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海岛比赛(1)
【订单发布人:林夏
订单时间:20年
订单积分:20积分
订单内容:建设订单】
【由于本订单是雇主当前星球的未来形式,白玉世界以及大部分法术将被禁用,您将保留随身空间10*10*10米一个,以及木系异能。】
“又来了又来了,每次都要搞这套!早晚跟你解约!”
虽然念叨着解约,但是她还是接了现在的这个订单。
等到睁开眼又傻了眼。
这个世界确实是她生活的未来世界,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未来会变成这样。
在她的时代的几百年后,末世降临,极热后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始进入海面生活,无数人在海洋中丧生,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海洋世纪。
海洋世纪过程中,极热、火山喷发、天火、洪水、极寒、永夜、海啸、污染、海中怪物……无数灾难让人类一再减少。
历经百年,虽然天灾还是时不时冒出来收割一批人的生命,虽然星球大部分面积还是处于海洋状态,但一部分陆地开始露出,人类也开始拥有一部分种植和居住的陆地。
人类逐渐重回陆地生活,开始重新发展科技。
即便重回陆地,海洋依旧成为人类最恐惧的存在。
无数人以能重新回到陆地生活为荣,尤其是内陆高原地区,成为人类定居的首选位置。
星球上无数天灾前的国家死去,还保留国家概念的不足10个,就这10个还基本都是重新组建的国家,其他人类,基本成了部落或野人。
这之中,林杉杉所在国家的官方是唯一一个从天灾开始一直到天灾后,一直发挥效用、一直拯救平民百姓存在着的官方政府。
在政府努力下,本国人口占整个星球人口四成。
本国部分科技恢复到天灾前状态,通讯开始恢复,海上交通恢复,网络再次搭建,官方和百姓共同努力下,科技开始向着天灾前努力发展。
在陆地上生活的人们逐渐开始安居乐业。
但靠海地区的居住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内陆和高原等地人口拥挤至极。
即便如此,哪怕官方多次提出海港地区分地和各种福利补贴,愿意住到海边城市或者靠海地区的民众还是少之又少。
人类对海洋的恐惧和海洋灾难频发,导致内陆高原拥挤,众人也不愿意去临海城市生活。
官方根据百姓对于蔬果粮食肉蛋需求日益增长,以及陆地人口日益拥挤的状况,决定开放十几年前因海平面下降暴露出的部分海岛的种植权。
然而人类经过几百年的天灾侵袭,对暴露出的海岛毫无信心,这些年不知道多少海岛暴露出海面,却又被海洋吞噬。
虽然新海岛已经存在十几年,且并没有海洋吞噬,可民众还是不敢靠近。
对于新暴露出的海岛,民众态度消极,大部分认为海岛将会再次被海洋淹没,或者被海浪毁坏,即便投资也很难得到相应的报酬。
多年间,海岛利用率远远低于正常土地,但凡这些海岛都利用起来,可能人类所需的蔬果肉类价格都不会一直居高不下。
官方这些年为了提升百姓对于陆地以及新陆地(海岛)的信任,连首都都从繁华的墨城搬迁定在了靠近海洋的京都。
除此外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升百姓对海岛的信心,比如分田地、给补贴等等官方措施,然而收效甚微。
勉强去海岛种植的岛主们最后要么在天灾的恐吓下慌忙离开,要么死在天灾海啸中。
只有贫困的百姓勉强自己生活在临海城市。
为了提升百姓对于新暴露出的陆地、海岛的信心,官方决心举办海岛岛主比拼阶段赛。
这场比赛设定为期20年,全国百姓不限年龄、性别、学历,皆可申请成为距离京都最近的100座海岛的岛主,成为岛主后,将获得海岛20年的处置权。
官方还会为此给予一定量补贴,确保海岛投资的顺利进行。
这20年,前3年将不做任何限制,没有任何税收要求,从第四年,每亩地国家将会要求支付每年最低价值3000元的农作物或牲畜肉。
如果从第四年开始,不能交出相应价值的农作物或畜牧肉,将直接失去比赛资格,不可用金钱代替。
(此要求主要是限制岛主,怕岛主完全不做海岛种植、养殖规划,把海岛完全用在其他方面,比如旅游、建筑建设等方面。)
且不管岛主有多少农作物或牲畜肉,都不需要自找买主,国家将以规定好的高价全部收购。(非强制性,交完最低要求的农作物或牲畜肉后,多出来的可按照心意自行处理。)
第5年,所创造农作物、牲畜价值最高的岛主可得到官方补贴价值100万元的农机。
第10年,所创造农作物、牲畜价值最高的岛主可得到官方赠送的墨城市中心豪华别墅一套(本来想送京都的,奈何京都房产价值太低,没有吸引力。)
第15年,所创造农作物、牲畜价值最高的岛主可得到官方赠送的500万元现金。
20年后,总体创造农作物、牲畜价值最高的岛主,将获得自己所建设的海岛永久产权!
