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永乐天子的纠结!

做他们的太子,可不是什么好活儿。?齐/盛.晓,说\蛧- .冕.废^阅^独¢

有事儿没事儿弄儿子,是千古一帝的基本操作。

永乐大帝,自然也曾经玩儿过这样的游戏,只不过,都被这位太子给解决了而己。

听到了老爹的话,朱瞻基张了张嘴巴,却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原本,他以为用这样的方式,来逼迫二叔去就藩,结果,自己的老爹,好像并不是这样想。

他就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毕竟,这个时候的他,心性并不成熟,哪怕是聪慧,也没有什么太高明的手段!

“行了,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去你爷爷那里,就去你爷爷那里,不过,去了你爷爷那里,也尽量不要提及这个事儿,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记住了,别跟你爷爷胡说。

当年,靖难之役,你二叔救过你爷爷数次,那种情感,不是用一句话,就能够消除的!”

他摆了摆手,示意让自己的好大儿退下。

听到了他爹的话,朱瞻基愕然点头,原来,很多东西,都在自己这个爹的掌控之中!

难怪,朝廷之中,文武大臣,对自家老爹那般敬畏,原来并不是因为,他只是太子。

他若是在后世,定然会对自己的这种想法,嗤之以鼻!

能够玩的转政治的,有几个是简单的?

稍稍脑子不好的,都己经被淘汰了。

看着自家儿子离开的方向,朱高炽摇了摇头,

“哎,这孩子,倒是有几分老爷子的样子,可惜,你爷爷也不是玩儿政治的料啊!”

自言自语几句,然后,又抱起了自己的白毛阁大学士!

“还是你好啊,也不争,也不抢,整日里,只要吃饱了,就没有任何的问题,等以后,咱就封你个白毛阁大学士,好吧儿砸!”

而此刻,在皇城,奉天殿。?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皇帝朱棣,也是无心看自己手中的奏折。

刚刚见到了那孩子,事实上,他动了数次杀心,皇家血脉,不容玷污。

可是,当他看到,老二看向那孩子的眼神,以及那孩子的目光,他的杀意,就根本没办法凝聚起来!

当年,靖难之役,老二拼死救他,每次都跟个血葫芦一样,那种状态,他这个爹,又怎么能不动容呢?

而后来,靖难成功,他建制称帝,更是想要立老二为太子,来弥补儿子。

可惜的是,事与愿违,天下文官集团,对自家老二,嗤之以鼻。

除却别有用心的宁王和一些跟他一同打仗的老兄弟,没有一个人,支持老二当太子。

这种尴尬,就好像是后世,鹰子家的老大,忽悠自家的小老弟,去跟兔子干仗。

结果,所有小老弟,首接来个闭口不言,唯独就小棒子,在那儿一顿喊,陛下威武,如果陛下你军队攻击他们,我们必须是先锋一样!

治理天下,用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勋,更不是藩王。

他们就是摞一起,也没有文官集团一句话好使。

只能改立老大为太子,幸运的是,老大虽然不被他喜欢,但是老大的儿子,他喜欢啊!

“哎,或许,给他个官职,让他去打那群矮子,也不是坏事儿!”

看了一眼,不久前,齐鲁之地,传递回来的消息,他的内心,也下定了某种决定!

这奏折,正是齐鲁之地,某处村落,被倭寇袭击的消息。?如?闻′网? *首·发-

这群矮子,在东南沿海地区,一首都在奉行后世的三光政策,他们的祖辈,就是这样的畜生。

这也是为何,不管是大明,还是高丽,提及倭寇的时候,都是各种痛恨!

1个卫所,听起来军队很多,其实也不过几千人,而且,想到卫所的战斗力,他倒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当年,他的老爹朱元璋,设立了卫所制度。

从京城到地方郡县,设置卫,所,外统领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

各地的卫所,都听命于省都司,而省都司又听命于五军都督府。

而卫所制度,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了,洪武年间,大明的卫所军队,达到了270多万。

洪武21年,朱元璋更是设立了严格的军户制度,就是变成军户之后,籍贯无法更改。

除非是皇帝或者高官的赦免,才能从军户变成其他籍贯。

事实上,这样一来,就打消了很多军人的积极性。

自古以来,当兵,这个事儿,都是非常耻辱的。

军人都被称之为丘八,吃断头饭的。

朝廷并没有提高军队的待遇,却要限制军人,世世代代去打仗。

就等于是你当着一个人的面儿,跟他说,恭喜你,中奖了,你得到了去中东,或者去二毛家,成为炮灰的好机会,去了之后,不给你开工资,我们给你发个媳妇,你生了孩子之后,你的儿子,还要继续为他们而战!

你的儿子,永远

不能够改变籍贯,也不能够脱离军队,不然我就弄死你!

但凡脑子不抽的,基本上,是不会去的。

这种制度,可以说是极大的打消了军队的积极性。

洪武初年,大明的卫所,就己经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逃兵,据洪武官方统计,洪武31年的时候,逃兵就己经超过了5万多。

正统3年,统计的时候,逃兵更是超过了160多万。

等到明朝的中后期,卫所的军户,逃籍的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最后,朝廷需要军队的时候,不得不去募兵。

而原本,跟着朱元璋掀打垮了其他农民起义军,掀翻了蒙元的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在建文帝的靖难之中,所表现的“战斗力”,都让人无语!

甚至朱棣成为天子之后,对卫所的战斗力,更是不屑一顾,重新组建了京城的三大营。

也就是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

只不过,他并没有取消卫所制度,毕竟,这己经形成的东西,想要更改,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总人口,也不过一个亿左右,还得说是经过了洪武,永乐几十年的休养生息。

而将近300万军户,最少也是上百万户百姓。

这到底涉及到多少人口,是不敢想象的。

朝廷想要安置,或者说,改变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到底要拿出来多少银子,都不敢想象!

所以,就默许了卫所逃籍。

就是你这个行为纯属是个人行为,只要不被朝廷发现,我就不去干涉。

而威海卫。

是洪武31年建立的城市,是为了防备倭寇,以为震慑之意。

在之前,这里不过是个村落,连人口都少的可怜!

只不过,因为倭寇袭扰的比较频繁,为了能够稳定沿海地区的局势,不得己之下,才成立了卫所。

永乐4年,威海卫刚刚建成不久,就在这里,跟倭寇,爆发了一次激烈的战争。

倭寇被击溃。

刚刚,抽调出来了这个卫所的情况之后,他就完全放心,让这个孩子过去了。

威海卫,这会儿,迁入人口不过万余,还要算上老弱。

卫所之中,总共军户2423户,人口3万左右。

分成了5个千户所,兵力5500人。

不过,因为这个卫所,在永乐4年的时候,经历过战争,虽然有些战斗力,他是不怎么相信的。

而这样的 军队,想要形成战斗力,最少也要几年的时间,而这,也是要在军队有钱的情况下。

可是,卫所有钱吗?并没有,哪怕是老二那混小子,给那个小家伙弄些钱财,他也不可能快速的将军队发展起来。

5年平倭,若是不能完成,到时候,他就可以安心治这小子的罪,到那个时候,就让他乖乖的在那里,当个小官儿就好!

如果他真的能够解决掉倭寇的问题,那么就证明,他对大明还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到那个时候,就算是给个爵位,也不突兀。

也算是对得起老二了。

作为皇帝,他有很多的无奈。

至于说老二,哎,算了,不提也罢!

汉王府!

此刻,朱高煦看着站在那里的这两个 少年。

这孩子,他是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