇角笑了:“求之不得,我真是累得很。”
温令仪跪坐在榻前,墨染躺在榻上,马车的颠簸似乎都没影响,随着温令仪施针,墨染真感觉到了倦意,含糊的说了句:“你的医术,确实了得啊。”
温令仪没言语,等墨染睡着后,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墨染绵长的呼吸。
一路上,裴祈安带着人护着马车,沿途有靖安司的人出现,都没有现身。
京城,永元帝看着裴祈安用血书写的消息,心里泛起了秋凉,宝藏应该有,但寻未果,惊动了江湖门派,恐无法全身而退,唯望吾皇收到消息后,他日能得如此助力,余愿足矣。
落款玉琢二字,血迹已淡。
“张芳,跟孤细细说来。”永元帝闭目养神。
张芳从进了落霞山到一路往里,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
“药王谷来了多少人?”永元帝依旧没有睁开眼睛,问。
张芳沉声:“除药王谷的十二弟子外,还有七个人,这七个人据说是药王谷建立之初,受恶人谷恶人所托付的后人。”
“如此阵仗都无法得到宝藏。”永元帝缓缓地吸了口气:“可看到了那些江湖门派?”
提到这个,张芳的心都凉了半截:“皇上,属下离开梅山的时候,梅山已经聚集了许多江湖门派,那些人并没有阻拦我们离开,其目的是药王谷的人。”
“江湖门派从来都不愿意和朝廷作对的。”永元帝说。
张芳又说:“沿途还有许多江湖门派往梅山去,只怕这次摄政王也难以全身而退,皇上,属下回来送信儿,请皇上下令,属下去接应摄政王。”
永元帝摇头:“静观其变,最近京城不消停,有人三番五次试图入宫行刺,龙鳞卫从即日起,轮流在孤身边守卫,退下吧。”
“是。”张芳不敢多言,恭敬退下。
离开御书房后,张芳忍不住摇了摇头,唇亡齿寒,他一直都知道皇上和摄政王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可如今皇上却在接到消息,明知道摄政王十分危险却按兵不动,呵,何止无情?
京城,风声鹤唳。
试图入宫行刺的刺客如过江之鲫,这些人功夫良莠不齐,但赴死之心却坚如磐石。
与此同时,各地都出现了义军,朝廷不作为,西凉大军压境,百姓苦不堪言,一时间永元帝成了文人墨客口诛笔伐的无能之辈,只知道龟缩隐忍。
甚至,晏怀卿叛国而去,都成了弃暗投明,当年三公,卫国公被灭门,只留下了裴祈安,镇国公和秦国公三代人都被半边月毒药所控,细节都描述的栩栩如生。
很多人都同情起来晏怀卿,甚至裴祈安都被按了个认贼作父,贪图荣华富贵,不为至亲报灭门之仇,反倒成了朝廷的走狗。
甚嚣尘上的这些往事,让天家的颜面扫地,从威严无比的天家到只能同苦难,不能共富贵的小人,哪里还有人存半分敬畏。
马车入京城。
裴祈安第一次坐进了温令仪的马车。
经过半个月的休息,墨染已神采奕奕,自是知趣儿的回到了自己的轿子里。
“此番回京,可有别的打算?”裴祈安看着温令仪:“我可以即刻送你去漠北,漠北那边传来消息,叶染秋易容成你的模样去漠北大营,已被百里青诛杀,若桃乔装成你的模样,去了西凉。”
温令仪愕然:“若桃去西凉?那多危险啊!”
“你长姐陪在身边,问题不大,令仪,如今你可能更危险。”裴祈安握住温令仪的手:“处处都有人揭竿而起,西凉动手尚在其次,萧玄策的人也开始动手了。”
温令仪看着裴祈安:“我就在京城,就住在镇国公府里,我要把解药配好,就算是去药王谷,怕都凑不齐那么多草药。”
裴祈安点头:“好,我也不离开京城,我们直接入宫去。”
宫门外,裴祈安在前,温令仪和墨染在后,消息一直送到了御书房。
永元帝缓缓起身:“都回来了?好!好!”
“墨染,谢谢你。”温令仪是真心道谢,不单单因为此时的解围,还有护着小囡囡和在西域三十六国的浴血奋战。
墨染看了眼温令仪,戴着面具,温令仪看不清墨染的表情。
“无需道谢,整顿一下,走。”墨染说。
众人哪里还需要整顿?退走必须要快,纵然是墨染,财宝动人心的时候,谁能保证不会越聚越多,群狼撕虎的道理,谁不懂得?
温令仪被天成子和药王谷的人护在中间,裴祈安带领龙鳞卫在前开路,墨染一个人走在最后面,走出去好远,温令仪回头看了眼,那四个轿夫已经抬着轿子回来了,不过墨染没有坐进去,再往后跟着一些人,那些人是敌是友分不清。
一路到了梅山的山脚下,裴祈安提前让人准备了马车,众人上了马车没有惊动当地官员,沿着官道往京城去。
温令仪的马车里,墨染摘下了面具,闭目养神。
“墨染,我们这一路上都不会太平是吗?”温令仪问。
墨染摇头:“有我在。”
温令仪勾了勾唇角,是啊,有墨染在,身为江湖盟主,江湖地位不容置喙,有她保驾护航,这一路上会少很多波折。
“你还要留在京城吗?”墨染问。
温令仪叹了口气:“是的,还不到我离开的时候。”
“那刚好,我也要在京城一段日子,不知道能不能学一学毒经?”墨染抬眸看温令仪。
温令仪这才看到墨染的白眼仁几乎都被血丝覆盖,心头大惊:“我给你请个脉。”
“我?无妨,只是最近无法入睡。”墨染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挺无奈的,毕竟近半个月都无法入眠,最多就是闭目养神,外人看不出来,可自己骨蒸脉疼的难以忍受。
温令仪取出来银针:“我诊脉之后,可以施针,墨染,你要相信我。”
相信她?