比赛期间岛主也可以随时放弃比赛离开,但这期间投入的资金将由放弃的岛主自己承担。
当然,100名岛主除了第一名的超高额奖励外,其他岛主,只要能坚持20年没有被淘汰的,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金额奖励。
除此外,国家对参与比赛的海岛岛主的额外要求是,每15天最少在任意公开社交平台发布不低于10分钟的海岛建设日常的视频,可以是一个视频,也可以分为多个视频,平台收益,包括广告收益都归岛主自己所有。
当然,额外收益不算在岛主比拼赛的要求金额中。
岛主比赛内容一经发布,获得了广泛讨论。
然而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去申请海岛的人都是狠人,这么大风险的事情都敢尝试。
经济损失都算其次了,现在连住在海边城市的民众都很少,宁愿在内陆、高原地区挤得头破血流,也不愿意住在海岛或海洋边上。
这项目计划了1年多,一直到正式比赛之前,都没有任何人在网上公开表示自己对这项比赛的兴趣,绝大部分人态度消极。
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极端天灾会继续下去,短短十来年的安稳生活并不代表以后世界的稳定,现在还是应该以防患天灾为重要任务。
官方自然不可能让百姓一直处于对未来的恐惧中,虽然天气状况仍然比200年前差很多,但好在极端天灾已经消失多年,虽然还是偶尔会爆发一些灾难,但近几十年已经好了很多,自然要向前看。
让一众网友没想到的是,比赛申请表在官方网络上出现后,不到一分钟,就有了首位申请人,申请人没有选择匿名,是公开状态,首位申请人——林夏,女,26岁。
虽然没有匿名,但这位林夏女士的社交平台除了年龄性别姓名,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一条信息都没有发过,一张照片也没有发过。
好像是……专门为了申请岛主比赛而注册的社交平台。
在其他准备申请海岛的人还在热切计算得失的时候,通过申请后的第二天,林夏已经乘坐游轮到了京都市的港口。
林夏很瘦,没到冬天已经穿上一身厚厚的蓝色毛衣加深色呢子外套,还带着厚实的黑色毛线帽子,裹得这么严实还是看得出来人瘦的浑身没有二两肉。
长得精致漂亮,但脸色苍白,虚弱到站着吹吹海风,船主都怕林夏被海风吹掉到海中去。
站在港口,林夏一阵晕眩,紧急赶路已经耗费了她太过精力,忍着晕眩给自己喂了一块儿高糖巧克力,在港口坐了好一会儿才向边上的三轮车招手。
因为海岛岛主比赛,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有了工作,起码以前海港镇的港口市没有什么三轮车的,都得靠走。
三轮车开心把车骑过来,结果一问去哪儿,说是去港口办事处。
三轮车师傅脸色有点差,随手一指,“就那儿呢!一千多米远!都不用转弯。”
这么近,叫什么电三轮嘛!
然而林夏还是上了车,“嗯,起步价不走吗?”
起步价三块钱。
三轮车师傅当然走了,三块钱也是好的啊,够买三个鱼饼呢。
就这么近还要坐着车,这是哪个城市来的千金小姐?这衣服看着就不便宜。
这年头的羊绒衫和呢子可没有便宜货。
海岛港口,在京都底下的一个偏僻小镇上,这个小镇叫海港镇,因为靠海最近,人口不算多,但住在这里的居民基本都被分了一人最少一亩地,生孩子还能多分。
其实京都市的人口也算是少的,比起其他城市,京都哪怕是首都,很多官员住在这里,但还是没办法赢得百姓的信任。
甚至很多官员都不敢让自己的家属住在京都,生怕一个万一全家死绝,自己在京都工作的,家人孩子必定是留在内陆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