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归来
小
大
第一百零九章归来
大理寺少卿并没有将宋郅之前交待的那些第一时间呈到皇上面前,以免扰了皇上一年到头难得的清闲。
于是沈秋回门之后在娘家一直等到正月初十才等到裴彻回家。
男人俊朗的容颜染上了疲惫和憔悴,眼窝处能瞧见明显的青色,下巴和唇周也冒出了不短的胡渣。
刚一照面,沈秋就莫名觉得他老了好几岁。
“你怎么没回去休息好了再来?我在娘家也不会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忙慌的过来也不怕爹娘惦记你。”
她仔细端详了一下他全身,确认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妥,这才放下心来。
裴彻刚才已经收获了一波老丈人和丈母娘对他的疼惜,此时听见媳妇也心疼他,顿时感觉身上的倦意少了一半。
“没事儿,等会儿一起回去。”
他没说自己是想搂着媳妇睡,毕竟是在沈家,真要这么肆无忌惮的说出来恐怕刚才对他和颜悦色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会立马给他脸色看。
万氏自然不会让小两口饿着肚子回家,张罗了一桌好饭菜。
出门访友的沈年后来也回来了,看见久不出现的妹夫还惊讶了一下,随后也没问什么坐下一起又跟着吃了点儿。
因着女婿才回来,沈家也没多留他们,吃过饭就催着两人赶紧回去休息。
裴彻烧好热水快速洗了个澡躺进被窝,将身边的沈秋扯进怀中喟叹了一句:“还是家里舒坦,你不知道我这些天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多日不见,沈秋自是有些想念他,正枕在男人肩上抓着他的大手玩手指,听见这话顿了一下,好笑道:“这些年你过的不都是这样的日子?”
裴彻语塞,这让他怎么接?
手臂紧了紧,又偏头轻轻的咬了下她的耳垂,低声说:“有媳妇跟没媳妇能一样么?”
“哪儿不一样?”
沈秋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胆子,今天就是想逗逗他。
结果只听男人哼笑了一声,随后就被拉进无限沉沦的狂风暴雨之中,犹如无尽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着海浪上下沉浮。
次日清早,沈秋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快要接近中午了。
旁边的位置没了人影,只放了给她准备的衣裳。
沈秋揉着酸软的腰心中暗骂:这人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非说要把这些天欠的全都补给她。
啊呸!谁要他补啊!
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穿好衣裳,裴彻推开门走进来。
“起了?我从外面买了些饭菜,正好现在去吃,还热乎的呢。”
沈秋没搭理他,自顾自奔厅堂而去。
她确实饿了,昨晚被折腾了许久,又错过了早饭,现在能吃下一海碗的饭。
见状,裴彻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他确实是放纵了点儿,实在是这些天憋的难受。
本来没打算动她,但小姑娘非要问什么一不一样,既然她想知道,那身为她男人自然要身体力行的让她体会一番。
结果一个没控制好,把人折腾的有点儿过。
沈秋虽然是故意不搭理他,但打开食盒看到里面都是自己喜欢的饭菜时气就消了一半,吃着吃着另一半气也烟消云散了。
“最近少往外跑,京城有些不太平。”
两人吃饱了都有些犯困,稍微消消食就又躺回了炕上打算睡个午觉。
就在沈秋将要闭上眼睛的时候,裴彻的声音清晰的传进她的耳朵里,人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她猛的扭头看过来:“为什么不太平?”
由于情绪太过激动,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她的眼睛似乎有些红,满脸的急切和认真让裴彻很是惊讶。
他犹豫了一下,按理来说案子的情况是不应该说出来的,可媳妇瞧着有些害怕,要是不把话说明白些怕她心里不踏实。
“也没什么,只是京城不是铁板一块,即便有官差巡逻也不可能防住有心想要做些什么的人。”
“我这么说你明白么?”
