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一定要平安
给这片染红的土地镀上了一层诡异的金色。
秦风家的大门,也在此时缓缓打开。
地窖以及入口,已经被重新收拾完毕。
厚重的石板之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干草。
再用几个装满杂物的破旧木箱压住,从外面看,根本瞧不出任何端倪。
秦风站在院子里,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的掩护措施,确认万无一失。
苏若雪、柳婉清、云裳,以及柳如眉和周清漪,五个女人。
此刻都眼圈红红地围在他身边,那眼神里,充满了怎么也掩饰不住的担忧与不舍。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酸涩而又沉重的离别味道。
“相公,你……你一定要小心。”苏若雪上前一步,踮起脚尖,为他整理着那略显凌乱的衣领。
纤纤玉指一阵冰凉,微微颤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
她知道,他即将要去面对的,是数千如狼似虎的官兵,是真正的刀山火海。
是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的绝境。
“放心。”秦风握住她冰凉的小手,紧紧地攥在手心,试图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
他脸上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柔声说道。
“你相公我,什么时候吃过亏?”
“不过是去山里溜溜狗而已,去去就回。你们在地窖里,要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宋老太君她们。”
柳婉清和云裳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紧紧攥着衣角的泛白手指,以及那早已被泪水浸湿的眼眶,也暴露了她们内心的紧张与恐惧。
她们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仿佛要将他的样子,深深刻进自己的骨血里。
柳如眉看着眼前这个即将以身为饵,去面对千军万马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还是那个需要自己帮助的少年。
而现在,他却已经成长为了一颗足以让所有人为他牵肠挂肚的参天大树。
她走上前,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锦帕油纸包,塞进秦风怀里。
那温软的触感,让秦风心头一暖。
“这里面,是我用咱们百味轩最好的药材,特制的金疮药。”
柳如眉的声音,带着一种大姐姐般的温柔与关切。
“或许……能用得上。答应我,一定要,活着回来。”
“秦风。”周清漪最后走上前来。她没有哭,但那双平日里总是燃烧着烈火的眸子,此刻却如同深不见底的潭水,倒映着的全是他的身影。
她伸出双手,用力地、紧紧地,抱住了他。
“记住我们的约定!”她将脸埋在他的胸膛,声音闷闷的,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听见喊杀声,就是我们总攻的信号,我们在隘口等着你,你若不来,我便杀穿敌阵,去寻你!”
“好。”秦风重重地点了点头,也伸出手,紧紧地回抱着她。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这几个为他牵肠挂肚的女人,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责任。
随后毅然转身,将所有的柔情与不舍,都关在了那扇沉重的院门之后。
院门上,一把大锁,“咔哒”一声,彻底锁死。
秦风环顾了一遍周围那些同样大门紧闭,生怕惹上半分麻烦的住户,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
随即,他大步流星地朝着村口的打谷场走去。
那里,三千名早已换上了破旧衣服,看起来如同土匪的降卒,正黑压压地聚集在一起。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骚动与期待。
秦风被村民赶出来!
这个消息,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籁之音!
这几天,他们名为降卒,实为阶下囚。
每日里担惊受怕,生怕那个喜怒无常的秦风一不高兴,就把他们全都拉出去砍了。
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秦风失去了村民的庇护,成了丧家之犬!
只要等在路上,与刘一刀将军的大军汇合,他们便能立刻倒戈相向!
届时,不但能洗刷掉这几日身为俘虏的奇耻大辱,更能亲手拿下秦风这个罪魁祸首,立下不世之功!
官复原职,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一想到这里,许多降卒的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兴奋的、贪婪的笑容。
“出发!”
秦风没有多余的废话。
他翻身上马,对着身旁怀里抱着断枪的刘载山点了点头。
一面写着斗大“刘”字的帅旗,被高高地升起。
这面旗,本是刘一刀的帅旗,此刻,却成了秦风吸引疯狗的最佳诱饵。队伍,开始浩浩荡荡朝着黑风岭的方向,缓缓前进。
……
看着秦风率领着人马离开村子,清水村里,那些紧闭的院门背后,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如释重负的欢呼。
“走了!那瘟神终于走了!”
“太好了!咱们村子,总算是保住了!”
“可不是呢,还能免两年的赋税,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
秦家老宅内,秦牧云老爷子听着外面那渐渐远去的嘈杂声,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痛心疾首的复杂神情。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他用龙头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
那声音,仿佛敲在了自己的心上。
“我秦牧云一生,忠君爱国!我儿定邦,更是跟随高祖皇帝,血战沙场,马革裹尸!”
“怎么……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一个与朝廷作对,勾结匪寇的逆子啊?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见秦家的列祖列宗啊!”
一旁的李月娥,立刻凑上前。
一边为他抚着后背顺气,一边阴阳怪气地添油加醋:“爹,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要我说啊,都怪那小畜生命硬,当初该早点把他扫地出门,天生就是个祸害,现在好了,还要连累我们整个秦家跟着他蒙羞!”
秦定山也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捶胸顿足地说道:“是啊爹!”
“家门不幸,出了此等败类!不过您放心,有儿子在,绝不会让他,玷污了我们秦家的门楣!”
他趁机上前邀功,将自己如何“不畏艰险”,如何“巧施妙计”,说动刘一刀。
又如何“晓以大义”,分化村民的过程,添油加醋地吹嘘了一番。
秦牧云听完,那双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
他看着自己这个得意洋洋的二儿子,缓缓地点了点头:“定山,你这次,做得很好。”
“你记住,我们秦家,能有今日,全赖朝廷的恩典。以后,你得了县里的差事,一定要克己奉公,勤于王事。”
他顿了顿,又抛出了一个让秦定山夫妇欣喜若狂的承诺。
“那位大人虽然去了京城,但情分还在。我会修书一封,请他在仕途路上,多多帮你。你,定要好好努力,光耀我秦家门楣!”
“是!爹!儿子一定不负您的厚望!”秦定山和李月娥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对未来权势的无限憧憬与狂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