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养活弟弟(3)
许绵绵暂时不知道林家村遭了祸事,在车上就跟弟弟们把一切都商量好了,只打算到帝都以后定居了好好生活。
帝都刚刚被新政权收复,各处还乱糟糟的,所以新政权不得不乱世用重典,用军队来镇压某些企图搞事儿或者偷摸拐骗的坏人。
许绵绵姐弟三人在火车上睡的昏天黑地,终于到要临近帝都的附近城市,包厢里的领导们变多了,虽然是在许绵绵姐弟三人边上的包厢,但也可以勉强听见他们说什么了。
这些人可都是未来的京官,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他们很有分寸,只聊国家的美好现状,只聊胜利的好处,不会聊一些保密的内容。
许绵绵竖着耳朵听,知道自己来的很及时,这时候应该有很多旧政府官员的亲戚或者说为旧政府做事的人打算卖房子跑路。
许绵绵就打算去买这样的房子,也不买大的,首要考虑就是安全,其次,最好就买个偏院,姐弟三人够住就行。
姐弟三人也只能做一些不需要调查深入背景的工作,从政肯定是不行的。
还好弟弟们还小,她暂时不用担心弟弟要做什么,只要等政府安排,去上学就行了。
只有她需要做点什么,但是考试上大学……一开始许绵绵是这么想的,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会儿考大学,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考大学也是要政审的。
等到弟弟们考试的时候可能没这么严格了,可是现在新政权刚刚收复,不可能不严格的,也得担心间谍之类的。
毕竟这一批考试的学生将来可能都是要去当官的。
也就是说,许绵绵根本不能去上学,许绵绵掰着手指计算,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她可以做衣服,这个简单,也不需要出门,她的审美又很好,只需要买个缝纫机就行。
本来考大学是想当个什么会计或者文职之类的,但是要政审,还是暂时拉倒吧。
虽然现在他们姐弟三人只是小孩儿,就算说是敌军的后代,估计也不会怎么样他们,可是将来了,万一秋后算账呢?
许绵绵还是觉得这个新政权将来一定会秋后算账的,就算最后平反了,拜托,她和弟弟们能撑住这样的折腾吗?必然不可能啊!
许绵绵现在防的就是新政权秋后算账,要不就算是他们现在站到人家面前去说自己是旧政府官员的后代,人家现在也不会把几个小孩子枪毙的。
但是,他们长大了就说不准了,可能长大了就要被枪毙了呢?或者被折腾了呢?
许绵绵什么都没多说,只打算到地方了再说,弟弟们还不知道姐姐已经改变了想法,打算做个做衣服的。
许绵绵又不能掐算,并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起码不会变的更差了。
至于说空间和随身土地,钱和吃的都能用,没带亏了。
不过终于在要到到地方的时候,许绵绵的好耳力听到了隔壁包厢里压低声音的话语,
“话说,现在这些做生意开个人工厂的,将来是不是要归国有?不能让那些人占着国家的大部分资产吧?”
有个声音迟疑了一会儿,声音压的更低,
“嘘,别出去乱说,等腾出手来吧,建国以后应该会慢慢开会商讨。”
“那就好,呵呵,我们打天下,凭什么让那些人占着所有的财富,简直可笑。”这声音似乎十分的仇富。
“你这张嘴啊,谨言慎行吧,小心将来惹祸。”那声音提醒他。
“呵呵。”他不以为意,显然就是认为打天下之后就是分天下,自己功劳大,应该得到足够多的好处。
然而许绵绵光是听着就知道,这个武夫,就这张嘴,早晚要闯祸的。
不过这也让许绵绵坚定了先不去考大学,等将来尘埃落定了,她想怎么考就怎么考。
到了帝都,四处全都是士兵把守,现在还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出示证件,国家还没安排好这些事儿。
许绵绵先带着弟弟们去了酒店,开了两间房,两个弟弟住在一间。
然后又让弟弟们在酒店不要离开,自己出去找房子。
