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他图谋的可是这方天地
端坐灵台的嬴政抬眉含笑,向形销骨立的赤尸神君伸出手:"毕竟……你我尘缘未了。"
第七十三章 北邙鬼吟诗,倩女幽魂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北邙山深处醒转的女子似幽林鬼魅,低吟声穿透雨帘:"……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聂小倩自混沌中睁眼,天地间电蟒翻腾,恍如末世将至。腰间镇魂铃所化金钟虚影忽闪忽灭,终复归原形。
"终究枉然。"
这凡尘女子因缘际会得大气运,既掌杀劫权柄,又吞食树妖内丹获北邙传承,看似平步青云,实负黑山遗留的宿命——须率万千妖魔与人族争天命,定乾坤主从。
此局实乃北邙帝君布下的阳谋。既料定她对嬴政未绝的情愫,亦拿准这位异界人仙对倾心之人的怜惜。
被天地放逐前,帝君这记明谋使得坦荡。如今这应劫女子便是横在嬴政面前的抉择:诛之,则遂其愿;纵之,则道心蒙尘。至于保她周全?痴心妄想!
察觉被算计的嬴政怒极反笑,暗忖这些千年老怪果然个个奸猾。
然修为臻至他这般境界,世间早无死局。劫数之说看似凶险,于得道者眼中不过命理循环——天衍四九,必留一线生机。聂小倩的困局,自有化解之方。
天命虽难违逆,却可借机变通,暗行巧计,以假乱真。所谓渡劫,便是以小伤引动大祸,将灾厄扼杀于未发之时,而非任由因果纠缠,待劫难积重难返时匆忙应对。
譬如一人七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此劫只预示其必伤或死,但如何受伤、伤势如何,却无定数。
这便给了修行之人取巧之机。若能预知劫数降临的时辰与方位,届时只需以刀刃轻划掌心,或刺破指尖见血,便算应了劫数。
血光之灾,血光之灾,既已流血,劫数自消。
但若犹豫不决,因果堆积,劫难临头时,七日之后袭来的恐非刀刃,而是通天教主的诛仙剑气。
此事绝非虚妄。
玄门正宗畏惧因果,却不惧劫数,究其根本,正是借此手段,以善抵恶,得天意默许,再以巧计偷天换日,以小伤代大劫,举重若轻。
旁门左道或不知此法,或不得其门,只能凭自身修为硬抗,如太古年间的十二祖巫一般。
空有法力,不通天数,终究难逃消亡。
而嬴政破解聂小倩困境的关键有二:其一,她是否愿见妖魔衰败;其二,她能否震慑天下群妖。
立场,实力。
若她情愿且能压制众妖,只待新朝将立之时,派一群气数将尽、修为低微的妖魔与修士假意交锋,敷衍了事。
虽显草率,却也算历过杀劫,双方未伤根本。然人道既占上风,妖魔法统注定日渐式微。
对人道是涅盘重生,于妖魔则是苟延残喘。一切,皆系于聂小倩一念之间。
她当如何抉择?
“何须抉择?”
小倩立于北邙绝巅,柔弱尽褪,眉宇间唯有决然。当年在兰若寺,她敢趁树妖与燕赤霞斗法之际釜底抽薪,直取其元丹,便是因她够狠。
对他人狠,对自己更狠。
自始至终,她唯有一个缘由——那夜离开正气山庄时,那男子的眼神。
她也唯有一个目的——能与那白衣绝世的青年并肩而立,为敌为友,皆无妨。
为此,成魔成妖,俱不足惜。
她绝不愿成为谁的陪衬,谁的依附!
只因她是聂小倩,天下无双的聂小倩!
