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素衫清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归途
小
大
打算回去,那家里的电报就不用发了,给他们一个惊喜好了。
就给胡辛铭发了一个电报,然后还给他写了一封信。
知道她们俩都下定决心要回去了,边宁又叮嘱了一番。
让她们把不需要带的东西暂时都留在这边,边宁的家就在首都,回头这边要是不方便继续放宿舍她就帮着两个人把东西带回家去。
等她们从老家过来往学校去的时候再去拿就行了。
一个是两个人都算是边宁带过的比较喜欢的学生。
还有一个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两个人以后要去进修,进修出来之后前途不可估量。
边宁不是个傻子。
无论她是在文工团或者是调去别处,人脉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如今与人方便,就等于是以后与己方便。
这样确实方便很多,邓青宁没跟她客气。
她们要回家,过完年来就算是直接去学校,在这之前也是要先去边宁这个老师那里拜年的。
这是是实打实的授业恩师,是带着她们一路前行并且又给她指明方向的人。
至于车票,当然是要去买卧铺票了。
能降低风险,花点钱怎么了?
邓青宁也不差那点车票钱。
但是边宁考虑的十分周到,直接开个证明,帮她们两个把票买了。
冒着首都的寒风,邓青宁背着行囊上了回乡的列车。
时间是过的很快的,到了年底过得更快。
接到通知的时候还是在元月上旬,但是一切手续证明都办理好之后就已经快到中旬的尾巴。
这个小年要在火车上过了。
饺子是吃不到了,能赶回去吃大年初一的饺子已经挺好了。
卧铺票一般不对外出售,所以里面还是很清净的。
最重要的是她就是带了换洗的衣裳,以及在首都那边采购的给家里的礼物。
没有别的特别大件的行李拖累,算是轻装上阵,回家这一趟跟旅行似的。
衣裳也没有穿在团里发的衣裳,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毛呢大衣,围巾还是胡辛铭送她的那一条。
邓青宁在下床,对面是一位看起来四十来岁的男人。
穿着中山装,没有补丁。
戴着眼镜。
看着斯斯文文的,但是在他上车落座的时候抬头了一瞬,看起来是个挺严肃的。
另外一边是两个年轻人。
邓青宁的上床是个女同志。
里面的座位大半都是空的
车上不时的有人走过,多数都是乘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快要过年了的缘故,邓青宁就觉得这车厢里的乘警来回的过于频繁。
她将行李安置妥当,重要的东西放在口袋里一直挎在身上。
从口袋里翻了一本书出来,还是之前文工团里发的书,是一本毛选。
刚刚拿在手里,对面的人又抬了头,看着她手里的书露出一丝惊讶。
随后扶了扶眼镜,又继续看自己手上的书了。
这年头,坐车都还带着毛选的人不是很多。
更何况对方还是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同志。
邓青宁也不只是光看书。
她包里还有没有完工的毛线,里面的毛衣快到收尾的时候了。
邓为先同志跟向薇同志一人一件,她从去年织到现在,这个进度也是够够的了。
坐车打发时间还是能行的,希望到家之前能完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二位长辈。
长途列车上有多乱当初邓青宁来的时候就领教过了。
但是这一次往回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买了卧铺票的缘故格外的安静。
车子一路走一路停,不时的有人下车,也不断的有人上车。但是他们这一节车厢始终都不见有人下去,也不见有人上来。
邓青宁除了接开水就是去厕所。
坐在车上完全不怎么活动,也感觉不到饿。
而且她带的有干粮,也不需要穿过长长的车厢去餐车那边打饭。
对面那人好像也差不多不过人家的搪瓷缸子里不是白开水,是茶叶,闻着味道还挺浓。
而且,人家可不是一个人,过到对面的那两个年轻的男同志跟他应该是一起的,会帮忙打饭过来。
甚至还客气的问了邓青宁需不需要帮忙?
邓青宁很礼貌的拒绝了。
安静的过了第一天,第二天的时候对方大概看书看腻了,总算是抬起了头打量着靠在那安安静静的看毛选的邓青宁
“小同志是要去鲁省?”