如今帝都到处是兵,但是新政权并没有规定不许人进出,连管都没有管,只是防着有人欺男霸女或者偷摸拐骗,至于离开还是怎么的,政府暂时没有管。
许绵绵找了几天房子,又找了不少人问,终于在一个很好的位置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这里的房子原来是个王府别院,后来王府败了,房子卖给这个卖给那个的,现在这个三进院住着六家人,除了几间已经被新政权封起来打算分给自己人住的屋子,其他的都是别人的。
许绵绵看上的是最后的三进院一共是三间,加上左右的东西厢房。
这个房子最好的一点就是,她可以专门腾出一间厢房做厨房,前面一进和二进都是这样的,都有专门的厨房,只是几家人共用,那厨房他们是没有产权的。
但是许绵绵要买,就把最后的那点都买了,还有两个东西后座房,那被政府收缴,还没分出去。
这个卖房子的就是原来王府的管事的人,但是现在他已经决定跑路了。
这么大的房子,还有个那么大的院子,许绵绵还可以从后门进出,后面还有一口井,简直不要太好。
讨价还价之后,许绵绵花了15根大金条买下了这个院落。
虽然这口井前后的人都要吃这里的井水,都要从这里过,但是也挺好的,主要是后院还有个单独的厕所,虽然需要挑粪水,但也比出去上厕所强。
许绵绵很快带着两个弟弟一起去房管所落户加搞定房契。
她没有把房子都弄成她的,而是写了三个人的名字,一人一份。
正房东开间是她和客厅算她的,西开间算大弟弟和厨房算大弟弟的,东厢房整个儿算小弟弟的。
这样就不担心将来谁会觉得她多占了这么大的房子了,怎么的,正经住人的就一人一间,怎么的,还想把他们赶出去?
虽然他们姐弟每个人的那间房子都够很多人家一家好多口住了,那怎么了?他们房契上写的就是一间,她不隔开还不行?
15根大金条给出去,许绵绵用最快的速度找人装修,外面就不管了,只要房顶没问题就行,但是里面,从头到尾装修好,家具什么的都弄好了。
许绵绵还用一根大金条买了一个现如今市面上最好的缝纫机,除此之外就是自行车,两个小弟弟将来都要上学,附近虽然有学校,但是骑车上学还是好点。
各种家具,煤炉子,甚至连柴房都做好了,堆满了煤块儿和干柴。
于是整个大院儿就知道了,后面三进来了三姐弟,姐姐跟林黛玉似的,走一步喘三喘,听说是心脏病,治不好的。
弟弟倒是聪明又机灵,听说姐弟三人是孤儿,父母都死了,他们三人带着家里的全部钱财跑到这里来的。
后院出门有厕所,前头还有水井,还单独弄了个厨房,连柴火棚子都建好了。
弟弟们确实聪明,等到安顿下来之后,暂时不能去上学,于是就在院子里弄了好几个架子,专门种菜,菜种子是跟前面的邻居要的,邻居们都很喜欢这两个聪明又机灵的孩子。
至于姐姐,身体不好,出门出的少,但是听说会做衣服,眼看着两个男孩儿身上都穿上了比在店里买的衣服还要好看的衣服后,邻居们最先动心了。
许绵绵要的价格也不高,要么就补一些布料,要么就是给点钱,基本一件衣服就两块三块的。
家里的家务事都是弟弟们干,姐姐身体不好,哪里能干呢,连烧煤炉子,烧水都用不上许绵绵。
许绵绵会买几本专门做菜的书籍,然后一边念一边教弟弟们,弟弟们照着书里做菜,也做的有模有样。
很快,新政权宣布成立了,新的国家诞生了。
最先恢复的就是教育,许绵绵马上接受街道办的建议,让两个弟弟都去上学了。
根据弟弟们的水平,六岁的弟弟上一年级,九岁的弟弟则是上了四年级。
这会儿小学就四年级,中学高中都是三年。
其实弟弟聪明,他已经可以上初中了,不过许绵绵让弟弟装一装,免得被人看出来这孩子之前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什么人家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别说是普通人家啊。
弟弟们上学了,做饭就不能都指着他们,许绵绵马上找了前院的一个大姐,他们家人口多,连孩子都出去捡垃圾填补家用。
她知道这个大姐做饭还不错,于是提出请她做饭。
“咳咳,我心脏不好,不能闻烟味,也不能干这些体力活,咳咳,您看如何?”
给的不算多,就十块钱,但是只请她做个午饭,早饭偶尔弟弟们做,偶尔出去买一口,晚饭则是弟弟们来做。
她也不敢请人家做一日三餐,免得被人说是地主老财,就算她心脏不好也没人愿意理解的。