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赁宅

第一百三十五章赁宅

沈秋百般解释自己现在真的没什么事儿,也不觉得累,嘴皮子都要磨破了才让沈家人勉强同意她一起去牙行。

为了不跟裴家尴尬相遇,他们特意走远了一些,问了几个人才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牙行。

奉城算得上是距离边关最近的大城池了,自然十分繁华。

很多走南北货的商队到了北边基本上都止步于此,所以商贸往来不比南边那些富庶城池差多少。

有钱有人的队伍来来往往,牙行的生意好得很。

“几位是想租宅子?”

廖牙人不动声色的来回扫了一眼走进来的一家四口。

嗯,瞅着衣裳不像有钱人,不是大买卖。

他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性子,苍蝇再小也是肉,哪怕租个小宅子也能赚佣金。

“咱们想赁个一进的小宅子,够四个人住就行。位置不需要太好,但最好离集市能近些,别太偏僻,有水井就更好了。”

一路上几个人已经商量过了想要住什么样儿的地方,而且也考虑过得做点儿小买卖赚银子。

有什么比吃食生意更适合他们家呢?

万氏的手艺早就练出来了,虽然现在没什么本钱也没有人手,做点心不太合适,但可以卖早点或是小吃啊。

市集上面热气腾腾的早点摊子前面总是排着长队,住在附近能省好多事儿。

廖牙人心中了然,看来自己的眼力还是准。

“正好有几处小宅子符合,方便的话今儿就能过去看看。”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四人当即就欣然同意跟着廖牙人来到奉城市集附近的几条巷子。

看房的过程很顺利,有三处宅子都不错。

都是一进,五间正房一字排开。

屋主看起来都是讲究人,房梁瓦片都好好的,有修缮过的痕迹。

进到屋里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痕迹,都打扫的挺干净,就是家具几乎没有,除了火炕之外基本都需要重新采买。

其中有一处院子里有水井,且后院大一些,开垦了一块菜地,里头的菜苗还绿油油的。

“你们运气挺好,这家位置不错。原屋主的小儿子在南边发达了,老两口拖家带口投奔去了。”

“他们才走不久,你们要是早来俩礼拜肯定摊不上这个大便宜。”

沈大江跟媳妇和儿女里里外外转了好几圈,互相对了个眼神拍板定下来就租这个。

一个月一两半银子的租金,成功让万氏牙疼得不得了,差点儿就要喊不租了。

这也太贵了,京城赁个小宅子才多少银子。

这都要到边关了,居然还得一两半!

一两半啊,上溪村俭省的人家勒勒裤腰带能活一年!

廖牙人很高兴今儿碰上了爽快的客人,虽然单子小,但不过一个上午就完事了,算下来他还是赚的。

瞄到万氏面上的犹豫,他发挥出与生俱来的利索劲儿,拽着沈大江噼里啪啦连签字带按手印就把契约立好了。

“哎,我还说再看看呢,结果你爹这手太快了。一两半一个月啊,那院里啥也没有,咱还得买不少东西。”

“杂七杂八算下来不得至少几两?这还没干啥呢,那点儿银子就花出去了。”

沈秋耐心的听着她在耳边小声唠叨,还顺着开导两句。

他们现在确实应该精打细算,安顿下来之后还得置办早点摊子的家伙事儿,一个不留神那几两银子就得花没。

果不其然,四个人坐在擦干净的火炕上盘算完要买的东西之后,万氏脸都僵了。

要住人的三间屋子加上吃饭的堂屋,桌椅板凳肯定要有,柜子橱子也不能少,还有锅碗瓢盆、杯碗盘勺、被褥枕头……

“这些要是都置办下来,得多少银子?”

“要出早点摊子咱还得找木匠打推车、去打铁铺子定做锅子炉子,再加上买鸡蛋黑面白面还有菜肉柴火……”

“老天爷啊,这九两银子够干啥的啊?”

沈秋咬咬唇,确实是不够干啥的。

本来以为天高皇帝远的这里物价应该会便宜很多,可这边做生意跑商队的多,很多人都不缺银子。

刚才在街上溜达的时候她就已经留心看过,地摊上卖的东西都算不得便宜。

“先这样吧,买卖做起来了就能看着回头钱,怕啥?”

沈大江倒是没怎么慌,凭他闺女的手艺,就算赚不了盆满钵满,最起码不愁吃穿。

好长时间没去打过牌了,这边也没什么酒友,一路上能说上几句话的裴家父子现在也掰了,他都有点儿无聊了。

“爹说的没错,不光早点摊子,我也可以上街去帮人写信或是去书斋抄书赚点儿银钱。”

沈年现在已经褪去了书生气质,换下长衫,穿上短打,看上去就是个年轻又结实的后生。

虽然之前并没怎么参与过家里的点心铺子,也并不了解沈秋究竟靠着刺绣赚了多少,但身为长子的责任心不容许他就在家里干坐着。

“大哥,你这双手可不是用来给人写信抄书的。”

“不过要是去书斋能抄些用得上的书也还不错,你现在的精力还是得放在备考上。”

“咱们总有一天要回京城去的,你也总归还是得参加春闱。这段日子就还是好好做文章吧,免得荒废了。”

沈秋不赞同沈年去赚那点儿小钱,有这功夫她都能绣好多荷包帕子了,不比抄书写信赚的多多了?

而沈年听到妹妹提起春闱,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遗憾和释然。

“你说的对,我要参加春闱,不能浪费时间。”

青年温润的表情绽开一抹微笑,挺好,这么多年的书不能白读,等妹夫他们啥时候打胜仗吧。

哦,不打胜仗也没啥,只要人活着就行。

毕竟妹妹肚子里还怀着裴家的孩子,哪位皇上登基也不可能取消春闱。

自家男人和儿女的话缓解了万氏的部分焦虑,家里没有废人,都能赚银子,这对她来说就是好事儿。

得赶紧把早点摊子支起来,手里只出不进太难受了,她还是怀念之前每天都能捧着钱匣子数铜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