但若能助他一臂之力,稍作退让也未尝不可……毕竟她本是人族,本就是善变的女子——帝君再如何神机妙算,终究算不透女人的心思。
九幽阴灯映亮北邙。
雷光隐去,唯剩遮天阴云、刺骨寒风与千里冻土。
凛冽寒意将水汽凝为冰晶,漫天飘洒。惨白的雪成为这灰暗天地间唯一的点缀。北邙山中,一股冻结血肉、冰封魂魄的极寒,令万物凝滞如雕塑。
北邙为幽冥破碎后,帝君施展无上法力开辟的秘境空间。此处自成一界,效仿往昔东岳府君体制重立"小阴司",虽不复当年统御万界的威势,裁决此界众生轮回已然足够。
眼下,聚集北邙的亡魂尽数被一盏玄色古灯束缚。
灯体缓缓转动,无数莹绿光点汇向灯芯,猛然绽放耀目光华,最终凝结成一簇青碧火苗。
这缕微光成为黑暗里仅存的明亮。数不清的幽魂争先恐后涌入灯芯,灯火辉映之处随之扩展。
她正祭炼这件邪道……不,应当称作鬼道重宝。
她要凭此物贯通九幽黄泉来增益修为。若不趁着气运昌隆时全力冲击,待杀劫落幕,就再难觅此等契机了。
第七十四章 逍遥天子,西土圣僧
西域,风沙漫天。
五百载前,此处尚为苍翠绿洲,哺育西北列国的畜群牧草。虽不及中原水泽丰饶,却有清甜泉眼独具风味。
彼时西域诸国共尊中土王朝,虽邦国众多,因彼此牵制反得太平岁月,兵戈久歇。
然五百年前那场天地大战,中土山河尽化血海。幽冥邪术令众生堕为魔障,妖神魔头肆虐无忌。帝君与菩萨亲自下场,几乎将这方世界击得粉碎。
终究西天如来一掌 ** 盖世妖王,五行山下妖魔气运衰竭。天庭撤离凡尘时更抹除史册,断绝此界妖族道统。
那场大战太过惨烈,地脉灵气至今未复。而西域,正是受创最剧之所。
皆因如来曾在此降服大猿王,五载间大日净火焚灼千里,硬生生将沃野炼作死寂沙海。
赢政初临此地,感应到那无处不在的佛门气息,灼热逼人,不由神色微变:"大日如来莫非是东方净土的药师王佛?随手一击便降服妖神,余威竟延续五百余年未消……尊胜禅师,此佛神通较之须弥山佛祖如何?"
尊胜禅师与白眉道人对视莞尔。禅师缓声道:"神霄道友此言谬矣。"
"谬在何处?"
"佛陀化身万千,佛性本无二致。如来即是如来,尊号名谓虽繁,真如自性恒常,岂有他佛?"
赢政愕然:"莫非佛门各派凡称'如来'者,俱是西天佛祖化身?"尊胜禅师合掌微笑:"然也!"
赢政喉结滚动,回想经卷记载诸佛名号,再思及五百年前那惊天一掌……佛祖威能,确实可怖。
难道道佛至尊的存在形态已超越他所能理解?若遇帝君菩萨,尚可周旋或脱身,但面对太上这等存在,逃与不逃俱无分别——恐怕心念方动,便已形神俱灭。
正恍惚之际,他突然心念一动,唇边掠过一丝笑意。白眉真人亦察觉南方异象,抚掌笑道:"赤尸神君自寻死路,夺舍旦辰子反遭真灵反噬,已然魂飞魄散!即便闹到欲界天去,也是我们占着道理,岂能让自在天魔横行无忌!"
尊胜禅师双手合十道:"自化他化,自在永在,纵使能逍遥三千世界,道行堪比等觉菩萨、金阙帝君,终究难逃形神寂灭之时, ** 回之限。即便贵为大自在天子,仍困在四大之中,难觅超脱之门。"
"自在天魔欲证大自在天位,须历无量劫数,但登上天主之位便是尽头。"禅师长叹,"至多如魔主波旬一般,堪比外道帝君,远不及我佛道两家根基深厚......诸天天人虽得六道至高果报,却是自绝前路。"
白眉真人无心探究天魔因果,欣然道:"旦辰子死劫已解!莫非是赢道友暗 ** 手?"
嬴政不便明言自己曾在对方弟子灵台留下元神印记,只含糊道:"机缘巧合罢了,真人不必客套,不如送我十面八面昊天镜作谢礼。"
十面八面?
虽是仿品,却也是帝君亲手祭炼的镇派之宝,让你过目已是破例,竟还贪得无厌?
白眉真人捋须笑道:"待尘埃落定,道友想参悟多久都依你。"
嬴政反倒心生愧意。
他图谋的可是这方天地......
莫名生出几分欺凌良善的负罪感。
三人驾云将至五指山地界,正论及西天极乐世界玄妙。因那方修行法门与大乘佛法略有差异,尊胜禅师也未尽知,只说极乐世界普度众生,无论根器深浅,但诵一声佛号,便可超脱往生,非独如来求圆满道果。
"当是佛门另辟蹊径,与禅宗大相径庭。"
距五指山尚有数百里,途经西域石国小镇时,忽见佛光隐现。三人按下云头,恰落在一个蓬头垢面的胖乞丐跟前。
这乞丐体态肥硕,破衣烂衫沾满油污,正背对众人于墙上涂抹。嬴政凝望墙面,见线条纵横间似在描绘妖魔轶事,细看之下,竟是各类妖魔的来历传说。
胖子扭动腰身,艰难勾完最后一笔——一座横亘南北的巍峨山脉,方转身打量三人。
"嘿嘿......"
嬴政愈看愈觉古怪,此人分明身怀大智慧大神通,外表却与市井乞丐无异,唯一特别的,便是那张屠夫般凶悍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