墨染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她,自己在这个位面停留了许多年,头一遭遇到重生的人,更是在自己的经历中,头一次遇到了穿越人,更不用说还如此密集,其实她一直觉得,所有这些人,包括自己,都是在围绕着眼前这个女人转。
伸出手腕。
温令仪三指取脉,低垂着眉眼仔细的诊脉,不是中毒,不是静脉逆转走火入魔,但墨染的脉象驳杂,其中竟还有一丝丝的死气。
“这脉象,是怎么回事?”温令仪喃喃自语。
墨染沉声:“我在做一件事,还有三年时间,若三年内这件事还不能成功,你所探查到的死气会要了我的命。”
也就是说,任务失败,她会被抹杀。
只是这样的话跟温令仪说,她未必能听懂,本来这个位面就复杂的厉害,她不想再添乱了。
温令仪收回手,取出来毒经放在墨染的面前:“你是习武之人,对于人的周身经脉非常了解,这毒经前半部其实讲的就是人的身体,若有需要我的地方,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墨染拿过去毒经。
“现在要多休息,我能给你施针,睡一觉或许能好很多。”温令仪说。
墨染抬眸,勾起唇角笑了:“求之不得,我真是累得很。”
温令仪跪坐在榻前,墨染躺在榻上,马车的颠簸似乎都没影响,随着温令仪施针,墨染真感觉到了倦意,含糊的说了句:“你的医术,确实了得啊。”
温令仪没言语,等墨染睡着后,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墨染绵长的呼吸。
一路上,裴祈安带着人护着马车,沿途有靖安司的人出现,都没有现身。
京城,永元帝看着裴祈安用血书写的消息,心里泛起了秋凉,宝藏应该有,但寻未果,惊动了江湖门派,恐无法全身而退,唯望吾皇收到消息后,他日能得如此助力,余愿足矣。
落款玉琢二字,血迹已淡。
“张芳,跟孤细细说来。”永元帝闭目养神。
张芳从进了落霞山到一路往里,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
“药王谷来了多少人?”永元帝依旧没有睁开眼睛,问。
张芳沉声:“除药王谷的十二弟子外,还有七个人,这七个人据说是药王谷建立之初,受恶人谷恶人所托付的后人。”
“如此阵仗都无法得到宝藏。”永元帝缓缓地吸了口气:“可看到了那些江湖门派?”
提到这个,张芳的心都凉了半截:“皇上,属下离开梅山的时候,梅山已经聚集了许多江湖门派,那些人并没有阻拦我们离开,其目的是药王谷的人。”
“江湖门派从来都不愿意和朝廷作对的。”永元帝说。
张芳又说:“沿途还有许多江湖门派往梅山去,只怕这次摄政王也难以全身而退,皇上,属下回来送信儿,请皇上下令,属下去接应摄政王。”
永元帝摇头:“静观其变,最近京城不消停,有人三番五次试图入宫行刺,龙鳞卫从即日起,轮流在孤身边守卫,退下吧。”
“是。”张芳不敢多言,恭敬退下。
离开御书房后,张芳忍不住摇了摇头,唇亡齿寒,他一直都知道皇上和摄政王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可如今皇上却在接到消息,明知道摄政王十分危险却按兵不动,呵,何止无情?
京城,风声鹤唳。
试图入宫行刺的刺客如过江之鲫,这些人功夫良莠不齐,但赴死之心却坚如磐石。
与此同时,各地都出现了义军,朝廷不作为,西凉大军压境,百姓苦不堪言,一时间永元帝成了文人墨客口诛笔伐的无能之辈,只知道龟缩隐忍。
甚至,晏怀卿叛国而去,都成了弃暗投明,当年三公,卫国公被灭门,只留下了裴祈安,镇国公和秦国公三代人都被半边月毒药所控,细节都描述的栩栩如生。
很多人都同情起来晏怀卿,甚至裴祈安都被按了个认贼作父,贪图荣华富贵,不为至亲报灭门之仇,反倒成了朝廷的走狗。
甚嚣尘上的这些往事,让天家的颜面扫地,从威严无比的天家到只能同苦难,不能共富贵的小人,哪里还有人存半分敬畏。
马车入京城。
裴祈安第一次坐进了温令仪的马车。
经过半个月的休息,墨染已神采奕奕,自是知趣儿的回到了自己的轿子里。
“此番回京,可有别的打算?”裴祈安看着温令仪:“我可以即刻送你去漠北,漠北那边传来消息,叶染秋易容成你的模样去漠北大营,已被百里青诛杀,若桃乔装成你的模样,去了西凉。”
温令仪愕然:“若桃去西凉?那多危险啊!”
“你长姐陪在身边,问题不大,令仪,如今你可能更危险。”裴祈安握住温令仪的手:“处处都有人揭竿而起,西凉动手尚在其次,萧玄策的人也开始动手了。”
温令仪看着裴祈安:“我就在京城,就住在镇国公府里,我要把解药配好,就算是去药王谷,怕都凑不齐那么多草药。”
裴祈安点头:“好,我也不离开京城,我们直接入宫去。”
宫门外,裴祈安在前,温令仪和墨染在后,消息一直送到了御书房。
永元帝缓缓起身:“都回来了?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