沈秋听了之后陷入沉默。
京城当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是最危险的地方。
虽然身处皇权最中心,可皇上已经年迈,下头的皇子们谁不觊觎宝座,谁不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有心想要做些什么的人,在京城可谓是比比皆是。
不过她也理解裴彻这样的遮遮掩掩。
毕竟是大案子,案情如何确实不该是她该知道的。
“好,我听你的,最近除了回娘家都不会出去乱跑。”
话题有些沉重,她转而说起了要给裴旭说亲的事儿,并重点说了一下念夏的身份。
裴彻对此果然跟裴家人一样毫不在意,甚至于还说了一句要是人家看不上二弟,那他有几个单身的手下也可以去相看。
这句话让沈秋彻底无语住了,裴旭可是他亲二弟,就这么不重视他的婚姻大事么?
她不由得想起有一次裴旭小声的抱怨大哥见色忘弟,如今看来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分开这些天各自身边发生的事情,渐渐困意翻涌相拥而眠。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
这一天有花灯会,万氏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在这天推着小车去街上摆摊子。
这也是自去年镜湖夏集之后她找到的小乐趣。
可能是从前在上溪村天天睁眼就是喂鸡喂猪,做饭洗衣,一年到头都走不出来几回。
如今搬到城里住,万氏对摆摊子赚钱这件事儿尤为感兴趣。
虽然点心铺天天都进账,但之前从闺女手里拿的银子得先还。
家里现在只有逐渐减少的欠债,还没开始给儿子攒聘礼银子呢。
有这么大的一桩事天天压在心里,她根本就没什么心情看等会,一心只想着早点儿把银子攒够娶个可心的儿媳妇。
沈大江本来想出去转转顺便赌上两把,结果直接就被扣住帮忙。
刚想要反抗就听万氏一顿絮叨,想想儿子岁数确实不小了,只能悻悻压下原本的念头。
沈年得知爹娘正月十五晚上竟然还要去摆摊子,还是为了还钱和攒聘礼,顿时心里的愧疚就像洪水一样不断疯长,不顾他们反对也要一同去。
大理寺少卿并没有将宋郅之前交待的那些第一时间呈到皇上面前,以免扰了皇上一年到头难得的清闲。
于是沈秋回门之后在娘家一直等到正月初十才等到裴彻回家。
男人俊朗的容颜染上了疲惫和憔悴,眼窝处能瞧见明显的青色,下巴和唇周也冒出了不短的胡渣。
刚一照面,沈秋就莫名觉得他老了好几岁。
“你怎么没回去休息好了再来?我在娘家也不会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忙慌的过来也不怕爹娘惦记你。”
她仔细端详了一下他全身,确认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妥,这才放下心来。
裴彻刚才已经收获了一波老丈人和丈母娘对他的疼惜,此时听见媳妇也心疼他,顿时感觉身上的倦意少了一半。
“没事儿,等会儿一起回去。”
他没说自己是想搂着媳妇睡,毕竟是在沈家,真要这么肆无忌惮的说出来恐怕刚才对他和颜悦色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会立马给他脸色看。
万氏自然不会让小两口饿着肚子回家,张罗了一桌好饭菜。
出门访友的沈年后来也回来了,看见久不出现的妹夫还惊讶了一下,随后也没问什么坐下一起又跟着吃了点儿。
因着女婿才回来,沈家也没多留他们,吃过饭就催着两人赶紧回去休息。
裴彻烧好热水快速洗了个澡躺进被窝,将身边的沈秋扯进怀中喟叹了一句:“还是家里舒坦,你不知道我这些天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多日不见,沈秋自是有些想念他,正枕在男人肩上抓着他的大手玩手指,听见这话顿了一下,好笑道:“这些年你过的不都是这样的日子?”
裴彻语塞,这让他怎么接?
手臂紧了紧,又偏头轻轻的咬了下她的耳垂,低声说:“有媳妇跟没媳妇能一样么?”
“哪儿不一样?”
