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至于如何行事,全凭长公主的手段!”

说罢,他扬长而去。

苏月望着陆霄决绝的背影,眼中恨意更浓。

这个疯子,分明是想让她当马前卒,即便事败,也与他陆霄毫无瓜葛。

但她苏月,绝不会输!

同时,她也心知肚明,陆霄绝不会坐视她失败。

……

时光荏苒,转眼间,春闱在即。

为方便女子参考,明昭帝特下旨意,将原本九日的考试缩短为六日。

京城中,关于此次科举的议论沸沸扬扬。

有人猜测,这是陛下为了新宠春婉清铺路,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女子才学的重视。

流言蜚语,不一而足。

而苏临,则在暗中筹谋着。

虽然父皇下旨让她主持科举,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可以高枕无忧。

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是大忌。

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她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这些日子,她表面上不动声色,

暗地里却通过各种手段,或笼络人心,或安插眼线,

将科举的各个环节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一日,苏临收到密报,得知了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已经陆续抵达京城。

按照惯例,朝廷会为举子们提供免费的食宿,以示皇恩浩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苏临决定亲自前往举子们下榻的客栈巡视。

毕竟,这次科举非同小可,不仅关系到朝廷选拔人才,更关系到她和春婉清之间的博弈。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

苏临穿着厚厚的披风,腰间系着玉带,

虽然腹部已经微微隆起,但在宽大的衣袍遮掩下,倒也不甚明显。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负责此次科考安全的,是连瑾和陆霄。

这两人,一个是她的舅舅,一个是她曾经的敌人,如今却都成了她手中的棋子。

世事无常,当真令人感慨。

苏临在客栈二楼的雅间临窗而坐,远远地便瞧见了正在巡视的连瑾。

他身着玄色劲装,腰悬长剑,英姿勃发,引得不少路过的女子频频侧目。

苏临微微一笑,命人给连瑾送去一壶上好的龙井。

连瑾接到茶水,抬头望向二楼的苏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这个外甥,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行事周全,

即便身处高位,也未曾忘记他们这些亲人。

当真是难得。

苏临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暖手炉,这是连瑾前几日送给她的。

虽说已经开春,但早晚温差大,她又怀有身孕,身子比寻常人要虚弱些。

连瑾能注意到这些细节,足见其用心。

“一家人之间,本就该如此。”

苏临心中暗想,

“更何况,连瑾待我,也并非全然出于亲情。”

她早已察觉到连瑾对她的感情,只是……

她如今腹中孩子的父亲尚不明确,又岂能轻易接受连瑾的情意?

更何况,她如今的身份,也不允许她有任何的儿女私情。

就在这时,陆清寒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他正缓步朝这边走来。

苏临的目光落在陆清寒的脸上,

她想问他关于考生的情况,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简单的两个字:

“如何?”

陆清寒走到她身旁,沉声说道:

“禀殿下,一切妥当。”

他的人已经对客栈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从考生们用的笔墨纸砚,到吃的饭菜,住的房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为的就是防止有人暗中做手脚,影响科举的公平公正。

陆清寒看着眼前的苏临。

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有做太子的能力。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的目光落在苏临手中的暖手炉上,

“殿下畏寒?”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苏临微微一怔,随即有些不自在。

今年的春寒确实有些厉害,但她也不至于这般娇气吧?

陆清寒这是在讽刺她吗?

“还好。”

她淡淡地回了一句。

陆清寒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连瑾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五味杂陈。

“殿下,那位便是今年的解元,萧阳泽。”

曹刚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微妙的气氛。

苏临顺着曹刚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年轻男子正站在不远处,

他身姿挺拔,眉目如画,手中拿着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

“洛家世代书香,乃秦州的名门望族。”

曹刚在一旁介绍道,

“这位洛公子不仅出身显赫,才学也是一等一的好,被誉为‘秦州第一才子’。”

苏临微微颔首,

“果然是人中龙凤,气度不凡。”

她由衷地赞叹道。

“有人开盘设赌,赌他能连中三元呢!”

曹刚兴致勃勃地说。

青霜在一旁听了,忍不住冷哼一声:

“连中三元?谈何容易!上一个连斩三元的,还是……”

“青霜。”

陆清寒冷冷地打断了他,

“去看看那边。”

青霜立刻闭上了嘴,灰溜溜地走开了。

陆清寒走到苏临身边,轻巧地夺过她掌中的暖宝宝,

“殿下还是少用这些东西为好。”

说罢,也不等苏临反应,便转身离去。

苏临愣在原地,有些莫名其妙。

这家伙,又发什么神经?

连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陆清寒……

他究竟想做什么?

他明明已经决定放手,不再与苏临有任何瓜葛,

可为何……

为何还要这般?

难道……他真的对苏临……

连瑾不敢再想下去。

他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心中的嫉妒和占有欲。

……

“陛下,此次科举,事关重大。”

早朝时,一位大臣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

“太子殿下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少,恐难当此重任。”

“臣附议。”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来,

“还请陛下三思。”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不少大臣都对苏临担任主考官一事表示担忧。

苏临站在一旁,面色平静。

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

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为官本就罕见,

更何况是主持科举这样的大事。

“诸位爱卿不必多虑。”

明昭帝缓缓开口,

“朕意已决。”

他顿了顿,

“太子监国期间,政绩卓著,朕相信,他定能胜任。”

既然明昭帝都这么说了,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苏临心中清楚,父皇之所以如此信任她,

一方面是因为她确实有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春婉清铺路。

“但愿一切顺利……”

她默默地祈祷着。

同时,又在心中默默补充:

“但愿陆霄和苏月,不要轻举妄动。”“连中三元”,这四个字在青霜听来,远不如客栈的点心来得诱人。

他撇了撇嘴,脚尖轻点,身形一晃,便消失在原地,显然没把这读书人的荣耀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