邓青宁听见声音愣了一下,确定是在跟自己说话之后,目光才从手上的书上挪开。
“是啊,我到终点站,您呢?”
“巧了,我也是。是去那边工作还是?”
“探亲,您呢?”
“我,我去工作。首都离鲁省可不算近,小同志胆子很大呀,竟然一个人坐车。”
邓青宁笑笑:“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自己注意一点,没事。”
邓青宁觉得边宁给她买的这节车厢是有点不同寻常的。
她对面坐的这个人,也不太寻常。
昨天整整一天,再加上昨天晚上一夜,平静的有些过分。
她又不傻,也不是那种迟钝的人,多少还是能感觉出来一点的。
面前这个人,可能是比较特殊的。
她不仅沾了边宁的光,还沾了车友的光。
在没有感知到危险的前提下,猜到对方身份或许比较特殊,却也没有要一探究竟的意思。
出门在外,还是少点好奇心。
只要顺顺利利的到达目的地就行了。
“是在首都那边工作?”
邓青宁点点头:“是啊,您是住在首都吗?”
“算是吧,咱们这还算是有缘分呢。”
邓青宁不可置否的笑笑。
缘分啊,一面之缘吗?
那彼此之间有缘分的人可太多了。
不说别处,这车厢里的人都是啊。
看出来她很警惕,对方倒是没有再继续跟她说话,也没有坐在那里继续看书,而是站起来在走廊里走了走。
坐久了总是要活动一下筋骨的。
邓青宁看着他在走廊里来回的走动干脆也把书合上,靠在了枕头上,闭上了眼睛。
睡是不可能睡的,昨天晚上前半夜睡了差不多有两个小时,后半夜一直保持清醒,不敢睡。
这会儿,依旧如此。
出门在外,身边没有可靠的人,哪敢轻易的睡?
但是,身体是需要睡眠的。
靠在那里,警惕心还在,眼皮已经有点打架了。
她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走的时候也该买上一大包茶叶,路上多冲几缸子浓茶也好提提神。
但实际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茶叶这个东西提神有一点用,真的抑制瞌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就给胡辛铭发了一个电报,然后还给他写了一封信。
知道她们俩都下定决心要回去了,边宁又叮嘱了一番。
让她们把不需要带的东西暂时都留在这边,边宁的家就在首都,回头这边要是不方便继续放宿舍她就帮着两个人把东西带回家去。
等她们从老家过来往学校去的时候再去拿就行了。
一个是两个人都算是边宁带过的比较喜欢的学生。
还有一个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两个人以后要去进修,进修出来之后前途不可估量。
边宁不是个傻子。
无论她是在文工团或者是调去别处,人脉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如今与人方便,就等于是以后与己方便。
这样确实方便很多,邓青宁没跟她客气。
她们要回家,过完年来就算是直接去学校,在这之前也是要先去边宁这个老师那里拜年的。
这是是实打实的授业恩师,是带着她们一路前行并且又给她指明方向的人。
至于车票,当然是要去买卧铺票了。
能降低风险,花点钱怎么了?