沈秋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胆子,今天就是想逗逗他。
结果只听男人哼笑了一声,随后就被拉进无限沉沦的狂风暴雨之中,犹如无尽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着海浪上下沉浮。
次日清早,沈秋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快要接近中午了。
旁边的位置没了人影,只放了给她准备的衣裳。
沈秋揉着酸软的腰心中暗骂:这人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非说要把这些天欠的全都补给她。
啊呸!谁要他补啊!
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穿好衣裳,裴彻推开门走进来。
“起了?我从外面买了些饭菜,正好现在去吃,还热乎的呢。”
沈秋没搭理他,自顾自奔厅堂而去。
她确实饿了,昨晚被折腾了许久,又错过了早饭,现在能吃下一海碗的饭。
见状,裴彻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他确实是放纵了点儿,实在是这些天憋的难受。
本来没打算动她,但小姑娘非要问什么一不一样,既然她想知道,那身为她男人自然要身体力行的让她体会一番。
结果一个没控制好,把人折腾的有点儿过。
沈秋虽然是故意不搭理他,但打开食盒看到里面都是自己喜欢的饭菜时气就消了一半,吃着吃着另一半气也烟消云散了。
“最近少往外跑,京城有些不太平。”
两人吃饱了都有些犯困,稍微消消食就又躺回了炕上打算睡个午觉。
就在沈秋将要闭上眼睛的时候,裴彻的声音清晰的传进她的耳朵里,人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她猛的扭头看过来:“为什么不太平?”
由于情绪太过激动,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她的眼睛似乎有些红,满脸的急切和认真让裴彻很是惊讶。
他犹豫了一下,按理来说案子的情况是不应该说出来的,可媳妇瞧着有些害怕,要是不把话说明白些怕她心里不踏实。
“也没什么,只是京城不是铁板一块,即便有官差巡逻也不可能防住有心想要做些什么的人。”
“我这么说你明白么?”
沈秋听了之后陷入沉默。
京城当然不是铁板一块,相反是最危险的地方。
虽然身处皇权最中心,可皇上已经年迈,下头的皇子们谁不觊觎宝座,谁不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有心想要做些什么的人,在京城可谓是比比皆是。
不过她也理解裴彻这样的遮遮掩掩。
毕竟是大案子,案情如何确实不该是她该知道的。
“好,我听你的,最近除了回娘家都不会出去乱跑。”
话题有些沉重,她转而说起了要给裴旭说亲的事儿,并重点说了一下念夏的身份。
裴彻对此果然跟裴家人一样毫不在意,甚至于还说了一句要是人家看不上二弟,那他有几个单身的手下也可以去相看。
这句话让沈秋彻底无语住了,裴旭可是他亲二弟,就这么不重视他的婚姻大事么?
她不由得想起有一次裴旭小声的抱怨大哥见色忘弟,如今看来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分开这些天各自身边发生的事情,渐渐困意翻涌相拥而眠。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
这一天有花灯会,万氏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在这天推着小车去街上摆摊子。
这也是自去年镜湖夏集之后她找到的小乐趣。
可能是从前在上溪村天天睁眼就是喂鸡喂猪,做饭洗衣,一年到头都走不出来几回。
如今搬到城里住,万氏对摆摊子赚钱这件事儿尤为感兴趣。
虽然点心铺天天都进账,但之前从闺女手里拿的银子得先还。
家里现在只有逐渐减少的欠债,还没开始给儿子攒聘礼银子呢。
有这么大的一桩事天天压在心里,她根本就没什么心情看等会,一心只想着早点儿把银子攒够娶个可心的儿媳妇。
沈大江本来想出去转转顺便赌上两把,结果直接就被扣住帮忙。
刚想要反抗就听万氏一顿絮叨,想想儿子岁数确实不小了,只能悻悻压下原本的念头。
沈年得知爹娘正月十五晚上竟然还要去摆摊子,还是为了还钱和攒聘礼,顿时心里的愧疚就像洪水一样不断疯长,不顾他们反对也要一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