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以身试险
府里的丫鬟来报告时,老太太正在修剪院中海棠树的树枝,闻言直接扔下了手里的剪刀。
“这是怎么了,她俩怎么会一块来?”
霜嬷嬷扶过老太太,心中也多了一丝担忧。
“哼,还能时是什么原因,定是那世子夫人干的蠢事被人知道了!”
霜嬷嬷还没反应过来,老太太也懒得再说;“先扶我进屋吧。”
“对了,差人传话,让世子夫人和江姑娘现在过来。”
江妩到时,屋子里还只有老太太以及平溪郡主二人,霜嬷嬷见人来了,立刻上前将人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这位是江妩,侯爷房里的。”
江妩闻言起身行了礼,暗叹秦婉柔的办事效率还真是快。
“我也听到了外边的谣言,但那些都不可信的,若雪是第一次办如此大的宴席,难免出了些纰漏,实在是对不住了。”
说话间,秦若雪带着银桂焦急的赶来,平溪郡主和孙家小姐都是她不能得罪的主,她可不敢怠慢了。
“这是怎么了,您二位怎么一起来了?”
平溪郡主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见秦若雪这副假惺惺的样子,不屑的瞪了她一眼。
“秦府这么些年就养出这么个闺女,小家子气。”
刚来就被一通数落,秦若雪面上也挂不住,却又不好发作,表情别提有多滑稽。
江妩算是看清了老太太叫她来的意图,赶忙走上前,挽上秦若雪:“世子夫人来这边坐。”
老夫人见状心中满意,奈何秦若雪是个不聪明的。
“别碰我!”一把将手臂上的手甩开,江妩神色有些尴尬,老夫人脸色也落了下来。
“这就是老夫人您说的关系好?”
孙令仪出口调笑,江妩见状开口接道:“孙小姐莫怪,昨日奴婢将世子夫人最喜爱的花盆打碎了,今儿这还和我闹脾气呢。”
秦若雪看不惯江妩这副样子,刚想开口便看见老夫人似要吃人般的眼神。
“就这么点小事,雪儿就不要和妩儿闹了,祖母再给你寻一个就是。”
也不等其他人说话,老夫人便继续道:“妩儿你前些日子动了胎气,这郡主和孙小姐也见到了,便先回去吧。”
“那就先失陪了。
江妩也不再多言,行了礼便离开。
也不知后续老太太又与几人说了些什么,将近正午才将二人送走。
老夫人看着二人的背影叹了口气:“妩丫头是个聪明的,只是那秦氏,是一点大家风范也没有。”
“可不是么,江姑娘是受害者,尚且还能低下头来陪她演戏,她倒好,不仅不领情,还让外人看笑话。”
霜嬷嬷在一旁搀着,语气中也带了一丝无奈。
“看来我平时的惩罚还是轻了些。”
语罢,便叫来其他丫鬟:“去筑春苑,把那大逆不道的给我叫来!”
据说那天老太太是真生了气,秦若雪被老太太罚了十个戒尺,打完后便是一病不起。
“听说是老太太彻底不再让她管家,这一着急就病倒了。”
如玉绘声绘色的和江妩形容着,江妩只听着笑,虽然老太太让她养胎不让她出门,但只要能让秦若雪受罚,这都不重要。
次日一早
朝阳初升,众大臣整齐的站在宫外,等待进宫早朝。秦父乃文臣,今日破天荒来到顾止渊面前搭话:“雪儿的事我了解了,孩子不懂事,给侯府添了不少麻烦吧。”
顾止渊听着,毫不客气的点头:“是不少。”
被他这话一噎,顾父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生硬的转了话题。
“雪儿这些日子生病,也给我写了不少信,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侯爷找了个好通房,说您那个通房厉害着呢,我这当父亲的,也是心疼!”
“还好。”顾止渊完全不上套:“妩儿心思单纯,没有太多想法,倒是秦大人的好女儿,这才嫁过来多久,就给我们侯府惹了这么多的祸。”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授意的呢。”
几句话怼的秦父哑口无言,没再说什么回到了自己的队列。
筑春苑
“怎么样,怎么说?”
银桂手里拿着小厮带来的书信,略有些为难的开口:“老爷说……让您为大局着想,最近收敛些。”
“你说什么?”
秦若雪满脸的不可置信,一把抢过银桂手里的信:“不可能,父亲怎么可能会这么说?”
嘴上说着,却在看到内容的那一刻噤了声。
“凭什么!”
一把将手里的信件撕碎,秦若雪满眼愤怒,不多时,眼泪便从眼眶中夺出。
她堂堂秦府嫡女,从小到大何时受过这些窝囊气!
银桂看了心疼,却又不敢说些什么,只能在一旁站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秦若雪总算是冷静下来:“银桂。”
“去把江妩那个小贱人的身契拿来。”
“可是老爷说……”
银桂面色犹豫,秦若雪冷冷看了她一眼:“听我的还是听父亲的?”
“让你去就去!”
江妩是秦若雪的陪嫁丫鬟,身契就放在陪嫁的箱子里。
银桂很快找了出来,递给秦若雪。
“哼,只要身契在我这,她江妩还想翻出什么浪来?”
说着,将身契收进衣袖中:“你去一趟青溪居找她,问她还要不要身契了。”
“只要将人骗过来,后续一切都好办。”
“骗过来留咱院里,不管她那孩子是真是假,我都有办法让她没了孩子。“
”顾争不是要她吗,本世子妃满足他就是了。”
青溪居,厢房
如玉将银桂的话一五一十的传了回来,江妩闻言不屑一笑。
“又是这招,看来这世子妃也是走投无路了。”
如玉却神色紧张:“可是姑娘,侯爷近两日要去练兵不在家中,您自己一个人去真的没关系吗?”
“谁说我是自己去?”
江妩说着,起身伸了个懒腰:“我让夏至陪着我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到底要干什么,我去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