邓青宁也不差那点车票钱。
但是边宁考虑的十分周到,直接开个证明,帮她们两个把票买了。
冒着首都的寒风,邓青宁背着行囊上了回乡的列车。
时间是过的很快的,到了年底过得更快。
接到通知的时候还是在元月上旬,但是一切手续证明都办理好之后就已经快到中旬的尾巴。
这个小年要在火车上过了。
饺子是吃不到了,能赶回去吃大年初一的饺子已经挺好了。
卧铺票一般不对外出售,所以里面还是很清净的。
最重要的是她就是带了换洗的衣裳,以及在首都那边采购的给家里的礼物。
没有别的特别大件的行李拖累,算是轻装上阵,回家这一趟跟旅行似的。
衣裳也没有穿在团里发的衣裳,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毛呢大衣,围巾还是胡辛铭送她的那一条。
邓青宁在下床,对面是一位看起来四十来岁的男人。
穿着中山装,没有补丁。
戴着眼镜。
看着斯斯文文的,但是在他上车落座的时候抬头了一瞬,看起来是个挺严肃的。
另外一边是两个年轻人。
邓青宁的上床是个女同志。
里面的座位大半都是空的
车上不时的有人走过,多数都是乘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快要过年了的缘故,邓青宁就觉得这车厢里的乘警来回的过于频繁。
她将行李安置妥当,重要的东西放在口袋里一直挎在身上。
从口袋里翻了一本书出来,还是之前文工团里发的书,是一本毛选。
刚刚拿在手里,对面的人又抬了头,看着她手里的书露出一丝惊讶。
随后扶了扶眼镜,又继续看自己手上的书了。
这年头,坐车都还带着毛选的人不是很多。
更何况对方还是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同志。
邓青宁也不只是光看书。
她包里还有没有完工的毛线,里面的毛衣快到收尾的时候了。
邓为先同志跟向薇同志一人一件,她从去年织到现在,这个进度也是够够的了。
坐车打发时间还是能行的,希望到家之前能完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二位长辈。
长途列车上有多乱当初邓青宁来的时候就领教过了。
但是这一次往回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买了卧铺票的缘故格外的安静。
车子一路走一路停,不时的有人下车,也不断的有人上车。但是他们这一节车厢始终都不见有人下去,也不见有人上来。
邓青宁除了接开水就是去厕所。
坐在车上完全不怎么活动,也感觉不到饿。
而且她带的有干粮,也不需要穿过长长的车厢去餐车那边打饭。
对面那人好像也差不多不过人家的搪瓷缸子里不是白开水,是茶叶,闻着味道还挺浓。
而且,人家可不是一个人,过到对面的那两个年轻的男同志跟他应该是一起的,会帮忙打饭过来。
甚至还客气的问了邓青宁需不需要帮忙?
邓青宁很礼貌的拒绝了。
安静的过了第一天,第二天的时候对方大概看书看腻了,总算是抬起了头打量着靠在那安安静静的看毛选的邓青宁
“小同志是要去鲁省?”
邓青宁听见声音愣了一下,确定是在跟自己说话之后,目光才从手上的书上挪开。
“是啊,我到终点站,您呢?”
“巧了,我也是。是去那边工作还是?”
“探亲,您呢?”
“我,我去工作。首都离鲁省可不算近,小同志胆子很大呀,竟然一个人坐车。”
邓青宁笑笑:“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自己注意一点,没事。”
邓青宁觉得边宁给她买的这节车厢是有点不同寻常的。
她对面坐的这个人,也不太寻常。
昨天整整一天,再加上昨天晚上一夜,平静的有些过分。
她又不傻,也不是那种迟钝的人,多少还是能感觉出来一点的。
面前这个人,可能是比较特殊的。
她不仅沾了边宁的光,还沾了车友的光。
在没有感知到危险的前提下,猜到对方身份或许比较特殊,却也没有要一探究竟的意思。
出门在外,还是少点好奇心。
只要顺顺利利的到达目的地就行了。
“是在首都那边工作?”
邓青宁点点头:“是啊,您是住在首都吗?”
“算是吧,咱们这还算是有缘分呢。”
邓青宁不可置否的笑笑。
缘分啊,一面之缘吗?
那彼此之间有缘分的人可太多了。
不说别处,这车厢里的人都是啊。
看出来她很警惕,对方倒是没有再继续跟她说话,也没有坐在那里继续看书,而是站起来在走廊里走了走。
坐久了总是要活动一下筋骨的。
邓青宁看着他在走廊里来回的走动干脆也把书合上,靠在了枕头上,闭上了眼睛。
睡是不可能睡的,昨天晚上前半夜睡了差不多有两个小时,后半夜一直保持清醒,不敢睡。
这会儿,依旧如此。
出门在外,身边没有可靠的人,哪敢轻易的睡?
但是,身体是需要睡眠的。
靠在那里,警惕心还在,眼皮已经有点打架了。
她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走的时候也该买上一大包茶叶,路上多冲几缸子浓茶也好提提神。
但实际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茶叶这个东西提神有一点用,真的抑制瞌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