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渔村晨雾里的卤肉香

林瑶掀开铁锅的瞬间,海风卷着八角桂皮的香气扑面而来。她望着木栅栏外层层叠叠的蓝漆渔船,鬓角的碎发被晨雾打湿,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学校后门摆摊的清晨——那时她蹲在煤炉前搅和卤汁,陈默总说她围裙上的油点子像星星。

"瑶姐,码头老张头说今天有旅游团!"学徒阿满抱着竹筐跑过来,筐里码着刚出锅的五花肉,"要不要多切点?"

林瑶用竹筷戳了戳肉皮,琥珀色的卤汁顺着纹理往下淌:"按老规矩,每天只卤三十斤。"她转身从木架上取下泛黄的笔记本,第124页还记着陈默教她钱江肉丝时写的批注,"火候到了自然香,贪心要砸招牌的。"

话音未落,巷口传来柴油机的突突声。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碾过青石板,车门推开时带出股浓烈的古龙水味。穿亚麻西装的男人踩着露水走来,皮鞋尖却避开了地上的卤汁痕迹——这是今天第三个来找她谈买断的人。

"林小姐,我们诚意十足。"男人递来烫金名片,"从配方到工艺,包括您在渔村的摊位,全部折算成股份..."

"张总,您闻闻这味道。"林瑶突然把卤勺伸到对方面前,滚热的汁水在晨光里泛着油花,"我师父当年在学校后门摆摊,卤锅边总蹲着个捡葱花的老头。后来才知道,那是退休的国宴大厨。"她指尖摩挲着铁锅沿的凹痕,那是三年前暴雨夜,陈默为了护住卤汤被三轮车撞的,"他说手艺是活的,得跟着人喘气。"

远处码头传来导游的扩音器声。林瑶瞥了眼手腕上的机械表——七点十五分,系统每日任务准时在视网膜上浮现:【随机摆摊任务:今日12:00前售出200份渔村卤肉饭,奖励《江南船点图谱》】。她低头给陶碗浇卤汁,忽然想起昨夜陈默在视频里说的话:"瑶瑶,明天有贵客来。"

"阿满,把备用的红曲米拿出来。"林瑶掀开竹蒸笼,热气裹着荷叶香腾起,"今天的饭用新采的荷叶包。"

十点半,码头栈道挤满了举着手机的游客。穿碎花裙的姑娘举着直播支架往前挤:"家人们谁懂啊!导航导到渔村小路,结果被这香味勾过来了!"镜头扫过木牌上歪歪扭扭的"陈氏卤肉",突然定格在林瑶切肉的手上——案板边缘摆着个褪色的搪瓷缸,印着"xx大学后勤处"的字样。

"阿婆,这肉怎么卖啊?"有游客举着钱袋问。

正在包荷叶饭的林瑶抬头,阳光恰好穿过她发间的银簪——那是陈默去年送的,说是用摆摊攒的第一桶金打的。"28一份,饭管够。"她舀起勺老卤浇在饭上,油亮的米粒瞬间裹上焦糖色,"昨天新卤的黄牛肉要不要尝尝?"

人群里突然响起惊呼。穿靛蓝布衣的老太太分开众人,手里攥着个缺角的粗瓷碗:"丫头,这卤汤里是不是加了晒干的桅子花?"

林瑶愣住了。三年前在农村大集,她跟着陈默学摆摊的第一天,正是用晒干的桅子花代替色素。"阿婆您..."

"三十年前,我在苏州码头卖船点。"老太太颤巍巍摸出块蓝布帕,里面包着半块桂花糕,"有个小伙子总来买,说他娘最爱桅子花香。"

海风忽然静了。林瑶看着老人腕间的银镯子,突然想起陈默醉酒时说的话:"我妈临终前攥着个蓝布帕,说欠了苏州阿婆半块桂花糕..."

"阿婆,您尝尝这个。"她快手快脚盛了碗卤肉饭,特意多添了勺牛筋,"我师父...他叫陈默。"

老太太的手抖得厉害。卤汁滴在蓝布帕上,晕开深色的花。这时人群外传来熟悉的车铃声,锈迹斑斑的二八自行车碾过石板路,后座上的竹筐里躺着个牛皮纸袋——正是陈默昨天说的"贵客"。

"瑶瑶,码头老张头送的新鲜鳗鲞!"男人跳下车时,工装裤沾着渔村的泥点,"快尝尝,配我们的老卤..."他话音戛然而止,盯着老太太手里的蓝布帕,喉结滚动。

"默哥儿?"老太太的泪砸在桂花糕上,"你娘临终前...说桅子花要晒干了才香..."

林瑶悄悄退到卤锅边。晨雾渐散,她看见陈默蹲在老人面前,像极了当年在学校后门蹲守第一锅卤蛋的少年。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任务完成:200/200,奖励已存入空间】,可她忽然觉得,眼前这锅咕嘟冒泡的卤汤,才是最珍贵的传承。

"瑶姐,旅游团说还要加五十份!"阿满的喊声惊醒了晨光。林瑶望着陈默给老人擦眼泪的背影,忽然想起他们在工厂门口摆摊的那年冬天——她感冒发烧,陈默半夜熬了姜汤,非说姜汤里的姜片像小船。

"加三十份。"她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剩下的,给阿婆和师父留着。"

午后的阳光漫过青瓦。陈默蹲在码头修漏勺,林瑶坐在旁边包船点。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在笔记本上画着苏州船点的花样。远处传来游客的惊叹:"快看!那个摊子的老板和老板娘在晒卤料!"

林瑶低头笑了。案板上的蓝布帕晾着晒干的桅子花,陈默的工装上沾着她新调的胭脂色——那是用红曲米和草莓汁兑的,给船点做桃花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