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朱大胖人麻了

“哦,吕爱卿,你认为,我大明应该如何去管?”

朱棣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声音之中,也是带着一丝幽然。,衫?叶`屋? !首~发+

“臣以为,我大明应该出兵,援助高丽!”

吕震坦荡的开口。

“说说你的理由?”

“高丽一首以来,对我大明,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一首都以臣子自居,太祖皇帝陛下,曾经亲口许诺,高丽为永不征讨之国!如今,高丽遭遇敌人袭击,我大明,理应出兵援助!”

吕震继续道。

“你放!”

朱高煦听到这话,鼻子都气歪了,他儿子好容易,要把高丽拿下来了,结果,这个狗东西,竟然开口就说,大明出兵援助高丽,我援助你麻痹。

要他么大明精锐进入高丽,是他么打高丽人,还是打他儿子?

不过,他还没等说话,就被身边的赵王朱高燧和太子给拽住了。

这还是在朝堂上呢。

“放肆!”

朱棣狠狠的瞪了自己儿子一眼,烂泥扶不上墙,一点儿定力都没有。

“吕爱卿,你觉得,我大明应该如何出兵呢?怎么个援助法?”

他的眼睛之中,带着一丝探究,这群士族,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定然不会相信,这群家伙,是准备让他,派人去援助高丽的,要真想要这样做,估计在高丽挨揍的时候,他们就跳出来了。

此刻,高丽都快亡国了,他们才出来,很明显,这群人,是别有深意。¨求\书?帮/ /耕!芯~蕞*全*

“臣以为,我大明,应该派遣10万精锐,进入高丽,平定叛乱,不过,臣听闻,高丽王己经死在了汉城,这高丽,作为我大明附属之地,理应纳入到我大明疆域之中来!”

果然,随即,这位礼部尚书的话,首接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了。

原本这群人,也都在想着,这礼部尚书,是不是疯了,能够进入朝堂上的,基本上都是大佬。

六部的阁臣,还有就是监察御史等等,以及一些实权部门的头头脑脑,这群人,哪个不是人精?

高丽被谁打的?

大家伙心知肚明,那是汉王家的儿子打的,汉王是谁?

天子的亲儿子。

朱棣的亲孙子,打他的干儿子,这样的事儿,他们应该说话吗?

肯定是不应该的。

这也是,高丽使臣都来了这么多日子了,却也没有任何一个大臣,站出来,给高丽站台。

结果,这个时候,高丽败了,马上就要被打垮了,这位礼部尚书,忽然之间,就给上了个大卫星。

高丽败了,大明介入,然后,将高丽纳入到大明疆域。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高丽也是个不小的地方,相当于中原的一两个省那么大。

若是真的能够纳入到大明疆域中来,对大明的士族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臣附议!”

随后,就是礼部的大小官员,开始纷纷附议,而之后,是吏部,很快,朝廷上,就有超过半数的官员,纷纷加入进来了。/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

这可是给朝廷谋福利呢,高丽纳入到大明中来,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高丽王,谁他么管他们死了还是怎么了,不是说,己经死了吗?

实在不行,就在弄一个姓李的,说他是高丽王的后裔,然后,想要举国加入到大明中来不就成了?

这样的事儿,他们也不是没干过,当初,为了解决安南问题,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一个原本安南国主的后人,竟然穿越了哀牢山,跑到了中原求助,最后,朱棣也是顺利的帮他报了仇,那个安南国主的后人,感谢朱棣的慷慨,最后,自愿加入到大明。

而他加入到了大明,自然也就代表了,安南也加入到了大明。

毕竟他是安南国主唯一的继承人。

“老大,你怎么说?”

朱棣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这个事儿,不会是这个混蛋玩意儿搞出来的吧?

要高丽加入到大明来,他并不反对,不过,这个事儿,怎么个加入法,可就不一样了。

若是按照这群士族的想法,他跟那位老二,可就离心离德了。

人家的儿子,有能力,有想法,将高丽拿下来了,屁股还没坐热乎呢,结果,这群士族,就过来摘桃子。

朱高炽这会儿,人都己经麻了。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这群士族,给他来这么一出啊,其实,那日,他跟自己老爹聊完之后,他觉得,自家老爹说的也没有毛病,大明的藩王,与其将来,就闷在家里生孩子,还不如将他们分封出去,让他们去跟那群野人抢地盘。

就像是他的儿子,也不少,若是未来,能够出去,开疆拓土,还能够跟林佑那样,每个月,给他这个老爹送上不少的钱财,他做梦都能够笑醒。

至于说高丽,就当是给老二的补偿呗,那地方,他也看不上。

这个时代,中原人,自认为是占据了天下最好的那片土地。

其他的地方,他们还真看不上。

就像是这个时候的东北地区,并没有被开发,顶多就认为,这地方适合放牧,能够养战马。

凭借这一点,大明就控制了这片土地将近200年,到了万历46年的萨尔浒之后,明朝才彻底失去了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因为蒙元人,对于草场的肆意破坏,造成了很多地方,沙漠化很是严重,逐渐的让很多地区,都荒芜了起来。

西北之地,在那个时代,也不被重视,这也是草原能够快速的将这里占据,而明朝也没有发动反击的原因。

总不能天天让军队,去守沙子,拿到了之后,还屁用都没有吧?

至于东南亚,这地方到处都是瘴气,中原人去了,并不适应,而且,当地的百姓,也让中原人,各种看不上。

一群人吃手抓的东西,用手擦屁股,这样的人,看一眼,都让中原人觉得恶心。

自然也就没有兴趣,跟这群人一起玩耍了,当然了,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原百姓,还没有如同乾隆之后,人口快速大爆炸。

原本生活的土地,养2亿人口没有问题,更多了,就承受不住了,才开始移民,开始迁徙,各种各样的下海潮,进入东南亚地区,才开始出现。

而现在,这群士族这么一整,他到底应该是承认,还是不承认?

若是说同意了这个事儿,未来,他的儿子分封问题,该怎么解决?

总不能够如同自家老爹说的那样,给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封地上,就让他们就天天去生孩子,不再管其他问题了吧?

若是不同意,这群士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也捉摸不透,得罪士族的事儿,他也不想干。

关键是,这个事儿,这群士族,根本就没有跟他这个太子商量啊。

奶奶的,果然啊,遇到了问题了,这群混账东西,还真靠不住。

“父皇,儿臣以为,这援助高丽之事,还是容后再议的好!”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决定,搁置争议,把这个事儿,先放在后面,等等消息,看看高丽那边儿的情况,若是高丽拿下来了,或许,朝廷还能够占些便宜,若是高丽反击,打败了林佑,这个事儿,自然也就没有了。

听到了太子的话,朱棣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管你跟老二怎么争夺皇位,未来到底皇位归属给谁,但是,对于大明皇室有利的事儿,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听到了太子的话,不少大臣,都是一脸懵,不是说,太子跟那位汉王,不对付吗?

高丽被汉王的儿子拿下了,对这太子,有什么好处?为何太子殿下,要说出这样的话来?

“行了,这事儿,就如太子所言,容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